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299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包括水箱,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连通有电磁阀、呼吸器、导管、循环管网,导管远离第三通孔内部连通有臭氧机,通过对臭氧机进行定时开关机对水箱内进行杀菌保鲜,从而降低了人孔打开进行维修时带来的水污染,通过变频恒压供水泵,使整个系统保持一个正压系统,让每一个出水口的压力保持不变,避免了当水与空气接触时,产生微生物回流至水箱污染水源,且同时防止排气是排气阀处进入空气对循环管网内部的水进行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
技术介绍
饮用水处理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降低微生物,灭活或去除所有致病菌,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按我国建设自来水的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自来水中的细菌总数检出量需不能大于1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能大于2个/L水。按我国建设部颁发的可直接饮用水的水质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中规定,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检出量需不能大于50CFU/ML,总大肠菌群不能检出。自来水在输送到用户终端使用的过程中,因自来水中存留较高的有机物,在输配管网中形成生物膜,消耗水中余氯气,引发微生物滋长;另通过输配水管网中水池的二次供水,常使水暴露于空气或密封不严,导致水箱中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污染水质。自来水因以上二次污染,带来的水质超标,特别是微生物超标现象,是目前自来水供水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几种导致微生物产生的情况:1.排气阀排气过程中会有水与空气接触导致产生微生物,2.管道内流量不均匀用水点打开吸气会与空气接触产生微生物,3.水箱人孔检修会导致空气与水接触导致产生微生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连通有电磁阀、呼吸器、导管、循环管网,所述导管远离第三通孔内部连通有臭氧机,所述水箱底部出口连通有阀门,所述阀门远离水箱出口的一端连通有变频恒压供水泵,所述变频恒压供水泵的右端出口连通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远离变频恒压供水泵的一端连通在循环管网远离第四通孔的一端,所述循环管网右端面出口连通有水龙头,所述水箱的顶部且位于通孔二和通孔三之间开设有人孔。进一步地,所述水龙头的数量为九个,分别均匀分布在循环管网的竖直部分的右端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循环管网的右端出水口数量与水龙头数量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人孔的内部密封连接有封盖。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与电磁阀、呼吸器、导管、循环管网的连接端相匹配。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对臭氧机进行定时开关机对水箱内进行杀菌保鲜,从而降低了人孔打开进行维修时带来的水污染。2、通过变频恒压供水泵,使整个系统保持一个正压系统,让每一个出水口的压力保持不变,避免了当水与空气接触时,产生微生物回流至水箱污染水源,且同时防止排气是排气阀处进入空气对循环管网内部的水进行污染。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电磁阀、2呼吸器、3臭氧机、4人孔、5阀门、6变频恒压供水泵、7止回阀、8排气阀、9水龙头、10循环管网、11水箱、12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包括水箱11,水箱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与电磁阀1、呼吸器2、导管12、循环管网10的连接端相匹配,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连通有电磁阀1、呼吸器2、导管12、循环管网10,原水经电磁阀1打开流入水箱11,当水箱11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电磁阀1关闭,当水箱11内水位低于中水位时电磁阀1打开,设备正常运行时阀门5打开由变频恒压供水泵6提供动力经过水龙头9,通过循环管网10回到水箱11,循环管网10的右端出水口数量与水龙头9数量相匹配,导管12远离第三通孔内部连通有臭氧机3,臭氧机3通过定时开关机对水箱11内进行杀菌保鲜,从而降低了人孔4打开进行维修时带来的水污染。水箱11底部出口连通有阀门5,阀门5远离水箱11出口的一端连通有变频恒压供水泵6,给变频恒压供水泵6设定一个给定压力值,将循环管网10的实际压力经反馈后与给定压力进行比较,当循环管网10压力不足时,变频器增大输出频率,水泵转速加快,供水量增加,迫使循环管网10压力上升,反之水泵转速减慢,供水量减少,循环管网10压力下降,保持恒压供水,从而使供水系统保持在一个正压状态,在用水高峰时供水设备,由于自来水压力下降,构成自来水供不上用水时,变频恒压供水可以确保自动补偿缺少水量,形成自动循环的作用,从而实现本装置彻底实现无人值守自动供水,通过变频恒压供水泵6,使整个系统保持一个正压系统,让每一个出水口的压力保持不变,避免了当水与空气接触时,产生微生物回流至水箱11污染水源,且同时防止排气是排气阀8处进入空气对循环管网10内部的水进行污染,变频恒压供水泵6的右端出口连通有排气阀8,排气阀8远离变频恒压供水泵6的一端连通在循环管网10远离第四通孔的一端,循环管网10右端面出口连通有水龙头9,水龙头9的数量为九个,分别均匀分布在循环管网10的竖直部分的右端出水口,水箱11的顶部且位于通孔二和通孔三之间开设有人孔4,人孔4的内部密封连接有封盖。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原水经电磁阀1打开流入水箱11,当水箱11内水位达到高水位时电磁阀1关闭,当水箱11内水位低于中水位时电磁阀1打开,设备正常运行时阀门5打开由变频恒压供水泵6提供动力经过水龙头9,通过循环管网10回到水箱11,臭氧机3通过定时开关机对水箱11内进行杀菌保鲜,从而降低了人孔4打开进行维修时带来的水污染,给变频恒压供水泵6设定一个给定压力值,将循环管网10的实际压力经反馈后与给定压力进行比较,当循环管网10压力不足时,变频器增大输出频率,水泵转速加快,供水量增加,迫使循环管网10压力上升,反之水泵转速减慢,供水量减少,循环管网10压力下降,保持恒压供水,从而使供水系统保持在一个正压状态,在用水高峰时供水设备,由于自来水压力下降,构成自来水供不上用水时,变频恒压供水可以确保自动补偿缺少水量,形成自动循环的作用,从而实现本装置彻底实现无人值守自动供水,通过变频恒压供水泵6,使整个系统保持一个正压系统,让每一个出水口的压力保持不变,避免了当水与空气接触时,产生微生物回流至水箱11污染水源,且同时防止排气是排气阀8处进入空气对循环管网10内部的水进行污染。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包括水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连通有电磁阀(1)、呼吸器(2)、导管(12)、循环管网(10),所述导管(12)远离第三通孔内部连通有臭氧机(3),所述水箱(11)底部出口连通有阀门(5),所述阀门(5)远离水箱(11)出口的一端连通有变频恒压供水泵(6),所述变频恒压供水泵(6)的右端出口连通有排气阀(8),所述排气阀(8)远离变频恒压供水泵(6)的一端连通在循环管网(10)远离第四通孔的一端,所述循环管网(10)右端面出口连通有水龙头(9),所述水箱(11)的顶部且位于通孔二和通孔三之间开设有人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防控系统,包括水箱(1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分别连通有电磁阀(1)、呼吸器(2)、导管(12)、循环管网(10),所述导管(12)远离第三通孔内部连通有臭氧机(3),所述水箱(11)底部出口连通有阀门(5),所述阀门(5)远离水箱(11)出口的一端连通有变频恒压供水泵(6),所述变频恒压供水泵(6)的右端出口连通有排气阀(8),所述排气阀(8)远离变频恒压供水泵(6)的一端连通在循环管网(10)远离第四通孔的一端,所述循环管网(10)右端面出口连通有水龙头(9),所述水箱(11)的顶部且位于通孔二和通孔三之间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东张红冯泽李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龙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