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96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形成包裹式的切割套筒,在于在四维超声的引导下整体切除瘤体并包裹,将肿瘤进行分割后负压吸出,减小了创口的尺寸,保证了肿瘤完整切除,没有残留。记录肿瘤的取出顺序和位置,对取出的肿瘤条拼接复原肿瘤原有形状,确认肿瘤已经完整取出,并能够准确获得肿瘤各部分情况,对病变位置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扩大性切除。在手术过程种能够清楚地区分瘤体与周围组织,避免了手术过程中由于出血或麻药注射造成的分界不清楚,保证了瘤体切除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将瘤体进行整体切割并限定肿瘤范围后再进行切除,限定了旋切的范围,使手术更精确,也易于操作,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对医生个人经验的依赖性。个人经验的依赖性。个人经验的依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切除传统是手术切除或者真空旋切微创方法,各有利弊。传统切开手术创伤大,需要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以及腺体部分,有时瘤体质地较软或较小时不易暴露,需在术中探查寻找,有时触感不明显的瘤体需要术前导丝定位或术中定位才能准确,有时定位有难度。术后需要逐层缝合。术后大多瘢痕明显,有不适感的患者多。
[0003]微创方法皮肤处伤口小,可以准确切除,但微创方法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术中超声定位下给局部麻醉浸润时,瘤体与周围组织分界变得不清楚,易给手术切除增加难度,在准确切除时视野模糊;(2)术中正在进行切除过程中触及到血管时瞬间会造成视野模糊与瘤体分解不清;(3)旋切时旋切刀需要适时调整,否则易切取过多的正常组织;(4)标本的完整性完全破坏,标本过于碎片对少部分病理诊断造成困难;(5)个别遇到粘液成分多或者组织坚硬旋切困难。鉴于上述利弊我们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获得一定的经验和灵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进现有的手术方式,将传统的手术和微创手术优势相结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利用四维超声动感的数据引导下进行完整的将瘤体进行包裹后,再进行肿瘤切除,避免了瘤体切除的不完整及残留可能性,提高了手术的精准性,减少了创伤,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负压刀头、若干旋切刀头及覆膜;
[0006]所述负压刀头外部表面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旋切刀头,所述负压刀头将若干旋切刀头带入皮肤内,对准肿瘤位置;所述负压刀头设置若干支撑件,每个所述支撑件对应连接至旋切刀头,在所述旋切刀头相对于所述负压刀头向下移动时将所述旋切刀头推离所述负压刀头外部表面;
[0007]相邻旋切刀头之间连接有覆膜,若干旋切刀头与覆膜形成切割套筒;支撑件调整切割套筒的周向尺寸;
[0008]旋切刀头能够在驱动下能够向下移动,头部能够向内弯折;
[0009]旋切刀头在所述负压刀头的带动下绕负压刀头的轴线旋转切割肿瘤使其与周围组织分离,并带动切割套筒包裹肿瘤,直至将肿瘤完整切割;旋切刀头的头部内弯折,封闭切割套筒的前端;
[0010]所述负压刀头在驱动下分割位于包裹膜内的肿瘤至能够负压吸出的大小后,负压吸出肿瘤;收回支撑件,收拢旋切刀头并保持向内弯折,旋切刀头及覆膜随负压刀头取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旋切刀头的形状根据肿瘤的尺寸和形状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旋切刀头的上端连接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向下驱动时能够带动所旋切刀头向下移动;所述操纵杆铰接至所述旋切刀头的头部,所述操纵杆向上提拉时能够带动所述旋切刀头的头部向内弯折。
[0013]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刀头上端具有限位环,所述操纵杆的上端经所述限位环限位;所述操纵杆具有弯折部,使得所述操纵杆下端向所述旋切刀头外侧偏移。进一步地,各个操纵杆的上端固定在同一个操作环上,操作环由驱动装置控制。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旋切刀头包覆在所述负压刀头的表面,所述旋切刀头之间的空隙收纳所述覆膜。进一步地所述旋切刀头为2个、4个或6个。进一步地,各个切刀头头部向内弯折能够在收拢后组成封闭圆形。
[0015]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刀头的侧面设置纵向凹槽,凹槽内设置滑块,支撑件的下端固定在滑块上;
[0016]凹槽在锁紧状态下能够将滑块固定在凹槽的不同的高度;凹槽在非锁紧状态下,滑块能够带动支撑件沿凹槽上下移动;支撑件上端固定至所述旋切刀头,支撑件向凹槽外倾斜调整调整切割套筒的周向尺寸。
[0017]进一步地,所述覆膜为弹性膜,含显影成分。所述切割套筒将剩余肿瘤残块带出体外。
[0018]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所述的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0019]根据肿瘤的尺寸形状,选择负压刀头;在四维超声的引导下寻找到肿瘤的三维立体空间位置;
