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52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混合腔室,混合腔室设有废气进口及水雾进口,混合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及净化气体排放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虽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十分方便、有效,“废气”和微细“水雾”充分混合和团聚,废气中污染物吸附水雾,形成较大污染物颗粒团。处理后有害物质便于回收利用,解决现有技术“投入成本较高”、“程序复杂”、“处理后有害物质不但不能得到回收利用,还需要投入大精力进行后续处理管理”技术问题。该装置投入成本较低、程序简单,处理后的有害物质便于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日益严重。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气由于其成分复杂,难以进行很好的处理和净化。目前常见的废气处理方法,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对于含有粉尘颗粒、无机化学成分或者含有重金属成分的废气,或者含有易溶于水的有机废气,多采用过滤、喷淋水洗、静电附着沉降等方式进行净化处理;第二类对于大多数不溶于水的有机废气,多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进行吸附,吸附后的活性炭再进行高温燃烧或者高温催化分解,将有害气体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与水等。但是,现有大部分废气处理装置,第一类对于粉尘、无机化学成分的废气和易溶于水的有机废气,经过喷淋洗涤处理后的废水污染物的浓度很低,没有利用价值,需要按照废水处理的流程进行包括化学中和、微生物降解和沉积,在经过过滤、压滤除水变成固体废弃物进行后续处理。而且在上述两大类废气处理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包括水、化学品、活性炭等比较高的消耗性成本,处理后的有害物质不但不能得到回收利用,还需要投入大精力进行后续处理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述的“投入成本较高”、“程序复杂”、“处理后的有害物质不但不能得到回收利用,还需要投入大精力进行后续处理和管理”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混合腔室,所述混合腔室设有废气进口及水雾进口,所述混合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及净化气体排放口。进一步,所述混合腔室内设有搅拌装置。进一步,所述搅拌装置为旋转离心叶轮。进一步,所述水雾进口设置于所述废气进口的下方。进一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雾进口连通的超声波雾化器。进一步,所述混合腔室的上部连通有用于收集污染物颗粒团的第二腔室,所述旋转离心叶轮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位于混合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的第一连接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第二腔室的横截面积,第一连接通道的流通面积小于混合腔室的横截面积,含有水分的污染物颗粒团在混合腔室内不断沉积,向上溢流入第二腔室内并从第二腔室流出。进一步,所述第二腔室的底部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管道,所述第二腔室内且靠近污染物颗粒团排放管道处的上方倾斜设有导流板。进一步,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混合腔室顶部的净化气体排放管道。进一步,所述净化气体排放管道呈弧线弯折形,所述净化气体排放管道的出口方向呈水平状。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30度~45度。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该装置用于废气处理,通过在混合腔室上设有废气进口及水雾进口,工业废气或者生活中“废气”,不论是有机废气或者无机废气,“废气”和微细“水雾”进行充分混合和团聚,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水雾,形成较大污染物颗粒团,与大气中雨滴的形成原理类似,虽然该装置结构简单和成本低,但是十分地方便、有效;2、通过在混合腔室的上部分别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及净化气体排放口,由于污染物颗粒团是由高浓度污染物与水的混合物组成因此呈溶液状态,污染物颗粒团沉积上升至混合腔室的上部,随着重力作用,从混合腔室上壁汇聚流出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经过分离净化的气体从净化气体排放口排出,该装置投入成本较低、程序简单,处理后的有害物质便于进行回收利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废气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废气处理装置;10、混合腔室;11、废气进口;12、水雾进口;13、污染物颗粒团排放管道;20、旋转离心叶轮;30、净化气体排放管道;40、第二腔室;41、导流板;50、第一连接通道;200、废气;300、水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00包括混合腔室10,所述混合腔室10设有废气进口11及水雾进口12,所述混合腔室10的上部分别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及净化气体排放口。上述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该装置用于废气处理,通过在混合腔室10上设有废气进口11及水雾进口12,工业废气或者生活中“废气”,不论是有机废气或者无机废气,“废气”和微细“水雾”进行充分混合和团聚,废气中的污染物吸附水雾,形成较大污染物颗粒团,与大气中雨滴的形成原理类似,虽然该装置结构简单和成本低,但是十分地方便、有效;2、通过在混合腔室10的上部分别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及净化气体排放口,由于污染物颗粒团是由高浓度污染物与水的混合物组成因此呈溶液状态,污染物颗粒团沉积上升至混合腔室10的上部,随着重力作用,从混合腔室10上壁汇聚流出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经过分离净化的气体从净化气体排放口排出,该装置投入成本较低、程序简单,处理后的有害物质便于进行回收利用。优选的,所述水雾进口12设置于所述废气进口11的下方。由于废气中的固体颗粒较重且密度较大,会出现下沉现象,然后细小水雾由于密度较小,会出现上浮现象,这样的设计会使得废气与水雾之间充分混合,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优选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00)包括混合腔室(10),所述混合腔室(10)设有废气进口(11)及水雾进口(12),所述混合腔室(10)的上部分别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及净化气体排放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100)包括混合腔室(10),所述混合腔室(10)设有废气进口(11)及水雾进口(12),所述混合腔室(10)的上部分别设有污染物颗粒团排放口及净化气体排放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室(10)内设有搅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为旋转离心叶轮(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雾进口设置于所述废气进口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水雾进口连通的超声波雾化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室(10)的上部连通有用于收集污染物颗粒团的第二腔室(40),所述旋转离心叶轮(20)位于所述第二腔室(40)内,位于混合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有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谦益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