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古志豪专利>正文

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38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4
针对目前西医治疗流感存在的问题,发明专利技术人研制了一种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主要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板蓝根、独活、麻黄、金银花、防风、甘草、羌活、连翘、柴胡、苦杏仁、薄荷、黄芩。全方清热解毒、疏风宣肺。实际应用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用于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而且原料药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服用方便,采用常规水煎即可。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感冒治疗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

技术介绍

[0002]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吸道疾病。它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流行广及死亡率高等特点。流感初起常以发热、鼻塞、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主,部分有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重者可致呼吸困难/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进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脓毒症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碍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人类对病毒感染普遍缺乏免疫力,当流感传染时,可在人群中造成广泛暴发流行,给人类的生命健康与社会的生产和经济造成极大的损害。
[0003]西医目前主要采取对症处理等,以抗病毒药物及特异性疫苗的研制与应用为主,但以达菲为代表的抗流感药物多存在治疗局限性、耐药性、不良反应等问题。中医对于流感这一类传染病统归于“瘟疫”的范畴,数千年来应用中医药在与瘟疫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防治经验,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优势在于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整体综合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方简单、疗效良好的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主要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板蓝根、独活、麻黄、金银花、防风、甘草、羌活、连翘、柴胡、苦杏仁、薄荷、黄芩。
[0007]原料药材按以下重量份配比:板蓝根10

40份、独活5

30份、麻黄5

30份、金银花6

40份、防风5

30份、甘草3

25份、羌活5

30份、连翘5

30份、柴胡5

30份、苦杏仁5

30份、薄荷3

25份、黄芩5

30份。
[0008]流感为A型、B型流感。
[0009]上述中药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煎法,薄荷后下。
[0010]上述制备方法,按重量份分别净选原料药材,加水浸泡除薄荷外的其他原料药材,然后武火煎煮,再改用文火煎煮,最后放入薄荷煎煮,将药汁滤出,即得。
[0011]浸泡没过原料药材,浸泡10

40分钟。
[0012]武火煎煮至沸,文火煎煮10

45分钟,薄荷煎煮1

10分钟。
[0013]针对目前西医治疗流感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研制了一种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主要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板蓝根、独活、麻黄、金银花、防风、甘草、羌活、连翘、柴胡、苦杏仁、薄荷、黄芩。其中,
[0014]板蓝根(Isatidis Radix)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0015]独活(Angelicae Pubescentis Radix)辛、苦,微温。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
[0016]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质地温和,可以疏解肌表,促使患者发汗,还能化痰止咳,敛肺、运水祛湿。
[0017]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
[0018]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rucz.)Schischk.)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
[0019]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气微,味甜而特殊,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0020]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Chang)味辛、苦,性温。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0021]连翘(Forsythia suspensa)苦,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
[0022]柴胡(Radix Bupleuri)味辛、苦,性微寒。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0023]苦杏仁(Semen Armeniacae Amarum.)性微温,味苦。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0024]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aeus)味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0025]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0026]全方清热解毒、疏风宣肺。实际应用表明,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用于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无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而且原料药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服用方便,采用常规水煎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
[0028]配方:板蓝根10克、独活22克、麻黄5克、金银花39克、防风7克、甘草4克、羌活30克、连翘23克、柴胡5克、苦杏仁6克、薄荷3克、黄芩13克。
[0029]制法:按重量份分别净选原料药材,加水浸泡(没过即可)除薄荷外的其他原料药材,浸泡10分钟;然后武火煎煮至沸,再改用文火煎煮42分钟,最后放入薄荷煎煮1分钟,将药汁滤出,即得。
[0030]实施例2
[0031]配方:板蓝根40克、独活28克、麻黄13克、金银花31克、防风30克、甘草18克、羌活8克、连翘30克、柴胡30克、苦杏仁30克、薄荷15克、黄芩6克。
[0032]制法:按重量份分别净选原料药材,加水浸泡(没过即可)除薄荷外的其他原料药材,浸泡15分钟;然后武火煎煮至沸,再改用文火煎煮25分钟,最后放入薄荷煎煮8分钟,将药汁滤出,即得。
[0033]实施例3
[0034]配方:板蓝根20克、独活6克、麻黄30克、金银花7克、防风15克、甘草24克、羌活16克、连翘5克、柴胡22克、苦杏仁20克、薄荷21克、黄芩27克。
[0035]制法:按重量份分别净选原料药材,加水浸泡(没过即可)除薄荷外的其他原料药材,浸泡35分钟;然后武火煎煮至沸,再改用文火煎煮10分钟,最后放入薄荷煎煮4分钟,将药汁滤出,即得。
[0036]以上实施例配方均为一剂,所得药汁成人分三次一日用毕,3至7日为一疗程。
[0037]应用例
[0038]1陆某,女,61岁。发热头痛、咳嗽、气喘,舌偏红、苔黄腻。经检测诊断为A型流感,予以实施例1中药治疗,1日后症状改善,继续服用3日后痊愈。
[0039]2覃某,男,8岁。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咳嗽、舌偏红、苔黄。经检测诊断为B型流感,予以实施例2中药治疗,每次用量减半、一日两次,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防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原料药材:板蓝根、独活、麻黄、金银花、防风、甘草、羌活、连翘、柴胡、苦杏仁、薄荷、黄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药材按以下重量份配比:板蓝根10

40份、独活5

30份、麻黄5

30份、金银花6

40份、防风5

30份、甘草3

25份、羌活5

30份、连翘5

30份、柴胡5

30份、苦杏仁5

30份、薄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利要求书一页说明书三页
申请(专利权)人:古志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