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互联的悬架系统及阻尼调节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悬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气液互联的悬架系统及阻尼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作为车辆操控性和平顺性关键的悬架系统也在不断取得进步和突破。理想的悬架系统的阻尼特性,是希望悬架系统的减振器的阻尼力,能随着车辆工况、路况的不同而变化。
[0003]相关技术中,行业内开发的阻尼可调的悬架系统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机械档位式阻尼可调减振器,该阻尼可调减振器通过改变减振器油路流通孔径的大小来改变阻尼力的大小;第二种是频率自适应减振器,其能够可以不依赖驾驶人员调节阻尼力,对阻尼振动进行频率上的调节。
[0004]但是,第一种机械档位式阻尼可调减振器的阻尼力的调节依赖驾驶人员事先自行调档选定,无法与车辆工况、路况实时关联;第二种频率自适应减振器,其有限的调节范围自减振器出厂后就无法再更改。上述两种减振器的缺陷均非常明显,因此,设计一种具有阻尼可调功能且性能更加优越的悬架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互联的悬架系统,包含减振器(1)和空气弹簧(2),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包括储油筒(61)和工作缸(63),储油筒(61)的侧壁开设朝外伸出的支管路(12),所述支管路(12)内设置行程阀(4);所述支管路(12)和行程阀(4)形成可改变开度大小的旁油路通道(120);所述旁油路通道(120)连通至工作缸(63)的有杆腔(630)和储油筒(61)的底腔(610);所述空气弹簧(2)的弹簧活塞(22)中间开设贯通的活塞空腔(211);活塞空腔(211)内设置感应活塞(210);所述活塞空腔(211)的底部和所述行程阀(4)之间设置充满液压油的液压油管(3);所述空气弹簧(2)工作时,所述感应活塞(210)通过液压油带动行程阀(4)改变旁油路通道(120)的开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互联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杆腔(630)侧壁开设上缺口,所述底腔(610)开设下缺口,所述上缺口和下缺口均连通于所述支管路(12);所述减振器(1)的活塞活动高度不超过上缺口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互联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弹簧(2)还包含气囊本体(21),所述气囊本体(21)的顶部固定于车身,所述弹簧活塞(22)的底部固定于悬置支架;所述活塞空腔(211)包含双层嵌套的大直径盲孔和小直径通孔,所述小直径通孔连通所述液压油管(3);所述感应活塞(210)包含大圆柱端和小圆柱端,所述大圆柱端沿大直径盲孔内壁滑动,所述小圆柱端沿小直径通孔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液互联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管(3)的一端设置卡套接头(31),并通过所述卡套接头(31)固定连通小直径通孔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互联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阀(4)包含阀盖(41)、阀体(42)、柱塞(43)和弹簧(44);所述阀体(42)密封固定于所述支管路(12)内;所述阀盖(41)设置于所述支管路(12)端部,所述阀盖(41)与阀体(42)相对处形成油液空腔(48),所述液压油管(3)穿过所述阀盖(41)连通于所述油液空腔(48);所述柱塞(43)可滑动设置于所述阀体(42)中央,所述阀体(42)靠近所述减振器(1)的一端设置液压油通道(47);所述柱塞(43)朝向储油筒(61)的一侧设置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魏铭,谭川,张远骏,郝守海,黄发明,邓广,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