[0020]所述负压刀头在控制下进入皮肤内部,接近肿瘤位置;
[0021]驱动旋切刀头相对于所述负压刀头向下移动,在支撑件的支撑下切割套筒尺寸增大;在四维超声的引导下,控制所述负压刀头带动切割套筒旋转,切割肿瘤使其与周围组织分离并包裹肿瘤,直至将肿瘤完整切割,旋切刀头的头部内弯折,封闭切割套筒的前端;
[0022]驱动所述负压刀头,分割位于切割套筒内的肿瘤至能够负压吸出的大小后,负压吸出肿瘤;
[0023]收拢旋切刀头并保持向内弯折,旋切刀头及覆膜随负压刀头取出。
[0024]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刀头,分割位于包裹膜内的肿瘤为2~6块;记录肿瘤的取出顺序和位置,便于复原肿瘤原有形状。
[0025]进一步地,驱动旋切刀头相对于所述负压刀头向下移动包括:旋切刀头上部连接操纵杆,在操纵杆的操纵下带动支撑杆向所述负压刀头的下方移动,支撑杆移动至无法下移的位置后向外倾斜,将所述支撑杆向外推,调整切割套筒尺寸;锁定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则所述负压刀头能够带动切割套筒旋转;所述负压刀头分割位于切割套筒内的肿瘤时解锁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则在所述负压刀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支撑杆在所述负压刀头的凹槽内移动,所述切割套筒不随负压刀头移动。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将瘤体进行包裹后再进行切除,在手术过程种能够清楚地区分瘤体与周围组织,避免了由于手术过程中由于出血或麻药注射造成的分界不清楚,保证了瘤体切除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0028](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瘤体进行包裹后再进行切除,限定了切除的范围,使手术更精
确,也易于操作,降低了手术难度和对医生个人经验的依赖性。
[0029](3)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四维超声的动态性、清晰性和直观性,将四维超声与微创手术相结合,进一步保证了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完整性。
[0030](4)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取出肿瘤的复原,进一步保证了切除的完整性,以及后续针对肿瘤进行分析的准确性。
[003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微创手术思路,不仅适用于乳腺肿瘤,更能够应用于各类浅表性肿瘤,保证肿瘤完整切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浅表肿瘤包裹切除装置示意图;
[0033]图2为四个旋切刀头示意图;
[0034]图3为切割套筒包裹肿瘤示意图;
[0035]图4为覆膜位置示意图;
[0036]图5为支撑件展开状态示意图;
[0037]图6(a)为操纵杆向下驱动示意图;图6(b)为操纵杆向上拉示意图;
[0038]图7为支撑件打开过程示意图;
[0039]图8为(a)为旋切刀头非平面封闭示意图;图8(b)为旋切刀头平面封闭示意图;
[0040]图9为四维超声下包裹肿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刀头、若干旋切刀头及覆膜;所述负压刀头外部表面沿周向均匀设置若干旋切刀头,所述负压刀头将若干旋切刀头带入皮肤内,对准肿瘤位置;所述负压刀头设置若干支撑件,每个所述支撑件对应连接至旋切刀头,在所述旋切刀头相对于所述负压刀头向下移动时将所述旋切刀头推离所述负压刀头外部表面;相邻旋切刀头之间连接有覆膜,若干旋切刀头与覆膜形成切割套筒;支撑件调整切割套筒的周向尺寸;旋切刀头能够在驱动下能够向下移动,头部能够向内弯折;旋切刀头在所述负压刀头的带动下绕负压刀头的轴线旋转切割肿瘤使其与周围组织分离,并带动切割套筒包裹肿瘤,直至将肿瘤完整切割;旋切刀头的头部内弯折,封闭切割套筒的前端;所述负压刀头在驱动下分割位于包裹膜内的肿瘤至能够负压吸出的大小后,负压吸出肿瘤;收回支撑件,收拢旋切刀头并保持向内弯折,旋切刀头及覆膜随负压刀头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切刀头的形状根据肿瘤的尺寸和形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切刀头的上端连接操纵杆,所述操纵杆向下驱动时能够带动所旋切刀头向下移动;所述操纵杆铰接至所述旋切刀头的头部,所述操纵杆向上提拉时能够带动所述旋切刀头的头部向内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刀头上端具有限位环,所述操纵杆的上端经所述限位环限位;所述操纵杆具有弯折部,使得所述操纵杆下端向所述旋切刀头外侧偏移。进一步地,各个操纵杆的上端固定在同一个操作环上,操作环由驱动装置控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切刀头包覆在所述负压刀头的表面,所述旋切刀头之间的空隙收纳所述覆膜。进一步地所述旋切刀头为2个、4个或6个。进一步地,各个切刀头头部向内弯折能够在收拢后组成封闭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浅表肿瘤封闭切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红薛丽华胡颖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