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90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属于调质塔技术领域,包括进料筒和引料斗,进料筒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由前筒板、左筒板、后筒板和右筒板四块筒体板构成,在进料筒之上连接有两根倒料轴,两根倒料轴间隔开设置且垂直穿过左筒板和右筒板,倒料轴之上形成有多根倒料桨;在进料筒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法兰,用于进料装置与调质塔的顶部相连接;在进料筒之上连接有引料斗,引料斗纵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台,在引料斗的顶部形成有接料口,用于接收待调质的大豆物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倒料轴的旋转,将中间部分的大豆向两侧进行分流,从而保证调质塔内各处的大豆流量处于相同的水平内,保证大豆能够均匀进行调质,提高大豆调质的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调质塔
,涉及一种大豆调质塔,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调质塔的结构由进料装置、热风干燥层、列管调质层、出料装置组成,主要作用是烘干大豆,形成高温质软的大豆。大豆调质塔的工作原理是使大豆经分料装置均匀进入干燥调质塔中,在热风干燥层大豆受到热风的加热干燥,之后落入列管调质层受到列管内加热蒸汽的作用,使内外水分均匀一致,之后再进入干燥层加热干燥,再落入调质层调质调质,若干循环作用后,水分达到10%以下,内外部水分达到均匀一致,经可调速度的出料装置出料。现有技术中的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采用的是利用管道或传送带直接输入向调质塔内,这种方式会导致大豆在调质塔内运动时,呈现不均匀的状况,中间部分经过的大豆颗粒多,边缘部分经过的大豆颗粒少,从而导致部分大豆颗粒无法充分的与调质塔的调质层相接触,从而出现整体的调质效果较差的现象。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进行适当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豆在经过管道或传动带进入到调质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大豆颗粒在调质塔内分散不均的状况发生,从而影响大豆的调质效果的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对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进行改进,使大豆颗粒在进入到调质塔内部时,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大豆调质塔内,从而提高大豆的调质效果。基于以上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和引料斗,所述进料筒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由前筒板、左筒板、后筒板和右筒板四块筒体板构成,且相邻的两块所述筒体板互相垂直;在所述进料筒之上连接有两根倒料轴,所述倒料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垂直穿过所述左筒板和所述右筒板,两根所述倒料轴间隔开设置,且两根所述倒料轴之间的距离等于任意一根所述倒料轴与靠近该倒料轴的所述筒体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倒料轴之上形成有多根倒料桨,多根所述倒料桨均匀分布在所述倒料轴之上;在所述进料筒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法兰,用于进料装置与调质塔的顶部相连接;在所述进料筒之上连接有引料斗,所述引料斗纵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台,由两块相同的等腰梯形板和两块相同的矩形板构成,在所述引料斗的顶部形成有接料口。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料斗之上形成有接料槽,所述接料槽沿其中一块等腰梯形板的顶部向下延伸,接料槽的设置可以便于将大豆传送管道或大豆传送带送入到接料口内,防止大豆在进料的过程中泄露,同时还可以防止扬尘现象。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根所述倒料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靠近所述后筒板的所述倒料轴呈逆时针旋转,靠近所述前筒板的所述倒料轴呈顺时针旋转。通过两根倒料轴的旋转,将位于中间位置的大豆颗粒向两边分流,从而保证边缘部分的大豆流量与中间部分的大豆流量在相同的水平内,保证大豆颗粒的均匀调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料筒之上还连接有两根辅助轴,所述辅助轴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与所述倒料桨的中轴线所在的水平面间隔开设置,两个水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两根所述倒料轴之间的距离;所述辅助轴垂直穿过所述前筒板和所述后筒板,两根所述辅助轴间隔开设置,且两根所述辅助轴之间的距离等于任意一根所述辅助轴与靠近该辅助轴的所述筒体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辅助轴之上形成有多根辅助桨,多根所述辅助桨均匀分布在所述辅助轴之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两根所述辅助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靠近所述左筒板的所述辅助轴呈逆时针旋转,靠近所述右筒板的所述辅助轴呈顺时针旋转。在倒料轴的基础之上增加辅助轴,通过辅助轴的进一步旋转分流,使中间部分的大豆颗粒进一步的向两侧蔓延,进一步减小中间部分大豆流量过大的问题,使大豆能够均匀流经调质塔进行调质。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倒料桨沿所述倒料轴的旋转方向延伸。