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309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5
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属于纺织材料的液相连续处理技术领域。轧辊配套设置有缓冲装置,上辊和/或下辊承受的压力达到或超过缓冲装置形变值时,缓冲装置发生形变,调节上辊与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直至散纤维表面压力不超过缓冲装置形变值。将本申请应用于散纤维脱水,具有脱水效率高、排水及时、散纤维可纺性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
本申请涉及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属于纺织材料的液相连续处理

技术介绍
散纤维在染色与漂洗等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都会涉及到脱水(包括脱除染液和脱除水分)工序。常见的脱水方式有两种:方式一,以离心方式脱水。离心方式脱水为间歇式脱水,通常是将散纤维堆置于脱水筒中,对脱水筒施加一定的转速,并在脱水桶上设置排水孔,脱水筒转动,赋予其内的散纤维以离心力,在该离心力作用下,散纤维中的水分从散纤维表面脱出,并经排水孔排出,如此达到水分脱离的目的。方式二,以压榨方式脱水。压榨脱水一般可实现连续式加工,将散纤维堆置或平铺在传送带、压榨辊或压榨圆盘之间,借助于外力的挤压,将水分从散纤维中挤出散纤维以外,以实现水分的脱除。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散纤维的脱除,然而在水分脱除后散纤维多呈现为饼状结构,或者散纤维相互拧结,需要进行开松、打散,才能进入下一道处理工序。而在打散过程中,基于打手的机械作用,散纤维的物理性能会有所降低,纤维纺丝纺纱性能、机械性能等均出现降低或变弱的现象;且上述处理过程还存在能耗大、排水差等缺陷,如需要提供足够的离心、挤压作用的电能,而对于传送带方式,水分不能及时排出,积攒太多时,甚至会将该压力反弹在传送带、轧辊上,导致传送带断裂、轧辊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该脱水工艺不仅可以实现散纤维的连续脱水,还能在输送过程中进行及时排水,防止损伤轧辊与导带,并充分保持散纤维的机械性能,提高其可纺性能。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包括导带和成对设置的轧辊,导带设置有疏水孔,轧辊由轧辊油缸驱动,每对轧辊包括上辊与下辊,下辊位于导带回路中,上辊位于下辊上方,上辊与下辊之间为容纳由导带输送的散纤维通过的间隙,轧辊配套设置有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上辊和/或下辊承受的压力达到或超过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形变值时,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发生形变,调节上辊与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直至散纤维表面压力不超过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形变值。待处理散纤维由导带输送,在通过成对设置的轧辊之间时完成挤压出水,导带上设置有疏水孔,挤压出的水分经疏水孔排出,每对轧辊包括上辊与下辊,轧辊由油缸驱动,上辊与下辊至少有一个安装有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以带动相应轧辊在散纤维表面压力达到一定范围时发生形变,拉动相应的上辊和/或下辊移动至两者间距适宜。在散纤维脱水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核心效用有两点:第一,脱水效率高,第二,对散纤维的机械性能不影响或印象甚微。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散纤维脱水方案中,以导带带动散纤维传送,给予导带一定的配速即可,因此无需消耗大量的电能;在导带上下分别安装上辊与下辊形成轧辊,轧辊由油缸驱动,在脱水工作前设定好油缸输出值即定下施加在散纤维上的压力下限;再配以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确定散纤维的压力上限,当淋轧式连续散纤维上压力不匀(如:排水不畅导致连续的散纤维断裂或重叠)或压力过大时(如:排水不畅导致连续的散纤维断裂或重叠、散纤维过厚或水分过多等),压力转变为缓冲装置的形变,带动相应的上辊和/或下辊远离彼此,轧辊中间容散纤维通行的间隙变大至压力适宜,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停止形变,散纤维通过时,轧辊对散纤维保持始终的压力下限,水分充分快速的从散纤维中排出,并经导带上的疏水孔离开导带,辅助保护轧辊防止压力过大对轧辊造成损毁,并在刚性压力中增加柔性。本方案在充分挤压散纤维实现水含量降低的同时,也避免水分无法充分、及时排出造成的轧辊与导带受损,缓冲装置与轧辊配合实现散纤维上压力的实时调节,并兼容了脱水效率与纤维物性保持,散纤维中的水分更容易挤干,避免了因避免水分无法及时排出所造成的散纤,后续纺纱、纺丝过程中可纺性更好。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所述导带包括上导带和下导带,上导带的回路中与下导带的回路中分别设置一组共托辊,上辊位于一组共托辊之间的上导带回路中,下辊位于一组共托辊之间的下导带回路中。