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随钻扩眼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667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行业用于随钻扩眼作业领域的随钻扩眼工具,它解决偏心扩眼工具回收安全性差及随钻扩眼工具扩眼效率低等问题。其技术方案是:上接头下端与上壳体上端螺纹连接,上壳体下端与中壳体上端螺纹连接,中壳体下端与下壳体上端螺纹连接,下壳体下端与下接头上端螺纹连接;螺旋转子下端与万向轴上端螺纹连接,万向轴下端与中接头上端螺纹连接,中接头下端与上心轴上端螺纹连接,上心轴下端与下心轴上端螺纹连接;转换接头上端与换向接头下端螺纹连接,转换接头下端与偏心钻头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偏心钻头的复合旋转随钻扩眼,扩眼效率较高,在扩眼作业结束后偏心钻头回收方便、可靠,克服了偏心钻头中心线对正困难的问题。线对正困难的问题。线对正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钻扩眼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石油天然气行业用于随钻扩眼作业领域的随钻扩眼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陆地和海上油气钻采过程中,钻井形成的井眼由于受地层挤压等原因,经常会遇到井眼直径缩小导致钻井过程难以继续的问题,因此井下扩眼技术和扩眼器应运而生,该技术和工具的使用不仅能解决井径缩小的问题,而且还具有很大的工程意义:(1)通过扩眼器的使用,扩大井眼直径,有利于井下测试和下套管作业;(2)通过井下扩眼技术可以采用小间隙套管程序,从而优化套管程序,减少套管钢材和固井水泥使用量,降低作业成本;(3)可解决盐膏层蠕变和挤压所带来的勘探和钻井等问题。
[0003]随钻扩眼作业是在钻进的同时扩大裸眼段尺寸,使其大于上部套管串内径的一种钻井作业技术。随钻扩眼技术在降低钻井综合成本,提高油气井质量,提高油气井产能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扩眼钻头是为某些特殊作业或为解除事故专门设计的钻头。分为张合式扩眼钻头和普通扩眼钻头,前者利用液压机构或依靠旋转离心力将钻头张开,切削岩石,扩大井眼。切削部件可以是牙轮钻头,也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钻扩眼工具,是由上接头(1),上壳体(2),螺旋转子(3),推力轴承(4),橡胶定子(5),万向轴(6),中壳体(7),中接头(8),端盖Ⅰ(9),O型密封圈(10),轴承座(11),轴承Ⅰ(12),下壳体(13),上唇形密封圈(14),上偏心环(15),上心轴(16),内连接筒(17),轴承Ⅱ(18),端盖Ⅱ(19),下接头(20),下心轴(21),滚珠(22),套杯(23),换向接头(24),端盖Ⅲ(25),螺钉(26),转换接头(27),偏心钻头(28),弹簧(29),锁紧螺帽(30),活塞销(31),下唇形密封圈(32)和下偏心环(33)构成;其特征是:上接头(1)上端设置有螺纹,上接头(1)下端与上壳体(2)上端螺纹连接,上壳体(2)下端与中壳体(7)上端螺纹连接,中壳体(7)下端与下壳体(13)上端螺纹连接,下壳体(13)下端与下接头(20)上端螺纹连接;螺旋转子(3)下端与万向轴(6)上端螺纹连接,万向轴(6)下端与中接头(8)上端螺纹连接,中接头(8)下端与上心轴(16)上端螺纹连接,上心轴(16)下端与下心轴(21)上端螺纹连接;转换接头(27)上端与换向接头(24)下端螺纹连接,转换接头(27)下端与偏心钻头(28)上端螺纹连接;所述上壳体(2)内腔上部设置有一环形台阶,螺旋转子(3)上部设置有圆形支撑台,支撑台底部设置有推力轴承(4),推力轴承(4)下部与上壳体(2)内腔上部的环形台阶面接触,螺旋转子(3)内部为实心,螺旋转子(3)支撑台面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圆形通孔,用以连通螺旋转子(3)支撑台上部空间与下部空间,螺旋转子(3)中部设置有螺旋翼,螺旋翼外侧与橡胶定子(5)内表面接触,橡胶定子(5)外圆柱面与上壳体(2)内表面粘接在一起;端盖Ⅰ(9)端面设置有通孔,端盖Ⅰ(9)外圆与中壳体(7)内壁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10),端盖Ⅰ(9)下端与轴承座(11)之间螺纹连接,轴承座(11)内部设置有通孔,轴承Ⅰ(12)置于轴承座(11)和下壳体(13)之间,轴承Ⅰ(12)上端面与端盖Ⅰ(9)底部接触,轴承Ⅰ(12)下端面与轴承座(11)下部的台阶面接触;所述内连接筒(17)置于下壳体(13)内腔,内连接筒(17)上端与轴承座(11)下端螺纹连接,上偏心环(15)安装在内连接筒(17)内腔上部,下偏心环(33)安装在内连接筒(17)内腔下部,内连接筒(17)内腔上部设置有台肩,上偏心环(15)底部与内连接筒(17)内腔上部的台肩接触,上偏心环(15)内部设置有阶梯偏心孔,轴承Ⅱ(18)有两个,其中一个轴承Ⅱ(18)置于上偏心环(15)的偏心孔内,其中一个轴承Ⅱ(18)套在中接头(8)中部,中接头(8)中部设置有台肩,其中一个轴承Ⅱ(18)底部与中接头(8)中部的台肩接触,中接头(8)上端为实心,中接头(8)内部设置有中心通道,中接头(8)上部设置有通孔连通中接头(8)中心通道与外腔,上偏心环(15)上部与中接头(8)之间设置有上唇形密封圈(14);内连接筒(17)内腔下部设置有台肩,下偏心环(33)上端面与内连接筒(17)内腔下部的台肩接触,下偏心环(33)内部设置有阶梯偏心孔,另一个轴承Ⅱ(18)置于下偏心环(33)的偏心孔内,另一个轴承Ⅱ(18)套在上心轴(16)中部,下偏心环(33)下部与上心轴(16)之间设置有下唇形密封圈(32),上心轴(16)设置有中心通孔,上偏心环(15)内腔偏心孔和下偏心环(33)内腔偏心孔轴线对齐;端盖Ⅱ(19)上部与内连接筒(17)下端螺纹连接,端盖Ⅱ(19)内部设置有通孔,端盖Ⅱ(19)顶部与下偏心环(33)底部接触,端盖Ⅱ(19)外圆柱面与下壳体(13)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10),上心轴(16)穿过端盖Ⅱ(19)内部通孔;所述下接头(20)内腔设置一偏心台阶孔,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春岩赵国尧朱容军李双双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