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2437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工装包括安装基座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分别与车身骨架不同的环梁底座对应设置,环梁底座自下而上设置为逐渐收拢的结构。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第一调节件分别作用于两个环梁底座中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能够调节车身骨架在安装基座上横向的位置;两个第二调节件分别作用于两个环梁底座中的第三斜面上,能够调节车身骨架在安装基座上纵向的位置。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均设置有两件且均不位于对应调节方向的同一直线上,确保对车身骨架精确调节后能够保证车身骨架的稳固。架的稳固。架的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列车车体大多数采用铝合金材料,列车底座为钢制底架,铝合金车身和钢制底架通过铆接连接,金属车体存在易腐蚀、不利于轻量化等问题。复合材料的应用将是轻量化高性能轨道列车整车车体研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同样也是列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对列车的安全提速起着深远意义。
[0003]在复合材料车身的成型过程中,需要将侧墙和车顶拼装至预先成型完成的车身骨架上,车身的侧墙和车顶大多采用复合材料一体成型,车身的拼装过程对精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先对拼装基座上的车身骨架定位调节,再在车身骨架上拼装拉挤板材或者铺设蒙皮。
[0004]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基座(1)和设置在其上的第一调节件(2)和第二调节件(3),所述第一调节件(2)和所述第二调节件(3)分别与车身骨架(4)不同的环梁底座(41)对应设置;所述安装基座(1)沿横向设置且与车身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环梁底座(41)自下而上设置为逐渐收拢的结构,所述环梁底座(41)包括沿横向对称设置的第一斜面(411)和第二斜面(412)以及垂直于纵向设置的第三斜面(413);所述第一调节件(2)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朝向所述第一斜面(411)和所述第二斜面(412)设置;所述第二调节件(3)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调节件(3)朝向所述第三斜面(413)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调节件(2)沿所述安装基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基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二调节件(3)沿所述安装基座(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所述第二调节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1)平面的不同纵向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和所述第二调节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基座(1)平面的同一纵向直线上;两所述第一调节件(2)的横向间距与其对应的两所述环梁底座(41)横向中心距相同,两所述第二调节件(3)的纵向间距与其对应的两所述环梁底座(41)纵向中心距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2)包括第一固定座(21)、第一滑块(22)和第一驱动装置(23),所述第一滑块(2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21)上,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3)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节件(3)包括第二固定座(31)、第二滑块(32)和第二驱动装置(33),所述第二滑块(32)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座(31)上,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33)驱动沿竖直方向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列车车身位置调节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解恩泽常忠伟周敏杰王小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