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86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大体积砼,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空压机以及温度感应组件,在所述大体积砼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道;其中,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并且,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功率,进而通过所述空压机配合所述通风管道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进行温度调节。利用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大体积砼内外温差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大体积砼出现结构裂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体积砼温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具设计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领域内,大体积砼浇筑过程中,由于砼的体积较大,砼内部热量较难散发,而砼外部表面热量的散发较快,因此砼内部和外部会出现热胀冷缩现象,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会使砼表面产生较强的拉应力。当砼的内外温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砼表面拉应力将会超过砼的极限抗拉强度,此时就会在砼的表面产生有害裂缝,甚至是贯穿裂缝,进而导致整个砼结构破坏。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现有的温控方法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浇筑前从砼的原材料选择以及组成配比着手,进而控制形成的砼的内外温差。二是在浇筑后采用降温等方式控制砼的内外温差。具体地,浇筑后主要采用“内散外蓄”的方式进行砼温度控制,“外蓄”即采用隔热材料对砼外表面进行隔热,“内散”即采用通水管的方式对砼的内部进行降温。然而,由于砼的整体性能与其原材料选择以及组成配比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为确保砼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比如强度要求),在浇筑前从砼的原材料选择以及组成配比进行温控的方式往往是不可取的。而传统的“内散外蓄”的方式往往需要大量冷水对其内部进行降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建在高山或沙漠等地带的大体积砼结构,水源缺乏,难以提供长时间冷水供应。所以,难以防止砼出现结构裂缝,确保砼浇筑质量。基于以上技术问题,亟需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大体积砼的温度从而提高砼浇筑质量、防止砼出现结构裂缝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以解决大体积砼内外温差难以控制从而导致大体积砼出现结构裂缝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大体积砼,此外,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空压机以及温度感应组件,在所述大体积砼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道;其中,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并且,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功率,进而通过所述空压机配合所述通风管道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进行温度调节。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基坑上方还设置有保温棚,所述保温棚用于对所述基坑内部的大体积砼外部进行保温。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的热风机,所述中央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通过所述热风机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外部进行温度控制。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包括第一温度感应器和第二温度感应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所述第二温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大体积砼的外表面。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通风管道为螺旋结构,螺旋直径不大于1米;并且,所述通风管道将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结构划分成最小断面尺寸小于1米的至少两个小体积砼。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通风管道在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节,并且各节通风管道首尾相连;其中,首节的通风管道的入口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通,末节的通风管道的出口延伸至所述大体积砼的外部。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通风管道在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呈均匀分布。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空压机配置有调速电机,所述中央控制器通过调节所述调速电机的转速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功率。根据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可知,本技术通过自行设计一套大体积砼温控装置,能够通过空压机配合设置在大体积砼内部的通风管道实现对大体积砼内部的降温控制,从而避免大体积砼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损坏;此外,通过在基坑上方搭设保温棚并在基坑内设置热风机,能够在控制大体积砼内部的温度的同时,对其外部的温度进行调节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的控制效果;通过将通风管道设置为螺旋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大通风管道与大体积砼的内部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通风管道对大体积砼内部的降温效果。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附图说明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大体积砼温控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大体积砼的内部剖面图;其中,附图标记包括:大体积砼11、通风管道12、入口121、出口122、中央控制器13、空压机14、调速电机15、热风机16、基坑17、保温棚171、第一温度感应器18、第二温度感应器19。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大体积砼温控装置的整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大体积砼的内部剖面结构。结构图1、图2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大体积砼11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预设位置的基坑17内的大体积砼11,该基坑17用于保护大体积砼11,防止外部环境影响大体积砼11。具体地,在基坑17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13、空压机14以及温度感应组件,其中,中央控制器13和空压机14可以设置在大体积砼11顶部或者基坑外,在大体积砼11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道12;其中,空压机14和温度感应组件均与中央控制器13电连接,通风管道12与空压机14的出风口相连;并且,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测量大体积砼11的内外温度;中央控制器13用于基于内外温差控制空压机14的功率,进而通过空压机14配合通风管道12对大体积砼11的内部进行温度调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先通过温度感应组件获取大体积砼11的内外温度,然后通过中央控制器13处理后的内外温差,根据内外温差的大小值是否超过预设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对大体积砼11进行温度调节;若需要调节,则通过中央控制器13调节空压机14的功率,随着空压机14的功率的变化,空压机14的出风口的出风速度随之变化,因此,通风管道12内的风速也随之变化,从而实现对大体积砼11内部的降温。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在调节大体积砼11的内外温差时,需要对大体积砼11内部进行降温,大体积砼11的外部进行升温。为防止大体积砼11的外部的热量损失,可以在基坑17上方搭设保温棚171,通过保温棚171对基坑17内部进行保温。此外,为进一步地提高大体积砼11的外部的温度的控制效果,可以在基坑17内设置与中央控制器13电连接的热风机16,在实际控制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大体积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空压机以及温度感应组件,在所述大体积砼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道;其中,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并且,/n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n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功率,进而通过所述空压机配合所述通风管道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进行温度调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大体积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器、空压机以及温度感应组件,在所述大体积砼内部设置有通风管道;其中,所述空压机和所述温度感应组件均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空压机的出风口相连;并且,
所述温度感应组件用于测量所述大体积砼的内外温差;
所述中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控制所述空压机的功率,进而通过所述空压机配合所述通风管道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内部进行温度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坑上方还设置有保温棚,所述保温棚用于对所述基坑内部进行保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坑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的热风机,所述中央控制器还用于基于所述内外温差通过所述热风机对所述大体积砼的外部进行温度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体积砼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谋张栓宝杨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