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胶转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77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胶转台,包含:第一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台旋转;第二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上分布若干所述第二转台;各所述第二转台分别同轴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各所述第二齿轮之间满足啮合条件;吐胶嘴,所述吐胶嘴通过定量阀与储胶桶连接。所述打胶转台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对桶盖进行打胶的工作,打胶后,密封胶在桶盖边缘的胶量均匀且涂胶区域的整齐,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不会对料桶内物料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胶转台
本技术涉及料桶密封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打胶转台。
技术介绍
物料装入料桶后,使用桶盖封口。为了保证料桶的密封,避免运输过程中桶盖掉落,桶盖在盖到料桶上之前,需要先在桶盖边缘涂上密封胶再将桶盖扣在料桶的开口上。目前,给桶盖打胶的工作多由人工操作,人工打胶后的密封胶在桶盖边缘胶量不匀,密封效果差。且密封胶经常被打在桶盖边缘以内,对料桶内物料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胶转台,能够代替人工完成对桶盖进行打胶的工作,打胶后,密封胶在桶盖边缘的胶量均匀且涂胶区域的整齐,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不会对料桶内物料造成污染。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打胶转台,包含:第一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台旋转;第二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上分布若干所述第二转台,各所述第二转台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转台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各所述第二转台分别同轴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各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均满足啮合条件;吐胶嘴,所述吐胶嘴通过定量阀与储胶桶连接;其中,某一所述第二转台转动到其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开始啮合的位置时,该所述第二转台所处的位置为打胶位,所述吐胶嘴安装在所述打胶位的上方。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自动开关与电源连接。优选地,所述吐胶嘴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台上均匀分布有3个所述第二转台。优选地,各所述第二转台位于所述第一转台的上方,各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转台的下方,各所述第二转台的下平面与所述第一转台上平面之间有间隙。优选地,各所述第二转盘的直径小于需打胶的桶盖的下沉部分的直径。优选地,各所述第二转盘整体位于所述第一转盘的边缘内。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台的边缘上连接有挡板。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具体实施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可以实现一种打胶转台。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打胶转台包含:第一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台旋转;第二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上分布若干所述第二转台,各所述第二转台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转台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各所述第二转台分别同轴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各所述第二齿轮之间满足啮合条件;吐胶嘴,所述吐胶嘴通过定量阀与储胶桶连接;其中,某一所述第二转台转动到其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开始啮合的位置时,该所述第二转台所处的位置为打胶位,所述吐胶嘴安装在所述打胶位的上方。工作时,将待打胶的桶盖倒扣在所述第二转台上,当第二转台由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带动到打胶位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停止工作,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传动,带动所述第二转台旋转,所述吐胶嘴吐出的密封胶涂在所述桶盖的边缘上,随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继续工作,将打完胶的桶盖带离所述打胶位。桶盖的边缘是需要打胶的区域,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打胶转台在工作过程中,桶盖绕自身轴线旋转,吐胶嘴向下正对着桶盖的边缘,因此在桶盖回转时,密封胶恰好落到桶盖的边缘上,打胶位置准确。工作中,工人只需将桶盖放置和带离所述第二转台,人工参与少,降低打胶失误率,同时达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胶转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胶转台中的第二转台与桶盖之间尺寸的示意图;图3是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打胶转台中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中:第一转台1、第二转台2、第二齿轮3、第一齿轮4、驱动轴5、吐胶嘴6、定量阀7、储胶桶8、桶盖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打胶转台,用于为桶盖打胶,能够取代人工打胶的工作过程,打胶后胶量均匀适量。参照图1,该打胶转台,包含:第一转台1,第一转台1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转台1旋转;参考图3,第二转台2,第一转台1上均匀分布有3个第二转台2,各第二转台2的中心与第一转台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各第二转台2分别同轴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3;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转盘2的直径D小于需打胶的桶盖9的下沉部分的直径d。当把桶盖9倒扣在第二转盘2上后,第二转盘2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转盘2和桶盖9之间足够的接触面积保证二者之间的摩擦力能够使桶盖9随之转动;同时第二转盘2能够对桶盖9进行定位,让从吐胶嘴6中吐出的密封胶能够落到桶盖9的边缘上,保证打胶的准确程度。本实施例中各第二转台2位于第一转台1的上方,各第二齿轮3位于所述第一转台1的下方,各第二转台2的下平面与第一转台1的上平面之间有间隙。通过在第二转台2的下平面与第一转台1之间设置间隙,在完成打胶后,方便操作人员从第二转台2上取下桶盖9。所述打胶转台还包含驱动轴5,驱动轴5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轴5转动,驱动轴5上安装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与各第二齿轮3之间均满足啮合条件。每个第二转台2均可借助与其同轴连接的第二齿轮3和第一齿轮4之间的啮合而绕自身的轴线转动起来。吐胶嘴6,吐胶嘴6通过定量阀7与储胶桶8连接。通过定量阀7控制每次吐胶嘴6突出的胶量和吐胶速度,保证桶盖9的边缘均被涂上密封胶且胶量适宜,不会过多造成密封胶溢出到桶盖9的内部或从桶盖9上滴落,也不会过少影响密封效果。工作过程中,当某一个第二转台2转动到其上的第二齿轮3与第一齿轮4开始啮合的位置时,如图1中右侧的第二转台2,第二齿轮3与第一齿轮4发生了啮合,该第二转台2所处的位置为打胶位,吐胶嘴6安装在所述打胶位的上方,吐胶嘴6向下正对着桶盖9上需要打胶的边缘区域。吐胶嘴6的位置固定,通过桶盖9转动,将密封胶打在桶盖9的四周边缘上。本实施例中设置3个第二转台2,工作时,3个第二转台2所在的位置中其一用于放置待打胶的桶盖9,其二用于打胶,其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打胶转台,其特征在于,包含:/n第一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台旋转;/n第二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上分布若干所述第二转台,各所述第二转台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转台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各所述第二转台分别同轴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n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各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均满足啮合条件;/n吐胶嘴,所述吐胶嘴通过定量阀与储胶桶连接;/n其中,某一所述第二转台转动到其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开始啮合的位置时,该所述第二转台所处的位置为打胶位,所述吐胶嘴安装在所述打胶位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打胶转台,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转台旋转;
第二转台,所述第一转台上分布若干所述第二转台,各所述第二转台的中心与所述第一转台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相同;各所述第二转台分别同轴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第二旋转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各所述第二齿轮之间均满足啮合条件;
吐胶嘴,所述吐胶嘴通过定量阀与储胶桶连接;
其中,某一所述第二转台转动到其上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开始啮合的位置时,该所述第二转台所处的位置为打胶位,所述吐胶嘴安装在所述打胶位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胶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通过自动开关与电源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景博张多荣滑云
申请(专利权)人:乌兰察布市荣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