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35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基板、侧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以及第三固定带;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手掌贴合区、手指贴合区及手腕贴合区;所述侧板包括从所述基板两侧边突出延伸的第一手掌侧板、第二手掌侧板,从所述基板前端突出延伸的两手指侧板;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掌侧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手掌贴合区的手指侧板;所述第二固定带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一手掌侧板与第二手掌侧板之间;所述第三固定带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二手掌侧板与位于所述手指贴合区的手指侧板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防止鼓针、跑针情况发生,实用性强,便于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输液(Infusion),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输液是我国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应用十分普遍,临床操作也十分便利,一般而言成年人无需额外照护提醒,将输液针头刺入静脉即可,然而儿童由于自制力差,好动等原因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将针头拔出造成输液失败影响治疗,更有甚者由于活动引起针头刺破静脉血管出现鼓针、跑针现象从而引起皮下水肿加重患者痛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儿童由于自制力差,好动等原因在输液过程中容易将针头拔出造成输液失败影响治疗,更有甚者由于活动引起针头刺破静脉血管出现鼓针、跑针现象从而引起皮下水肿加重患者痛楚的技术问题。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侧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以及第三固定带;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手掌贴合区、手指贴合区及手腕贴合区;所述侧板包括从所述基板两侧边突出延伸的第一手掌侧板、第二手掌侧板,从所述基板前端突出延伸的两手指侧板,所述第一手掌侧板连通手掌贴合区及手腕贴合区,所述第二手掌侧板连通手掌贴合区及手指贴合区,所述两手指侧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一个所述手指侧板设置于手掌贴合区,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手指贴合区;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掌侧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手掌贴合区的手指侧板;所述第二固定带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一手掌侧板与第二手掌侧板之间;所述第三固定带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二手掌侧板与位于所述手指贴合区的手指侧板之间。优选为,所述第一固定带设置为弹性松紧带。优选为,所述第二固定带设置为魔术扣。优选为,所述第三固定带设置为魔术扣。优选为,所述基板设置为塑料板。优选为,所述侧板设置为与所述基板一体成型。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防止鼓针、跑针情况发生,实用性强,便于推广运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包括基板10、侧板20、第一固定带30、第二固定带40以及第三固定带50。其中,基板10设置为平板状,其表面形状类似手掌,其设置有手掌贴合区11、手指贴合区12及手腕贴合区13,手指贴合区12位于基板10的前端10A,手腕贴合区13位于基板10的后端10B,手指贴合区12大致位于两者之间;侧板20设置为从基板10上突出延伸,侧板20包括从基板10两侧边突出延伸的第一手掌侧板21、第二手掌侧板22,从基板10突出延伸的两手指侧板23,其中第一手掌侧板21连通手掌贴合区11及手腕贴合区13;第二手掌侧板22连通手掌贴合区11及手指贴合区12;两手指侧板23之间设置有间隙,一个手指侧板23设置于手掌贴合区11,另一个设置于手指贴合区12;第一固定带30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手掌侧板21,另一端固定连接位于手掌贴合区11的手指侧板23,第一手掌侧板21、手掌贴合区11、手指侧板23与第一固定带30形成环状固定结构31;第二固定带40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一手掌侧板21与第二手掌侧板22之间且靠近手腕贴合区13设置;第三固定带50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二手掌侧板22与位于手指贴合区12的手指侧板23之间且靠近手腕贴合区13设置。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的第一固定带30为固定带,第二固定带40与第三固定带50均为活动带,穿戴固定时,首先通过固定带固定四个手指,然后分别通过两活动带固定大拇指与手腕,该固定方式科学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得整个穿戴固定过程容易操作,调节松紧方便,固定效果好。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带30设置为弹性松紧带,其具有弹性,两端固定后其通过弹性可以压覆于四指上通用不同胖瘦的手通用性强且固定效果好。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带40设置为魔术扣,包括主带体41与黏贴部42。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带50设置为魔术扣,包括带条51与粘贴部52。本实施例中,基板10设置为塑料板,其具有一定硬度便于固定且不易损坏。本实施例中,基板10设置为透明状,便于观察手部情况防止意外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侧板20设置为与基板一体成型,其可以提高整体强度且便于制作减少成本。如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使用时,将手的手掌、拇指及手腕分别放于手掌贴合区11、手指贴合区12及手腕贴合区13,手掌的四指通过第一固定带30弹性固定进行初步定位,然后通过两活动固定带40、50分别定位手腕与大拇指,完成固定后手指受到限制无法弯曲活动因此不会将针头移位,避免鼓针、跑针的情况发生。终上所述,本技术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有效的防止鼓针、跑针情况发生,实用性强,便于推广运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说明书中的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侧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以及第三固定带;/n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手掌贴合区、手指贴合区及手腕贴合区;/n所述侧板包括从所述基板两侧边突出延伸的第一手掌侧板、第二手掌侧板,从所述基板前端突出延伸的两手指侧板,所述第一手掌侧板连通手掌贴合区及手腕贴合区,所述第二手掌侧板连通手掌贴合区及手指贴合区,所述两手指侧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一个所述手指侧板设置于手掌贴合区,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手指贴合区;/n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掌侧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手掌贴合区的手指侧板;/n所述第二固定带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一手掌侧板与第二手掌侧板之间;/n所述第三固定带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二手掌侧板与位于所述手指贴合区的手指侧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输液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侧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以及第三固定带;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手掌贴合区、手指贴合区及手腕贴合区;
所述侧板包括从所述基板两侧边突出延伸的第一手掌侧板、第二手掌侧板,从所述基板前端突出延伸的两手指侧板,所述第一手掌侧板连通手掌贴合区及手腕贴合区,所述第二手掌侧板连通手掌贴合区及手指贴合区,所述两手指侧板之间设置有间隙,一个所述手指侧板设置于手掌贴合区,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手指贴合区;
所述第一固定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手掌侧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位于所述手掌贴合区的手指侧板;
所述第二固定带可活动的环绕设置于第一手掌侧板与第二手掌侧板之间;
所述第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景刘芳怡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