所述导带回路中设置有涨紧辊,对导带表面张力进行调节。所述轧辊至少设置有一对,设置一对或多对轧辊,当散纤维含水较多时,可启动多组轧辊,对散纤维进行多级挤压脱水;当散纤维含水较少时,则可启动较少组的轧辊,以满足不同脱水情况的脱水需求。所述导带上,疏水孔的孔径可设置为2-10毫米(优选为3-6毫米),开孔率(即每平方导带上疏水孔的面积占比)为5-30%,更优选的,所述疏水孔竖直贯穿导带设置,疏水孔为圆形孔、椭圆孔或多边形等,这种竖直贯穿设置的疏水孔在排水的同时,也避免了水对散纤维的拖拽作用,避免散纤维由疏水孔排出,散纤维铺展在导带上,并由导带完成输送,导带上开设疏水孔,可有效将挤出散纤维的水分进行快速排出,既避免了水分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的导带上压力过大,又有效提高了脱水效率;在综合上述考量下,我们将疏水孔的孔径控制在2-10毫米,开孔率为5-30%,此时,可满足急流状态(水分较多)下水分的排出,又保证导带的实心部分占比,避免纤维卡入疏水孔中。所述每对轧辊中,下辊为主动辊,上辊为被动辊,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安装于下辊下方,当上辊、下辊之间的棉层(散纤维)过厚时,导带上的压力会变大,在该压力达到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最小形变值前,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不会发生形变;而当压力超过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最小形变值时,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才开始发生形变,该形变会导致下辊随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下移,为上辊与下辊之间的棉层提供更多空间,相应的压力下降,缓冲装置(如缓冲弹簧)实现上辊、下辊的动态调压,满足排水与轧水的双重需求,实现柔性重压,避免压力过大引起的纤维机械性能损伤,或者压力过小造成的排水不及时、不充分。所述每对轧辊中,上辊为钢辊,下辊为钢辊,且钢辊上包覆有橡胶层。更优选的,所述橡胶层表面设置有导水槽。在散纤维输送和脱水过程中施压部件主要为轧辊,如果上辊与下辊均为钢辊结构,则接触面呈钢对钢的刚性接触,在这种刚性接触中,散纤维除受压脱出水分外,纤维表面也经受较为显著的碾压,因此容易产生较明显机械损伤的部位也多在该处;本案在钢辊上包覆橡胶层对该压力进行缓冲,在保证钢辊的刚性挤压脱水前提下,橡胶辊相对更加柔性,抵消了一部分的碾压作用,故经过轧辊的散纤维虽然脱出了水分,但承受的机械损伤较小,因此兼容了脱水效率与纤维物理性能,脱水后的散纤维在后续纺丝、纺纱中的成型效果。橡胶层上开设导水槽,对挤压作用面的水分进行疏导,引导轧出的水排空,有利于提高水分的排出速度。在导带运行回路中还设置有纠偏辊,纠偏辊由纠偏气缸驱动。更优选的,沿纠偏气缸的输出轴方向还设置有导槽,纠偏辊的转轴安装于导槽中,并在输出轴的带动下沿导槽移动。所述纠偏气缸的输出轴倾斜设置。导带在承载与运送过程中,会因受到轧辊挤压与散纤维重量而发生一定的弯曲变形,无法保持空载状态,因此在不同情况下,导带表面的张力也存在差异,为减少导带这种表面张力对排水的影响,设置纠偏辊,对张力进行调节,特别是当纠偏气缸的输出轴倾斜设置时,纠偏气缸较小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带和成对设置的轧辊,导带设置有疏水孔,轧辊由轧辊油缸驱动,/n每对轧辊包括上辊与下辊,下辊位于导带回路中,上辊位于下辊上方,上辊与下辊之间为容纳由导带输送的散纤维通过的间隙,/n轧辊配套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调节上辊与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直至散纤维表面压力不超过缓冲装置形变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带和成对设置的轧辊,导带设置有疏水孔,轧辊由轧辊油缸驱动,
每对轧辊包括上辊与下辊,下辊位于导带回路中,上辊位于下辊上方,上辊与下辊之间为容纳由导带输送的散纤维通过的间隙,
轧辊配套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调节上辊与下辊之间的间隙大小,直至散纤维表面压力不超过缓冲装置形变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带包括上导带和下导带,上导带的回路中与下导带的回路中分别设置一组共托辊,上辊位于一组共托辊之间的上导带回路中,下辊位于一组共托辊之间的下导带回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至少设置有一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纤维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辊为主动辊,上辊为被动辊,缓冲装置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周陶华冠金芳俞诚杨杰应平何林伟高水林冯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国周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