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1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包括前芯棒,前芯棒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前芯棒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体,第二凸起体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连接杆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螺纹,第二内螺纹内部螺纹插接有后芯棒,后芯棒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体,第一凸起体外部开设有第一外螺纹,前芯棒以及后芯棒外部套接有套杆,套杆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伞裙;由于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在进行棒形悬式绝缘子的安装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芯棒的长度,通过将连接杆的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于前芯棒的第一内螺纹,将连接杆的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于后芯棒的第一外螺纹,实现了对芯棒的长度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
本技术涉及棒形悬式绝缘子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
技术介绍
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是由伞套、芯棒及两端金具组成的仪器,对于110kV及以下产品,不配均压环,220kV及以上的产品配1~2个均压环;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配备均压环,芯棒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棒制成,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1100Mpa),约为普通钢的1.5~2倍,为高强度瓷的3~5倍;此外芯棒还具有良好的减振性、抗蠕变性及抗疲劳断裂性;金具和芯棒联接采用无损伤机械压接式联接,这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连接方式;其优点是:联接安全可靠,压接应力分布均匀,且不损伤芯棒玻璃纤维束的完整性,能充分发挥其高抗张强度的优良特性。现有的棒形悬式绝缘子在使用过程中尽管已经达到了使用效果,但在实际装配使用过程中,由于现有的芯棒都是一体式的,且尺寸规格较为固定,进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不同环境下所需使用的棒形长度不同,进而导致现有的棒形悬式绝缘子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芯棒的长度时,通过将连接杆的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于前芯棒的第一内螺纹,将连接杆的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于后芯棒的第一外螺纹,实现了对芯棒的长度增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连接杆的数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芯棒都是一体式的,且尺寸规格较为固定,进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不同环境下所需使用的棒形长度不同,进而导致现有的棒形悬式绝缘子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包括前芯棒,所述前芯棒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前芯棒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体,所述第二凸起体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插接于第一内螺纹内部,所述连接杆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内部螺纹插接有后芯棒,所述后芯棒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体,所述第一凸起体外部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螺纹插接于第二内螺纹,所述前芯棒以及后芯棒外部套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伞裙。优选的,所述前芯棒以及后芯棒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钢帽,所述钢帽外部整体为倾斜结构。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体以及第二凸起体整体为圆柱型结构。优选的,所述橡胶伞裙包括第一绝缘子以及第二绝缘子,所述第一绝缘子以及第二绝缘子均匀分布于套杆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子以及第二绝缘子整体为圆环结构,所述第一绝缘子外径为80mm,所述第二绝缘子外径为126mm。优选的,所述套杆外部两侧固定套接有橡胶端口,所述橡胶端口外部整体为倾斜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有前芯棒、连接杆以及后芯棒,且连接杆设置有多个,在进行棒形悬式绝缘子的安装时,通过前芯棒的第一内螺纹以及后芯棒的第一外螺纹进行螺纹连接即可实现,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芯棒的长度时,通过将连接杆的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于前芯棒的第一内螺纹,将连接杆的第二内螺纹螺纹连接于后芯棒的第一外螺纹,实现了对芯棒的长度增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连接杆的数量,以此达到实际长度需求,解决了现有的芯棒都是一体式的,且尺寸规格较为固定,进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不同环境下所需使用的棒形长度不同,进而导致现有的棒形悬式绝缘子实用性不强,适用范围受限的问题;2、本技术套杆外部两侧设有橡胶端口,需要将橡胶伞裙套接在芯棒外部时,先将套杆外部的橡胶端口套接在芯棒外部,进而将整个套杆套接在芯棒外部,通过橡胶端口便于对橡胶伞裙进行安装,安装过程更加省时省力,降低了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前芯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芯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橡胶伞裙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芯棒;2、后芯棒;3、橡胶伞裙;4、套杆;5、钢帽;6、连接杆;11、第一内螺纹;21、第一凸起体;31、第一绝缘子;32、第二绝缘子;41、橡胶端口;61、第二凸起体;62、第二内螺纹;211、第一外螺纹;611、第二外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包括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前芯棒1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11,后芯棒2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体21,第一凸起体21外部开设有第一外螺纹211,在对芯棒进行组装时,无需调节芯棒长度时,只需将第一内螺纹11与第一外螺纹211进行螺纹连接,即可实现对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的固定安装。前芯棒1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体61,第二凸起体61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611,连接杆6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螺纹62,且连接杆6设置有多个,在对芯棒进行安装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芯棒的长度时,通过将连接杆6的第二外螺纹611螺纹连接于前芯棒1的第一内螺纹11,将连接杆6的第二内螺纹62螺纹连接于后芯棒2的第一外螺纹211,实现了对芯棒的长度增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连接杆6的数量,以此达到实际长度的需求。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外部套接有套杆4,套杆4外部两侧固定套接有橡胶端口41,橡胶端口41外部整体为倾斜结构,套杆4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伞裙3,需要将橡胶伞裙3套接在芯棒外部时,先将套杆4外部的橡胶端口41套接在前芯棒1外部,进而将整个套杆4套接在芯棒外部,通过橡胶端口41便于对橡胶伞裙3进行安装,安装过程更加省时省力。橡胶伞裙3包括第一绝缘子31以及第二绝缘子32,第一绝缘子31以及第二绝缘子32均匀分布于套杆4外部,第一绝缘子31以及第二绝缘子32整体为圆环结构,第一绝缘子31外径为80mm,第二绝缘子32外径为126mm,由于橡胶伞裙3采用第一绝缘子31以及第二绝缘子32,且两个第一绝缘子31位于两个第二绝缘子32中间,进而通过橡胶伞裙3的增大,提高了产品在运行过程中的爬电距离以及安全距离,进而保护了产品的动力功能。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钢帽5,钢帽5外部整体为倾斜结构,通过钢帽5的倾斜结构,在对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进行安装时,便于进行悬挂与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前芯棒1的第一内螺纹11以及后芯棒2的第一外螺纹211进行螺纹连接即可实现,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增加芯棒的长度时,通过将连接杆6的第二外螺纹611螺纹连接于前芯棒1的第一内螺纹11,将连接杆6的第二内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包括前芯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芯棒(1)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11),所述前芯棒(1)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体(61),所述第二凸起体(61)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611),所述第二外螺纹(611)螺纹插接于第一内螺纹(11)内部,所述连接杆(6)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螺纹(62),所述第二内螺纹(62)内部螺纹插接有后芯棒(2),所述后芯棒(2)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体(21),所述第一凸起体(21)外部开设有第一外螺纹(211),所述第一外螺纹(211)螺纹插接于第二内螺纹(62),所述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外部套接有套杆(4),所述套杆(4)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伞裙(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包括前芯棒(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芯棒(1)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一内螺纹(11),所述前芯棒(1)末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凸起体(61),所述第二凸起体(61)外部设有第二外螺纹(611),所述第二外螺纹(611)螺纹插接于第一内螺纹(11)内部,所述连接杆(6)末端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螺纹(62),所述第二内螺纹(62)内部螺纹插接有后芯棒(2),所述后芯棒(2)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凸起体(21),所述第一凸起体(21)外部开设有第一外螺纹(211),所述第一外螺纹(211)螺纹插接于第二内螺纹(62),所述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外部套接有套杆(4),所述套杆(4)外部固定套接有橡胶伞裙(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复合棒形悬式绝缘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芯棒(1)以及后芯棒(2)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钢帽(5),所述钢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洲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