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279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上盒体、检测托盘、下盒体、连接拉杆和连接铰链,所述上盒体通过连接铰链和连接拉杆与下盒体连接,所述检测托盘设置在下盒体的顶部,检测托盘的上设有试剂试管暂存区,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的下方左侧设有检测实验区,所述检测实验区的右侧设有工具暂存区;检测托盘的配置,使得个人用户在使用时能够规范的进行检测操作,避免随意在桌面等地方进行检测操作,而造成对检测样本及检测人员的二次污染,当试剂盒不使用时,消毒后的试剂瓶和试管可以分别存放在试剂旋转柜的试剂收纳槽和试管旋转柜的试管收纳槽中存放,这样的存放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物品与外界的接触,降低了被污染源污染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药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现如今,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实现了在家中便可以简单的对一些疾病进行自我检测与诊断,而实现个人在家中进行自我检测与诊断的方式便是医用生物试剂盒的产生。现有技术中的生物检测试剂盒多为简单的药物加外包装的组合,未提供检测用的无菌平台,使得一些医疗卫生知识不够丰富的个人使用者在使用时随意放置检测样本与药物进行实验检测,造成对检测样本的污染,甚至产生家庭间人员的病毒交叉感染,因此一种能够规范使用者检测方式的生物检测试剂盒对自我诊断十分流行的当下便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上盒体、检测托盘、下盒体、连接拉杆和连接铰链,所述上盒体的后侧外壁通过连接铰链与下盒体的后侧外壁连接,所述上盒体的两侧内壁还通过连接拉杆与下盒体连接,所述检测托盘设置在下盒体的顶部,所述检测托盘的上部设有试剂试管暂存区,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中均匀设有试剂暂存槽与试管暂存槽,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的下方左侧设有检测实验区,所述检测实验区的右侧设有工具暂存区。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盒体的上部设有两个旋转柜收纳槽,所述旋转柜收纳槽分别与设置在旋转柜收纳槽中的试剂旋转柜和试管旋转柜轴连,所述试剂旋转柜顶部设有试剂收纳槽,所述试管旋转柜的顶部设有试管收纳槽,所述试剂旋转柜的外表面还设有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与上盒体上的固定滑台滑动配合,所述上盒体在旋转柜收纳槽的下方还设有工具收纳槽,所述工具收纳槽中设有两组布制套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盒体的下方还设两个试纸收纳槽,两个所述试纸收纳槽间设有由两个网孔槽壁围成的干燥剂收纳槽。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托盘的两侧设有弹性锁扣,所述弹性锁扣与设置在下盒体上的固定卡槽配合。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托盘的下方底部还设有对称分布的一组定位支台,所述定位支台与设置在下盒体上的定位槽孔滑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检测托盘的配置,使得个人用户在使用时能够规范的进行检测操作,避免随意在桌面等地方进行检测操作,而造成对检测样本及检测人员的二次污染,当试剂盒不使用时,消毒后的试剂瓶和试管可以分别存放在试剂旋转柜的试剂收纳槽和试管旋转柜的试管收纳槽中存放,这样的存放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物品与外界的接触,降低被污染源污染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取出检测托盘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中检测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盒体、11-旋转柜收纳槽、12-试剂旋转柜、121-试剂收纳槽、122-固定滑槽、123-固定滑台、13-试管旋转柜、131-试管收纳槽、14-工具收纳槽、141-布制套环、2-检测托盘、21-试剂试管暂存区、211-试剂暂存槽、212-试管暂存槽、22-检测实验区、23-工具暂存区、24-弹性锁扣、25-定位支台、3-下盒体、31-试纸收纳槽、32-干燥剂收纳槽、321-网孔槽壁、33-定位槽孔、34-固定卡槽、4-连接拉杆、5-连接铰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上盒体1、检测托盘2、下盒体3、连接拉杆4和连接铰链5,所述上盒体1的后侧外壁通过连接铰链5与下盒体3的后侧外壁连接,所述上盒体1的两侧内壁还通过连接拉杆4与下盒体3连接,所述检测托盘2设置在下盒体3的顶部,所述检测托盘2的上部设有试剂试管暂存区21,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21中均匀设有试剂暂存槽211与试管暂存槽212,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21的下方左侧设有检测实验区22,所述检测实验区22的右侧设有工具暂存区23。