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57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空气净化腔体、至少一个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电源模块、水泵和储水容器;在空气净化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由上至下的水道,水泵抽取的储水容器中的水依次经过进水口、水道返回储水容器中,形成水循环并在水道中形成循环液流;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正极性电晕电极进行电晕放电生成至少一个电晕区域,通过循环液流将空气中的颗粒以及臭氧回收至储水容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系统和信号线,可以同时净化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源和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对臭氧、正负离子浓度等浓度变化来控制放电净化过程,保证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合理地处置了净化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臭氧,使用过程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空气净化装置大多采用的是物理过滤、化学污染去除技术、负离子技术等。物理过滤,即利用介质纤维对空气中的污染源(颗粒物、烟尘、重金属等)进行物理拦截;化学污染去除技术:将化学试剂浸入活性炭中,利用化学反应及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对空气中的污染源(甲醛等)进行分解滤除;负离子技术:静电产生带负电荷粒子,凝并空气中的小颗粒物起到净化作用。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都各有缺点,物理过滤的缺点:空气净化效果受风量和滤网效率影响,滤网容易堵塞,随过滤级别越高其相应阻力值越大,更换成本越高;并且温度湿度适宜时,微生物会在滤网上生长繁殖形成新的污染源。化学污染去除技术只能针对空气中甲醛净化,且化学试剂对人体存在潜在的损害,活性炭吸附饱和后净化效果剧烈下降。负离子技术净化空气时会产生大量臭氧且无法排除,会造成二次污染。现有的空气净化技术存在着净化效果单一、造成二次污染的缺点,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空气净化腔体、至少一个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电源模块、水泵和储水容器;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腔体为倾斜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脉冲电晕放电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的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正极性电晕电极;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由上至下的水道,所述水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道的底部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水泵抽取的所述储水容器中的水依次经过所述进水口、所述水道返回所述储水容器中,形成水循环并在所述水道中形成循环液流;所述电源模块输出施加在所述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所述正极性电晕电极上的脉冲电压,所述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所述正极性电晕电极进行电晕放电,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生成至少一个电晕区域,以使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的空气经过至少一个电晕区域并通过所述出气口输出,其中,通过所述循环液流将空气中的颗粒以及在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回收至所述储水容器中。可选地,还包括:离子风扇;所述离子风扇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进风口,并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可选地,还包括: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进风口处,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可选地,还包括:检测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用于检测正负氧离子或臭氧的浓度;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单元、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水泵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单元发送的浓度信号,并分别向所述电源模块和所述水泵发送控制信号。可选地,所述储水容器包括: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在所述第一水槽和所述第二水槽中设置有通水孔,在所述通水孔内设置有净水过滤器;所述水道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水槽相连通;其中,所述水泵抽取的所述第一水槽中的水依次经过所述进水口、所述水道返回所述第二水槽中。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出风口处,用于对通过所述出气口输出的空气进行过滤。可选地,还包括: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脉冲电压的参数为:脉冲幅值为15~45KV、脉冲宽度15~25μs。可选地,所述壳体的材料包括:塑料;所述正极性电晕电极和所述负极性电晕电极材质包括:不锈钢。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材质包括:不锈钢。可选地,所述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的数量为多个;与多个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相对应的多对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正极性电晕电极沿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本技术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可以同时净化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源和细菌等微生物,进行空气放电净化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臭氧、正负离子浓度进行检测,同时通过浓度变化来控制放电净化过程,保证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合理地处置了净化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臭氧,使用过程安全高效,无二次污染的产生,克服了传统空气净化技术净化效果单一、二次污染的缺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电源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上相区别,并没有其它特殊的含义。脉冲功率是由慢储能快释放而形成的高功率,利用脉冲功率装置把能量缓慢地储存起来,进行形态变换或压缩调节,最后以极短的时间脉冲形式快速释放给负载。经过技术的发展,脉冲功率技术趋于成熟,高功率脉冲电源已可以产生能量100MJ、功率可达1014W、脉冲宽度为纳秒量级的脉冲。目前,脉冲功率已经用于岩石破碎、矿石破碎、人体结石破碎、石油钻井、煤层开采、破碎电路板、钻孔打桩、污水处理、烟气脱硫脱硝等实际工程中。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空气净化腔体11、至少一个脉冲电晕放电模块15、电源模块9、水泵6和储水容器。电源模块9与脉冲电晕放电模块15等电连接,电源模块9可以输出多种电压或电流,可以对多个模块提供电源。空气净化腔体11为倾斜设置,在空气净化腔体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脉冲电晕放电模块15可以有多种结构和类型。例如,脉冲电晕放电模块包括位于空气净化腔体11内的负极性电晕电极3和正极性电晕电极4。在空气净化腔体11的内壁上设置有由上至下的水道,水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14,水道的底部与储水容器相连通,水泵6的出水口通过水管7连接进水口14。水泵6抽取的储水容器中的水依次经过进水口14、水道返回储水容器中,形成水循环并在水道中形成循环液流2。电源模块9输出施加在负极性电晕电极3和正极性电晕电极4上的脉冲电压,负极性电晕电极3和正极性电晕电极4进行电晕放电,在空气净化腔体11内生成至少一个电晕区域,以使通过进气孔进入空气净化腔体11内的空气经过至少一个电晕区域并通过出气口输出。循环液流2的水膜层可以为收集电极,通过循环液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空气净化腔体、至少一个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电源模块、水泵和储水容器;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腔体为倾斜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n所述脉冲电晕放电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的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正极性电晕电极;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由上至下的水道,所述水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道的底部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水泵抽取的所述储水容器中的水依次经过所述进水口、所述水道返回所述储水容器中,形成水循环并在所述水道中形成循环液流;所述电源模块输出施加在所述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所述正极性电晕电极上的脉冲电压,所述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所述正极性电晕电极进行电晕放电,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生成至少一个电晕区域,以使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的空气经过至少一个电晕区域并通过所述出气口输出,其中,通过所述循环液流将空气中的颗粒以及在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回收至所述储水容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空气净化腔体、至少一个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电源模块、水泵和储水容器;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脉冲电晕放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腔体为倾斜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所述脉冲电晕放电模块包括:位于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的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正极性电晕电极;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由上至下的水道,所述水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水道的底部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所述进水口;所述水泵抽取的所述储水容器中的水依次经过所述进水口、所述水道返回所述储水容器中,形成水循环并在所述水道中形成循环液流;所述电源模块输出施加在所述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所述正极性电晕电极上的脉冲电压,所述负极性电晕电极和所述正极性电晕电极进行电晕放电,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生成至少一个电晕区域,以使通过所述进气口进入所述空气净化腔体内的空气经过至少一个电晕区域并通过所述出气口输出,其中,通过所述循环液流将空气中的颗粒以及在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臭氧回收至所述储水容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离子风扇;所述离子风扇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进风口处,并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过滤器,设置在所述空气净化腔体的进风口处,用于对进入所述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瑶杨文江李宏达王超明车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东科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