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358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所述蜗壳(2)包括位于其进风方向一侧的底板(3),所述蜗壳(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蜗壳(2)的出风口(5)处的导叶(4),所述导叶(4)为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蜗壳(2)的所述出风口(5)处的风分隔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导流壁至蜗壳的方向的气流分布得更为均匀,即使得出风口气流流动更加均匀,改善离心风机出口流动,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在蜗舌处产生回流的现象,提高风机效率,解决离心壁挂机出风回流,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离心壁挂机风口出风不均,舒适性差的问题,同时还减小出风气流扰动和摩擦碰撞,减小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器的风机系统为贯流风机较多,针对贯流风机出风特点的风口导流部件较多,而针对离心风机系统的空调器的风口导流部件相对匮乏,而离心蜗壳出风口的高压气流易回流至低压的蜗舌间隙内,使蜗壳内产生涡流损失和回流损失,造成离心风机效率降低,同时会导致蜗壳出口处存在不连续的涡流噪声,空调器音质较差,因此,急需一种针对离心风机出风特点的导风装置来疏导气流,提高风机效率,减小噪音。专利CN209541124U提出了一种针对圆形贯流柜机的出风导流板,在上下出风口设置加强筋和扩风件共同限定出气流的流通道,减小气流紊流和摩擦碰撞,但其只是单一的用筋条将气流分开,不能较好的解决气流沿程阻力和筋条对气流的风阻。专利CN204553346U提出一种离心风机蜗壳的空气处理装置,其主要在主蜗舌上设置副蜗舌来防回流,改善送风音质、提高送风效果、降低电机功耗等,但其不具备出风导流,改善紊流,改变出风方向的作用。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离心壁挂机存在出风在蜗壳内部回流的现象,导致效率低的问题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存在空调室内离心壁挂机存在出风在蜗壳内部回流的现象,导致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蜗壳,其中:所述蜗壳包括位于其进风的轴向方向一侧的底板,所述蜗壳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且位于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处的导叶,所述导叶为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蜗壳的所述出风口处的风分隔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优选地,所述导叶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处相接、另一端朝所述蜗壳的内部进行延伸;和/或,所述蜗壳包括导流壁和蜗舌,所述导流壁与所述蜗舌相对设置,且所述导流壁延伸至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所述导叶将所述导流壁和所述蜗舌之间的流通通道进行分隔和导流。优选地,当包括导流壁和蜗舌时:所述导叶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的方向并排排布;和/或,所述导叶为曲面形状的导叶,且所述导叶的曲面形状设置为朝着所述蜗舌的方向导流气流。优选地,定义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相垂直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底板所处的平面;且两个以上所述导叶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直线长度中:相对靠近所述导流壁侧的导叶的投影直线长度比相对远离所述导流壁侧的导叶的投影直线长度要长。优选地,所述导叶为4个,4个所述导叶沿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的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导叶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投影直线长度从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的方向依次为L1、L2、L3和L4,并有:L1=(80%-100%)L,L2=(70%-80%)L,L3=(60%-70%)L,L4=(50%-60%)L,且L1>L2>L3>L4,其中L为所述蜗壳扩压段长度,即所述蜗舌至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优选地,定义所述导叶与所述底板相接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导叶的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背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为高度差H,从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的方向、所述导叶的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高度差依次为H1、H2、H3和H4,并有H1≥H2≥H3≥H4。优选地,两个以上的所述导叶中,在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上、最靠近所述导流壁侧的导叶与最靠近所述蜗舌侧的导叶之间沿着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方向的距离为h,在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上、所述导流壁与所述蜗舌的连接壁之间沿着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方向的距离为K,并有h=(60%-80%)K。优选地,所述导叶与所述底板相接的端面为第一端面、所述导叶的与所述第一端面相背的端面为第二端面,且在所述导叶的迎风端处,所述第一端面的一侧边弧线的切线与所述第二端面的相同一侧边弧线的切线之间夹设成扭转角θ,其中扭转角为叶片上端叶形投影至蜗壳底板上的第一位置点的切线与底板处叶形的第二位置点的切线之间的夹角,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为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不同高度,并有θ为10°-30°。优选地,所述导叶在所述出风口的端面处的切面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为β,并有90°≦β≦150°。