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线装置和电缆复绕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38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5
本申请涉及电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收线装置和电缆复绕机,收线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上盖、下盖、卷线筒、旋转组件、移动组件、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上盖转动;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上盖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下盖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卷线筒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下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下盖和所述卷线筒转动;所述旋转组件驱使所述上盖转动至所述下盖的正上方,所述移动组件驱使所述上盖移动至一定高度上,使得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环绕所述卷线筒的卷线空间。本申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缆收卷效率差的技术问题。技术中存在电缆收卷效率差的技术问题。技术中存在电缆收卷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线装置和电缆复绕机


[0001]本申请涉及电缆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收线装置和电缆复绕机。

技术介绍

[0002]聚焦电网企业,电力一级仓库的储备物资和备料发货能否快速响应需求,是电力供应链实现敏捷供应的关键环节之一。电网项目工程所需要的电力电缆线径粗、体积大,裁剪难度大,目前市场上仅有可用于裁剪低压线缆的小型电缆裁剪机,暂无能满足电网企业需求的标准化裁剪设备,仅能采用纯人工放线裁。其中,在拉放线过程中,从电缆盘拉出的电缆将直接放置在地面,当放出长度超过一定的米数时,散落在地面上的电缆将大概率出现无规则缠绕的现象,导致施工现场人员难以使用,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且经济效益也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线装置和电缆复绕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缆收卷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收线装置,包括第一机架、上盖、下盖、卷线筒、旋转组件、移动组件、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上盖转动;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上盖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下盖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卷线筒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下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下盖和所述卷线筒转动;所述旋转组件驱使所述上盖转动至所述下盖的正上方,所述移动组件驱使所述上盖移动至一定高度上,使得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环绕所述卷线筒的卷线空间。
[0005]优选地,在上述的收线装置中,所述卷线筒和所述下盖上均设有吊装带槽位。
[0006]优选地,在上述的收线装置中,所述上盖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卷线筒的中心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对应的限位槽。
[0007]优选地,在上述的收线装置中,所述上盖的中心设有供所述卷线筒通过的通口。
[0008]优选地,在上述的收线装置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座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座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旋转座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升降座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升降座的第一端滑动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升降座的第二端与所述上盖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旋转座上;
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升降座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升降座沿所述旋转轴上下移动。
[0009]优选地,在上述的收线装置中,还包括线缆抬升组件;所述线缆抬升组件包括抬升座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抬升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与所述抬升座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抬升座上下移动。
[0010]优选地,在上述的收线装置中,所述抬升座上设有水平对辊组和竖直对辊组;所述水平对辊组包括至少两个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辊轴;所述竖直对辊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的第二辊轴。
[0011]一种电缆复绕机,包括上述的收线装置。
[0012]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缆复绕机中,还包括用于测量电缆长度的测量装置以及用于配合所述测量装置对电缆进行切割的切线装置。
[0013]优选地,在上述的电缆复绕机中,还包括用于放出电缆的放线装置以及用于将电缆引导送入到测量装置的牵引装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收线装置,在收卷电缆时,可以启动旋转组件驱使上盖转动至下盖的正上方,然后启动移动组件驱使上盖移动到所需高度上,使得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环绕卷线筒的卷线空间,启动第一驱动机构驱使所述下盖和所述卷线筒转动,以便电缆不断缠绕收卷于卷线筒上,在电缆收卷成型后,可以启动移动组件和旋转组件使得上盖与卷线筒错开,以便利用吊装装置将成型的电缆圈吊走,从而实现将所需的电缆收卷成圈并运走,可以快速响应电网项目工程对电缆的需求,整个收线过程均采用机械设备操作,无需人工卷线,有效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有利于降低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安全风险,具有作业效率高和经济效益高的优点,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缆收卷效率差的技术问题。
[0015]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缆复绕机,包括上述的收线装置,利用收线装置可以快速将所需的电缆收卷成圈,大大提高了电缆收卷效率,同时也方便对电缆圈进行搬运,以便满足电网项目工程对电缆的需求;能够将所需裁剪的电缆规整成圈,摒弃以往人工放线致使线缆散乱缠绕的现象,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缆物资需求方在现场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线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线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收线装置的下盖和卷线筒的俯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复绕机的主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复绕机的俯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复绕机的切线装置的主视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复绕机的切线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复绕机的引线架的主视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缆复绕机的引线架的俯视图。
[0018]图中:1为放线装置、2为引线架、21为第二机架、22为限位辊轴、3为牵引装置、4为测量装置、5为切线装置、51为压线机构、511为压线气缸、512为动夹板、513为定夹板、52为切线机构、53为导向轮、54为控制反馈中心、55为显示屏、6为收线装置、61为第一机架、62为上盖、621为通口、63为下盖、64为卷线筒、641为吊装带槽位、642为限位槽、65为第一驱动机构、66为旋转组件、661为第二驱动机构、662为旋转座、663为旋转轴、67为移动组件、671为第三驱动机构、672为升降座、673为限位柱、674为连接柱、68为线缆抬升组件、681为第四驱动机构、682为抬升座、71为水平对辊组、711为第一辊轴、72为竖直对辊组、721为第二辊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机架、上盖、下盖、卷线筒、旋转组件、移动组件、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上盖转动;所述移动组件与所述上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上盖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下盖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卷线筒安装于所述下盖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下盖连接,用于驱使所述下盖和所述卷线筒转动;所述旋转组件驱使所述上盖转动至所述下盖的正上方,所述移动组件驱使所述上盖移动至一定高度上,使得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之间形成环绕所述卷线筒的卷线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筒和所述下盖上均设有吊装带槽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卷线筒的中心线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对应的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中心设有供所述卷线筒通过的通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座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旋转座通过旋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旋转座连接,用于驱使所述旋转座绕所述旋转轴转动;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仕斌陆志光高隆莫余童吴海鸥邓建华霍梓荣苏波高旭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