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润华专利>正文

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4008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所述线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且设置在线缆外部靠近充电头的一端,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表面的金属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线缆技术领域。该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通过将线缆内部设置为空心结构,并设置两组马达和扇叶,一组设在金属套内部,用于带动线缆内部气流循环,一组设置在金属套外部,抽取外界冷空气并排进保护套与金属套之间的空隙内,可对金属套散热,间接对线缆内流通的热空气进行降温,可避免线缆充电时温度过高而烧坏,且内外隔绝,避免了灰尘进入线缆内部引起堵塞或造成断路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
本技术涉及充电线缆
,具体为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由于电缆带电,所以安装需要特别谨慎。现有的电动新能源汽车,一般需要适配的充电线缆进行充电,但充电线在长时间充电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热量,会加速线缆的老化,严重时会烧坏充电线造成短路的情况,影响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解决了充电线在长时间充电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热量,会加速线缆的老化,严重时会烧坏充电线造成短路的情况,影响使用安全的问题。为实现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2),所述线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且设置在线缆(1)外部靠近充电头(3)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1)表面的金属套(21),所述金属套(2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架(22)固定连接有马达(23),且马达(23)输出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叶(24),所述金属套(21)的内部开设有与线缆(1)上下两侧和右侧空腔连通的通气孔(25),且两个通气孔(25)分别位于右侧马达(23)的前后两侧;/n所述金属套(21)的外部通过支撑片(2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包括线缆(1)以及固定连接在其外部的散热机构(2),所述线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充电头(3),且设置在线缆(1)外部靠近充电头(3)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线缆(1)表面的金属套(21),所述金属套(21)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空腔,两个空腔的内部均通过固定架(22)固定连接有马达(23),且马达(23)输出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扇叶(24),所述金属套(21)的内部开设有与线缆(1)上下两侧和右侧空腔连通的通气孔(25),且两个通气孔(25)分别位于右侧马达(23)的前后两侧;
所述金属套(21)的外部通过支撑片(26)固定连接有保护套(27),且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之间留有均匀间隙,所述金属套(21)左半部分的前侧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金属套(21)右半部分的前后两侧均与保护套(27)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左侧空腔的内部开设有进气槽(28),所述保护套(27)的前侧且位于保护套(27)与金属套(21)的空隙内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高效气冷的防发热充电线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润华
申请(专利权)人:罗润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