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安全用模型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2067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安全用模型测试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电动推杆推动支板移动,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推块移动,将第一击块夹持在夹块与推块之间,第一电动推杆回缩带动第一击块移动,移动至一端距离后,第二电动推杆回缩使推块与第一击块分离,第一弹力绳的弹力使第一击块快速回弹,第一击块与垫块发生撞击而产生震动,达到产生纵向冲击力的作用,以相同的方式使第二击块与固定块发生撞击产生横向的冲击力,达到模拟地震的效果,调节第一击块与第二击块移动的距离即可调整冲击力的大小,模拟不同级别的地震,提升测试的全面性。提升测试的全面性。提升测试的全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安全用模型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建筑安全模型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安全用模型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是指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钢结构建筑的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因此现在被广泛应用,钢结构建筑在修建前会制造相同的实物模型或是图画模型进行性能分析,在对实物模型的抗震性能分析测试时需要用到测试装置。
[000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装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其震动方式通常是固定的,无法根据震级调整震动频率,导致模型的测试不够全面,在建筑施工中,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但是现有的测试装置无法根据不同的地基进行测试,导致模型的测试结果与现实施工存在差异,影响建筑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安全用模型测试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建筑安全用模型测试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台,所述支台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上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插接有地基模块,所述地基模块的上端贴合连接有测试模型,所述固定箱的内部与固定箱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夹块,所述支板的上端右侧滑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支板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是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单与推块固定连接,所述支台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力绳,所述第一弹力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击块,所述第一击块的上端与垫块活动连接,所述支座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击块,所述插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力绳,所述第二弹力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击块,所述夹块分别与第一击块、第二击块活动连接,所述推块分别与第二击块、第二击块活动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地基模块插接在凹槽的内部,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地基模块,提升测试模型的测试全面性,减少建筑的安全隐患,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推动支板移动,使支板与第一击块贴合连接,然后使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推块移动,将第一击块夹持在夹块与推块之间,然后第一电动推杆回缩带动第一击块移动,在移动至一端距离后,第二电动推杆回缩使推块与第一击块分离,通过第一弹力绳的弹力带动第一击块快速回弹,使第一击块与垫块发生撞击而产生震动,达到产生纵向冲击力的作用,以相同的方式使
第二击块与固定块发生撞击可以产生横向的冲击力,达到模拟地震的效果,通过调节第一击块与第二击块移动的距离即可调整冲击力的大小,模拟不同级别的地震,提升测试的全面性。
[0008]较佳的,所述支台的上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支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可以方便支座在支台的上端滑动。
[0010]较佳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弹簧可以在支座受到撞击后,可以避免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发生剧烈撞击,同时可以使支座在收到一次撞击后持续多次横向晃动。
[0012]较佳的,所述支座的上端贴合连接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螺栓的下端与支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下端一侧与地基模块的上端贴合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一定位板与支座螺纹连接,可以将第一定位板固定在支座的上端,通过第一定位板的下端一侧与地基模块贴合连接,可以将地基模块固定在凹槽的内部,避免地基模块脱落影响测试结果。
[0014]较佳的,所述测试模型侧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螺栓的下端与地基模块螺纹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二定位板与地基模块螺纹连接,可以将测试模型固定在地基模块的上端,使得测试模型与地基模块形成整体,便于测试的进行。
[0016]较佳的,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槽的内部,使支板在移动时更加平稳,避免支板倾斜影响夹持工作。
[0018]较佳的,所述支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推块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的内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三滑槽的内部,可以稳固推块的位置,避免推块倾斜无法固定第一击块或第二击块的位置。
[0020]较佳的,所述固定箱的正面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透明玻璃。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口内部固定安装的透明玻璃,可以方便观察测试模型的测试过程。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第一、通过将地基模块插接在凹槽的内部,可以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地基模块,提升测试模型的测试全面性,减少建筑的安全隐患,第一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一定位板与支座螺纹连接,可以将第一定位板固定在支座的上端,通过第一定位板的下端一侧与地基模块贴合连接,可以将地基模块固定在凹槽的内部,避免地基模块脱落影响测试结果,通过第二
螺栓的下端贯穿第二定位板与地基模块螺纹连接,可以将测试模型固定在地基模块的上端,使得测试模型与地基模块形成整体,便于测试的进行;
[0024]第二、在需要进行震动测试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推动支板移动,使支板与第一击块贴合连接,然后使第二电动推杆带动推块移动,将第一击块夹持在夹块与推块之间,然后第一电动推杆回缩带动第一击块移动,在移动至一端距离后,第二电动推杆回缩使推块与第一击块分离,通过第一弹力绳的弹力带动第一击块快速回弹,使第一击块与垫块发生撞击而产生震动,达到产生纵向冲击力的作用,以相同的方式使第二击块与固定块发生撞击可以产生横向的冲击力,达到模拟地震的效果,通过调节第一击块与第二击块移动的距离即可调整冲击力的大小,模拟不同级别的地震,提升测试的全面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架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安全用模型测试装置,包括固定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块(2),所述安装块(2)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4),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台(6),所述支台(6)的上端滑动连接有支座(10),所述支座(10)的上端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插接有地基模块(12),所述地基模块(12)的上端贴合连接有测试模型(15),所述固定箱(1)的内部与固定箱(1)的侧壁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19),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支板(20),所述支板(20)的上端左侧固定安装有夹块(23),所述支板(20)的上端右侧滑动连接有推块(24),所述支板(20)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25),是第二电动推杆(25)的输出单与推块(24)固定连接,所述支台(6)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垫块(61),所述垫块(6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力绳(28),所述第一弹力绳(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击块(29),所述第一击块(29)的上端与垫块(61)活动连接,所述支座(10)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0),所述固定块(30)的侧壁开设有插槽(31),所述插槽(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击块(33),所述插槽(3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力绳(32),所述第二弹力绳(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击块(33),所述夹块(23)分别与第一击块(29)、第二击块(33)活动连接,所述推块(24)分别与第二击块(33)、第二击块(33)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安全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晓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