优选地,当包括导流壁和蜗舌时:所述导叶为4个,4个所述导叶沿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的方向依次排布,且从所述导流壁至所述蜗舌的方向、所述导叶在所述出风口的端面处的切线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之间所成的夹角依次为β1、β2、β3和β4,并有120°≦β1≦150°,120°≦β2≦130°,110°≦β3≦120°,90°≦β4≦1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蜗壳,还包括离心风叶,所述离心风叶设置于所述蜗壳中。优选地,所述离心风叶为两个以上,所述蜗壳也为两个以上,所述离心风叶与所述蜗壳一一对应设置;和/或,所述蜗壳的出风口朝水平方向出风,所述蜗壳还包括进风口,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位于所述蜗壳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以从上方进风和/或从下方进风。优选地,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蜗壳的上方,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蜗壳的下方。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蜗壳、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一种新型的蜗壳结构,蜗壳出口端布置导叶,导叶能够对出风气流进行疏散,使得气流更多地朝蜗舌部位进行导流,使得导流壁至蜗壳的方向的气流分布得更为均匀,即使得出风口气流流动更加均匀,改善离心风机出口流动,有效防止和避免了在蜗舌处产生回流的现象,提高风机效率,解决离心壁挂机出风回流,效率低的问题,同时解决离心壁挂机风口出风不均,舒适性差的问题,同时还减小出风气流扰动和摩擦碰撞,减小噪音;通过双离心风机结构能够使得出风角度大,范围广,防止气流直吹,提高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整机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内部图;图3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的蜗壳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的蜗壳的俯视内部图;图5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的蜗壳替代实施例1的三维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的蜗壳替代实施例2的三维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的蜗壳替代实施例2的俯视内部图;图8是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中的蜗壳中的导叶迎风侧为水滴形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离心风叶;2、蜗壳;21、导流壁;22、蜗舌;23、进风口;3、底板;4、导叶;41、第一端面;42、第二端面;5、出风口;6、换热器;61、第一换热器;62、第二换热器;8、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全文所指的“水平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n所述蜗壳(2)包括位于其进风方向一侧的底板(3),所述蜗壳(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蜗壳(2)的出风口(5)处的导叶(4),所述导叶(4)为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蜗壳(2)的所述出风口(5)处的风分隔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蜗壳(2)包括位于其进风方向一侧的底板(3),所述蜗壳(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3)上、且位于所述蜗壳(2)的出风口(5)处的导叶(4),所述导叶(4)为至少一个,能够将所述蜗壳(2)的所述出风口(5)处的风分隔成至少两个出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叶(4)的一端与所述出风口(5)处相接、另一端朝所述蜗壳(2)的内部进行延伸;和/或,所述蜗壳(2)包括导流壁(21)和蜗舌(22),所述导流壁(21)与所述蜗舌(22)相对设置,且所述导流壁(21)延伸至所述出风口(5)的位置,所述导叶(4)将所述导流壁(21)和所述蜗舌(22)之间的流通通道进行分隔和导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
当包括导流壁(21)和蜗舌(22)时:所述导叶(4)为两个以上,且沿着所述导流壁(21)至所述蜗舌(22)的方向并排排布;和/或,所述导叶(4)为曲面形状的导叶,且所述导叶(4)的曲面形状设置为朝着所述蜗舌(22)的方向导流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
定义与所述出风口(5)的端面相垂直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底板(3)所处的平面;且两个以上所述导叶(4)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的直线长度中:相对靠近所述导流壁(21)侧的导叶(4)的投影直线长度比相对远离所述导流壁(21)侧的导叶(4)的投影直线长度要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叶(4)为4个,4个所述导叶沿所述导流壁(21)至所述蜗舌(22)的方向依次排布、且所述导叶(4)在所述第一平面的投影直线长度从所述导流壁(21)至所述蜗舌(22)的方向依次为L1、L2、L3和L4,并有:L1=(80%-100%)L,L2=(70%-80%)L,L3=(60%-70%)L,L4=(50%-60%)L,且L1>L2>L3>L4,其中L为所述蜗壳的扩压段长度,即所述蜗舌(22)至所述出风口(5)的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
定义所述导叶(4)与所述底板(3)相接的端面为第一端面(41)、所述导叶(4)的与所述第一端面(41)相背的端面为第二端面(42),所述第一端面(41)和所述第二端面(42)之间的距离为高度差H:
从所述导流壁(21)至所述蜗舌(22)的方向、所述导叶(4)的第一端面(41)和所述第二端面(42)之间的高度差依次为H1、H2、H3和H4,并有H1≥H2≥H3≥H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蜗壳,其特征在于:
两个以上的所述导叶(4)中,在所述出风口(5)的端面上、最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洪力吴俊鸿李业强梁博张守信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