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试剂检测盒主体部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上盒体1、检测托盘2和下盒体3,上盒体1与下盒体3通过连接铰链5连接,使上盒体1可以围绕连接铰链5的旋转轴旋转,同时上盒体1和下盒体3间还通过设置在盒体内部的连接拉杆4连接,所述连接拉杆4可以提供一定的阻尼,使上盒体1在未被施加外力时不会绕连接铰链5发生转动,同时,连接拉杆还能够对上盒体1的转动行程产生限制,使上盒体1在设置的旋转范围内进行转动,所述检测托盘2上分为三块区域,分别为:试剂试管暂存区21、检测实验区22和工具暂存区23,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21设置用以检测时存放检测试剂和样本试管,检测实验区22则是检测时用以进行操作的区域,工具暂存区23用以检测室暂时放置正在使用的工具,本技术为试剂盒标配了检测托盘2,使得普通用户在使用时能够规范的进行检测操作,避免如个人家用等情况下因为没用专业的检测平台及检测知识的支撑,随意在桌面等地方进行检测操作,而造成检测样本及对检测人员的二次污染。请参阅图1~2,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上盒体1的上部设有两个旋转柜收纳槽11,所述旋转柜收纳槽11分别与设置在旋转柜收纳槽11中的试剂旋转柜12和试管旋转柜13轴连,所述试剂旋转柜12顶部设有试剂收纳槽121,所述试管旋转柜13的顶部设有试管收纳槽131,所述试剂旋转柜12的外表面还设有固定滑槽122,所述固定滑槽122与上盒体1上的固定滑台123滑动配合,所述上盒体1在旋转柜收纳槽11的下方还设有工具收纳槽14,所述工具收纳槽14中设有两组布制套环141。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盒体1中设有试剂旋转柜12和试管旋转柜13,所述试剂旋转柜12和试管旋转柜13均安装在旋转柜收纳槽11中且可以绕设置在下部的旋转轴旋转,旋转轴配合处还设有限位块对其行程进行限制,所述旋转柜收纳槽11的下方还设有工具收纳槽14,所述工具收纳槽14中设有两组布制套环141,当试剂盒不使用时,将消毒后的试剂瓶和试管分别存放在试剂旋转柜12的试剂收纳槽121和试管旋转柜13的试管收纳槽131中存放,这样的存放方式可以有效减少物品与外界的接触,较少被污染源污染的可能性,工具收纳槽14用以收纳紧检测工具,如镊子,手术刀;所述试剂旋转柜12与试管旋转柜13的外表面还均设有固定滑槽122与上盒体上固定滑台123滑动配合,使试剂旋转台不会因为重力重用自动转出,固定滑台123在上盒体的内部由弹簧提供动力。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盒体3的下方还设两个试纸收纳槽31,两个所述试纸收纳槽31间设有由两个网孔槽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上盒体(1)、检测托盘(2)、下盒体(3)、连接拉杆(4)和连接铰链(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的后侧外壁通过连接铰链(5)与下盒体(3)的后侧外壁连接,所述上盒体(1)的两侧内壁还通过连接拉杆(4)与下盒体(3)连接,所述检测托盘(2)设置在下盒体(3)的顶部,所述检测托盘(2)的上部设有试剂试管暂存区(21),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21)中均匀设有试剂暂存槽(211)与试管暂存槽(212),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21)的下方左侧设有检测实验区(22),所述检测实验区(22)的右侧设有工具暂存区(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包括上盒体(1)、检测托盘(2)、下盒体(3)、连接拉杆(4)和连接铰链(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的后侧外壁通过连接铰链(5)与下盒体(3)的后侧外壁连接,所述上盒体(1)的两侧内壁还通过连接拉杆(4)与下盒体(3)连接,所述检测托盘(2)设置在下盒体(3)的顶部,所述检测托盘(2)的上部设有试剂试管暂存区(21),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21)中均匀设有试剂暂存槽(211)与试管暂存槽(212),所述试剂试管暂存区(21)的下方左侧设有检测实验区(22),所述检测实验区(22)的右侧设有工具暂存区(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体(1)的上部设有两个旋转柜收纳槽(11),所述旋转柜收纳槽(11)分别与设置在旋转柜收纳槽(11)中的试剂旋转柜(12)和试管旋转柜(13)轴连,所述试剂旋转柜(12)顶部设有试剂收纳槽(121),所述试管旋转柜(13)的顶部设有试管收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金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睿奇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