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用结晶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45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结晶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工用结晶釜,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冷水泵至冷却腔内,冷水在冷却腔内自下向上流动,并在扰流板的作用下均匀分部于冷却腔内对物料进行均匀冷却,同时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框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保持冷却均匀,确保冷却结晶质量,整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实用性较强;包括底座、底柱、外壳、进料管和排料管;还包括电机、转轴、搅拌框、水箱、制冷装置、水泵、抽水管、送水管、冷却腔、回水管、扰流板和补水管,转轴设置于电机的底部,转轴的底部自外壳的顶部插入外壳内部,搅拌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底部,水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并位于外壳的左方,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用结晶釜
本技术涉及结晶釜
,特别是涉及一种化工用结晶釜。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化工用结晶釜是一种用于化工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混合后的物料进行快速降温结晶,使其更好进行后续加工的辅助装置,其在结晶釜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化工用结晶釜使用时将物料自进料管加入结晶釜内进行冷却结晶;但现有的化工用结晶釜使用便捷性较差,且冷却均匀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均匀性较好,使用便捷的化工用结晶釜。本技术的一种化工用结晶釜,包括底座、底柱、外壳、进料管和排料管,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底部,外壳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进料管设置于外壳的顶部左侧,排料管设置于外壳的底部;还包括电机、转轴、搅拌框、水箱、制冷装置、水泵、抽水管、送水管、冷却腔、回水管、扰流板和补水管,电机固定设置于外壳的顶部,转轴设置于电机的底部,转轴的底部自外壳的顶部插入外壳内部,搅拌框固定设置于转轴的底部,水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并位于外壳的左方,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制冷装置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部,水泵固定设置于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用结晶釜,包括底座(1)、底柱(2)、外壳(3)、进料管(4)和排料管(5),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外壳(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进料管(4)设置于外壳(3)的顶部左侧,排料管(5)设置于外壳(3)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6)、转轴(7)、搅拌框(8)、水箱(9)、制冷装置(10)、水泵(11)、抽水管(12)、送水管(13)、冷却腔(14)、回水管(15)、扰流板(16)和补水管(17),电机(6)固定设置于外壳(3)的顶部,转轴(7)设置于电机(6)的底部,转轴(7)的底部自外壳(3)的顶部插入外壳(3)内部,搅拌框(8)固定设置于转轴(7)的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用结晶釜,包括底座(1)、底柱(2)、外壳(3)、进料管(4)和排料管(5),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底部,外壳(3)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进料管(4)设置于外壳(3)的顶部左侧,排料管(5)设置于外壳(3)的底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6)、转轴(7)、搅拌框(8)、水箱(9)、制冷装置(10)、水泵(11)、抽水管(12)、送水管(13)、冷却腔(14)、回水管(15)、扰流板(16)和补水管(17),电机(6)固定设置于外壳(3)的顶部,转轴(7)设置于电机(6)的底部,转轴(7)的底部自外壳(3)的顶部插入外壳(3)内部,搅拌框(8)固定设置于转轴(7)的底部,水箱(9)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并位于外壳(3)的左方,水箱(9)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制冷装置(10)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部,水泵(11)固定设置于水箱(9)的顶部,抽水管(12)设置于水泵(11)的底部并向下插入内腔内,送水管(13)设置于水泵(11)的右部,冷却腔(14)设置于外壳(3)的壳壁内,送水管(13)的底部自外壳(3)的底部插入冷却腔(14)内,回水管(15)的顶部自外壳(3)的顶部插入冷却腔(14)内,回水管(15)的底部自水箱(9)的顶部插入内腔内,扰流板(16)固定设置于冷却腔(14)内,补水管(17)设置于水箱(9)的顶部左侧。


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庆生郭大鹏杨杰吴汝俊
申请(专利权)人:怀仁市普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