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83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包括第二辅助组件、第一辅助组件和加热组件、收集组件、抹匀组件、着色组件和主体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通孔;通过喷头将溶液喷出,进而对光缆的表面进行着色,第一壳体可以起到收集作用,溶液经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进入第三壳体的内部,多余的溶液被第三壳体收集,后经第二泵体抽取进入第三管体的内部,最后回到第一壳体的内部,进而避免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利用橡胶垫一侧开设的第三通孔,对光缆的表面进行刮匀,可以将多余的溶液清除,避免了光缆表面溶液附着过厚,进而使得陶瓷加热圈在加热时,可以快速烘干,最终加快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细如头发的玻璃丝)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内没有金、银、铜铝等金属,一般无回收价值,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芯,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即:由光纤(光传输载体)经过一定的工艺而形成的线缆,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现有的光缆在制造着色时,有的利用浸泡的方式对光缆进行着色,这种方式使得光缆的外壁着色较厚,使得后期烘干的时间较长,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还有的利用喷涂的方式进行着色,在喷涂过程中不仅浪费了较多的着色溶液,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而增加了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包括第二辅助组件(9)、第一辅助组件(7)和加热组件(5)、收集组件(4)、抹匀组件(3)、着色组件(2)和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通孔(12)、第一板体(13)、第二通孔(14)、第二壳体(15)、第一杆体(16)和第一环体(17);/n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2)相对设置;/n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包括第二辅助组件(9)、第一辅助组件(7)和加热组件(5)、收集组件(4)、抹匀组件(3)、着色组件(2)和主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通孔(12)、第一板体(13)、第二通孔(14)、第二壳体(15)、第一杆体(16)和第一环体(17);
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13),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且与所述第一通孔(12)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二壳体(15),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设有第一环体(17),所述第一环体(17)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杆体(16),两个所述第一杆体(16)相斥的一端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顶壁与内部底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组件(2)包括第一泵体(21)、第一管体(22)、第二管体(23)和喷头(24);
所述第二壳体(15)的内部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泵体(21),所述第一泵体(21)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管体(22),所述第一管体(2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壳体(15)的内部底壁,所述第一管体(2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环体(17)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管体(23),所述第一管体(2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体(23)的外侧壁;
所述第一环体(17)的内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喷头(24),所述喷头(2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环体(17)的内侧壁,所述喷头(2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管体(23)的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缆制造的光缆着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抹匀组件(3)包括第二环体(31)、橡胶垫(32)、第三通孔(33)和环型挡板(34);
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一侧焊接有第二环体(31),所述第二环体(3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32),所述橡胶垫(32)的一侧开设有第三通孔(33),所述第二环体(31)的内侧壁焊接有环型挡板(34),所述环型挡板(34)的一侧贴合于所述橡胶垫(32)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举明蒋宏军马峻黄言斌罗冬
申请(专利权)人:富通光纤光缆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