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18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包括处理箱、过滤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所述固定框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处理箱内壁的一侧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框、支撑块、伺服电机、过滤网、固定轴、滚动轴承、气缸、出水管、排污管、斜板、密封圈、流量传感器和顶块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雨污分离的效果,而且当过滤网出现堵塞时,可以自动化对过滤网进行清洁,从而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排污
,具体为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越来越宝贵,人们对改善城区排涝、提高内河水质、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区域的合流制排水体制已经经不起城市快速发展的考验。因此,城市都把污染物减排列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首要目标,在降雨时,初期的雨水携带有大量污染物质,包括冲刷路面携带的重金属物质、从大气携带的污染物质等,导致大量初期雨水进入河道水体,是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原因之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包括处理箱、过滤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在处理箱的内部,所述固定框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处理箱内壁的一侧与处理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内壁的右侧且对应固定框的位置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左端贯穿固定框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左端安装有与固定框相适配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左侧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框内壁左侧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的位置安装有滚动轴承,所述处理箱的顶部且对应固定框的位置安装有与处理箱相互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气缸、出水管和排污管,所述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处理箱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气缸的顶部通过与处理箱相适配的斜板固定连接,所述斜板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出水管安装在处理箱的右侧且位于斜板的顶部,所述出水管内壁的底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流量传感器的右侧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与出水管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污管安装在处理箱右侧的底部且与处理箱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左端贯穿滚动轴承且延伸至其内部与滚动轴承的内壁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斜板滑动连接在处理箱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密封圈滑动连接在处理箱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靠近处理箱的一端与处理箱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固定框、支撑块、伺服电机、过滤网、固定轴、滚动轴承、气缸、出水管、排污管、斜板、密封圈、流量传感器和顶块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雨污分离的效果,而且当过滤网出现堵塞时,可以自动化对过滤网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从而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框和过滤网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水管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中:1处理箱、2过滤机构、21固定框、22支撑块、23伺服电机、24过滤网、25固定轴、26滚动轴承、27进水管、3调节机构、31气缸、32出水管、33排污管、34斜板、35密封圈、36流量传感器、37顶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包括处理箱1、过滤机构2和调节机构3,过滤机构2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调节机构3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处理箱1右侧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处理箱1右侧的凹槽内安装有蓄电池。过滤机构2包括固定框21,固定框21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固定框21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2,支撑块22靠近处理箱1内壁的一侧与处理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处理箱1内壁的右侧且对应固定框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3,伺服电机23是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正反转低速电机,伺服电机23具有防水效果,伺服电机23输出轴的左端贯穿固定框21且延伸至其内部,伺服电机23输出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与固定框21相适配的过滤网24,过滤网24为活性炭滤网,过滤网2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5,固定框21内壁左侧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2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26,固定轴25的左端贯穿滚动轴承26且延伸至其内部与滚动轴承26的内壁活动连接,处理箱1的顶部且对应固定框2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处理箱1相互连通的进水管27。调节机构3包括气缸31、出水管32和排污管33,气缸3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处理箱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气缸31的顶部通过与处理箱1相适配的斜板34固定连接,斜板34滑动连接在处理箱1的内壁上,斜板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5,密封圈35滑动连接在处理箱1的内壁上,出水管32安装在处理箱1的右侧且位于斜板34的顶部,出水管32靠近处理箱1的一端与处理箱1相互连通,出水管3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流量传感器36,流量传感器3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顶块37,顶块37的底部与出水管3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顶块37,大大提高了流量传感器36的稳固性,排污管33安装在处理箱1右侧的底部且与处理箱1相互连通,伺服电机23、气缸31和流量传感器36的控制方式均是通过与其配套的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型号为MAM-200,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蓄电池为控制器、伺服电机23、气缸31和流量传感器36进行供电,通过固定框21、支撑块22、伺服电机23、过滤网24、固定轴25、滚动轴承26、气缸31、出水管32、排污管33、斜板34、密封圈35、流量传感器36和顶块37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雨污分离的效果,而且当过滤网24出现堵塞时,可以自动化对过滤网24进行清洁,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从而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使用时,使得雨水通过进水管27排入进壳体1内,然后通过过滤网24进行过滤,使得杂质被阻隔在过滤网24的顶部,过滤后的雨水通过出水管32排出即可,通过流量传感器36进行检测,当过滤网24出现被严重堵塞时,流量传感器36检测到水流的大小低于设定的值时,把该信息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同时启动伺服电机23和气缸31,气缸31带动斜板34和密封圈35向下运动,从而使得斜板34运动到对应排污管33的位置,伺服电机23通过输出轴带动过滤网24旋转运动,过滤网24带动固定轴25在滚动轴承26内旋转运动,从而使得过滤网24旋转180度,带有杂质的一面朝下,然后通过雨水对过滤网24进行冲洗,使得带有杂质的雨水通过斜板34和排污管33排出即可。综上所述:该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通过固定框21、支撑块22、伺服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包括处理箱(1)、过滤机构(2)和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3)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n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固定框(21)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支撑块(22),所述支撑块(22)靠近处理箱(1)内壁的一侧与处理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1)内壁的右侧且对应固定框(21)的位置安装有伺服电机(23),所述伺服电机(23)输出轴的左端贯穿固定框(2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伺服电机(23)输出轴的左端安装有与固定框(21)相适配的过滤网(24),所述过滤网(24)的左侧安装有固定轴(25),所述固定框(21)内壁左侧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25)的位置安装有滚动轴承(26),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且对应固定框(21)的位置安装有与处理箱(1)相互连通的进水管(27);/n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气缸(31)、出水管(32)和排污管(33),所述气缸(3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处理箱(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气缸(31)的顶部通过与处理箱(1)相适配的斜板(34)固定连接,所述斜板(34)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圈(35),所述出水管(32)安装在处理箱(1)的右侧且位于斜板(34)的顶部,所述出水管(32)内壁的底部安装有流量传感器(36),所述流量传感器(36)的右侧安装有顶块(37),所述顶块(37)的底部与出水管(32)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排污管(33)安装在处理箱(1)右侧的底部且与处理箱(1)相互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雨污分离装置,包括处理箱(1)、过滤机构(2)和调节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2)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调节机构(3)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
所述过滤机构(2)包括固定框(21),所述固定框(21)设置在处理箱(1)的内部,所述固定框(21)左右两侧的顶部与底部均安装有支撑块(22),所述支撑块(22)靠近处理箱(1)内壁的一侧与处理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1)内壁的右侧且对应固定框(21)的位置安装有伺服电机(23),所述伺服电机(23)输出轴的左端贯穿固定框(21)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伺服电机(23)输出轴的左端安装有与固定框(21)相适配的过滤网(24),所述过滤网(24)的左侧安装有固定轴(25),所述固定框(21)内壁左侧的凹槽内且对应固定轴(25)的位置安装有滚动轴承(26),所述处理箱(1)的顶部且对应固定框(21)的位置安装有与处理箱(1)相互连通的进水管(27);
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气缸(31)、出水管(32)和排污管(33),所述气缸(3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在处理箱(1)内壁底部的左右两侧,两个气缸(31)的顶部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以撒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山美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