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喷淋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544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负压喷淋塔设备,包括塔主体、第一通气管道、排放囱、第一风机、水泵、喷淋管路,塔主体包括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位于第一通气口与第二通气口之间的喷淋层、位于喷淋层上方的除雾器以及位于喷淋层下方的循环水池,塔主体通过第二通气口与第一通气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排放囱连通,第一风机设置于排放囱的底部并用于使塔主体内部形成负压环境,水泵通过输水管与循环水池连接,喷淋层为上下间隔设置的层状结构,上层为喷头层、下层为填料层,水泵通过喷淋管路与喷头层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压喷淋塔设备成本更低、占用空间更少且兼顾了气体除臭和垃圾喷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喷淋塔设备
本技术涉及垃圾除臭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垃圾中转站的负压喷淋塔设备。
技术介绍
喷淋塔设备主要用于废气的处理,但喷淋塔设备在应用于垃圾中转站等场所时有所局限,其只能对垃圾中转站内废气的进行处理,不能对垃圾中转站内的垃圾进行喷淋,目前的垃圾中转站既引入了喷淋塔设备对站内废气进行除臭处理,又引入了高压喷淋管道对站内垃圾进行喷淋处理。从而导致成本较高,且占用面积较大。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负压喷淋塔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本更低、占用空间更少且兼顾了气体除臭和垃圾喷淋效果的负压喷淋塔设备。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喷淋塔设备,包括塔主体、第一通气管道、排放囱、第一风机、水泵、喷淋管路,所述塔主体包括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之间的喷淋层、位于所述喷淋层上方的除雾器以及位于所述喷淋层下方的循环水池,所述塔主体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口与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放囱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喷淋塔设备,包括塔主体、第一通气管道、排放囱、第一风机、水泵、喷淋管路,所述塔主体包括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之间的喷淋层、位于所述喷淋层上方的除雾器以及位于所述喷淋层下方的循环水池,所述塔主体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口与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放囱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排放囱的底部并用于使所述塔主体内部形成负压环境,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喷淋层为上下间隔设置的层状结构,上层为喷头层、下层为填料层,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喷淋管路与所述喷头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喷淋设备还包括水箱、雾化箱、第二通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喷淋塔设备,包括塔主体、第一通气管道、排放囱、第一风机、水泵、喷淋管路,所述塔主体包括第一通气口、第二通气口、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之间的喷淋层、位于所述喷淋层上方的除雾器以及位于所述喷淋层下方的循环水池,所述塔主体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口与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放囱连通,所述第一风机设置于所述排放囱的底部并用于使所述塔主体内部形成负压环境,所述水泵通过输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喷淋层为上下间隔设置的层状结构,上层为喷头层、下层为填料层,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喷淋管路与所述喷头层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喷淋设备还包括水箱、雾化箱、第二通气管道、第二风机、第一风阀以及第二风阀,所述水箱和雾化箱均设置于所述塔主体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循环水池的一侧,所述第二通气管道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排放囱和所述第一通气管道,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上,所述第一风阀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气管道并用于阻断或打开所述第一通气管道,所述第二风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通气管道并用于阻断或打开所述第二通气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喷淋塔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张聪黄旭周玉辉阎桂福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美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