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桨沿所述辅助轴的旋转方向延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进料筒内增加相反方向转动的倒料轴和辅助轴,利用倒料轴和辅助轴的旋转,将中间部分的大豆向两侧分流,从而平均调质塔内各处的大豆的流量,保证大豆能够均匀调质。2、引料斗采用的是两块等腰梯形板和两块矩形板围成的等腰梯台状,使大豆在进入接料口后,可以呈现正态分布状,减少中间的大豆堆积。3、接料槽的设置可以便于将大豆传送管道或大豆传送带送入到接料口内,防止大豆在进料的过程中泄露,同时还可以防止扬尘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的另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的再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进料筒;10、前筒板;11、左筒板;12、后筒板;13、右筒板;14、倒料轴;15、连接法兰;16、辅助轴;2、引料斗;20、等腰梯形板;21、矩形板;22、接料口;23、接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图2或者图3所示,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1和引料斗2,进料筒1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由前筒板10、左筒板11、后筒板12和右筒板13四块筒体板构成,且相邻的两块筒体板互相垂直;在进料筒1之上连接有两根倒料轴14,倒料轴1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垂直穿过左筒板11和右筒板13,两根倒料轴14间隔开设置,且两根倒料轴14之间的距离等于任意一根倒料轴14与靠近该倒料轴14的筒体板之间的距离;倒料轴14之上形成有多根倒料桨,多根倒料桨均匀分布在倒料轴14之上;在进料筒1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法兰15,用于进料装置与调质塔的顶部相连接;在进料筒1之上连接有引料斗2,引料斗2纵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台,由两块相同的等腰梯形板20和两块相同的矩形板21构成,在引料斗2的顶部形成有接料口2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或图2所示,引料斗2之上形成有接料槽23,接料槽23沿其中一块等腰梯形板20的顶部向下延伸,接料槽23的设置可以便于将大豆传送管道或大豆传送带送入到接料口22内,防止大豆在进料的过程中泄露,同时还可以防止扬尘现象。具体的,两根倒料轴14的旋转方向相反,且靠近后筒板12的倒料轴14呈逆时针旋转,靠近前筒板10的倒料轴14呈顺时针旋转。通过两根倒料轴14的旋转,将位于中间位置的大豆颗粒向两边分流,从而保证边缘部分的大豆流量与中间部分的大豆流量在相同的水平内,保证大豆颗粒的均匀调质。根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1)和引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1)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由前筒板(10)、左筒板(11)、后筒板(12)和右筒板(13)四块筒体板构成,且相邻的两块所述筒体板互相垂直;在所述进料筒(1)之上连接有两根倒料轴(14),所述倒料轴(1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垂直穿过所述左筒板(11)和所述右筒板(13),两根所述倒料轴(14)间隔开设置,且两根所述倒料轴(14)之间的距离等于任意一根所述倒料轴(14)与靠近该倒料轴(14)的所述筒体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倒料轴(14)之上形成有多根倒料桨,多根所述倒料桨均匀分布在所述倒料轴(14)之上;在所述进料筒(1)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法兰(15),用于进料装置与调质塔的顶部相连接;/n在所述进料筒(1)之上连接有引料斗(2),所述引料斗(2)纵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台,由两块相同的等腰梯形板(20)和两块相同的矩形板(21)构成,在所述引料斗(2)的顶部形成有接料口(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筒(1)和引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1)的主体结构为长方体,由前筒板(10)、左筒板(11)、后筒板(12)和右筒板(13)四块筒体板构成,且相邻的两块所述筒体板互相垂直;在所述进料筒(1)之上连接有两根倒料轴(14),所述倒料轴(1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并垂直穿过所述左筒板(11)和所述右筒板(13),两根所述倒料轴(14)间隔开设置,且两根所述倒料轴(14)之间的距离等于任意一根所述倒料轴(14)与靠近该倒料轴(14)的所述筒体板之间的距离;所述倒料轴(14)之上形成有多根倒料桨,多根所述倒料桨均匀分布在所述倒料轴(14)之上;在所述进料筒(1)的底部形成有连接法兰(15),用于进料装置与调质塔的顶部相连接;
在所述进料筒(1)之上连接有引料斗(2),所述引料斗(2)纵截面的形状为等腰梯台,由两块相同的等腰梯形板(20)和两块相同的矩形板(21)构成,在所述引料斗(2)的顶部形成有接料口(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料斗(2)之上形成有接料槽(23),所述接料槽(23)沿其中一块等腰梯形板(20)的顶部向下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倒料轴(14)的旋转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大豆调质塔的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磊徐涛王润田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检疫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