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计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29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3
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体温计存放件和外盒体,外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结构,外盒体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的顶面上设置有把手,外盒体内设置有内消毒盒,内消毒盒的底部与外盒体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外盒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消毒导向槽,两个消毒导向槽前后对应设置;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三个消毒空间,利用体温计存放件可以对体温计依次进行初洗、消毒、清洗等步骤,新技术避免反复捞取导致的手部和体温计的损伤,新技术在消毒完毕之后方便拿取体温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体温计消毒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体温计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传统的水银体温计较多,水银体温计具有计量准确率高等特点,在一个患者使用之后需要对体温计进行消毒,然后交给另一人使用,现在消毒时一般是将体温计分别放置到盛放有两个75﹪的酒精的容器内,第一个浸泡5分钟为初洗,第二个为消毒,然后防止到含有清水的盒子内对其上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将体温计放置到干净清洁的部位,待其上的水分风干,现在进行不同程序浸泡消毒时,操作人员需要将体温计捞起来然后防止到不同框子里,此种方法操作不便,而且在反复捞取与放置的过程中增加了体温计破碎的风险,增加了操作人员手部被消毒液浸泡的机会,容易损伤手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对体温计进行消毒的体温计消毒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体温计存放件和外盒体,外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结构,外盒体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的顶面上设置有把手,外盒体内设置有内消毒盒,内消毒盒的底部与外盒体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外盒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消毒导向槽,两个消毒导向槽前后对应设置,消毒导向槽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通过顶部的长槽体连通;内消毒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清洗仓、第一海绵层、消毒仓、第二海绵层、第二清洗仓和取物仓,第一海绵层的高度大于第一清洗仓,第二海绵层的高度大于消毒仓,第一清洗仓和第二清洗仓内均盛装有清水,消毒仓内盛装有消毒溶液;第一卡槽对应位于第一清洗仓的上方,第二卡槽对应位于第一海绵层的上方,第三卡槽对应位于消毒仓的上方,第四卡槽对应位于第二海绵层的上方,第五卡槽对应位于第二清洗仓的上方,第六卡槽对应位于取物仓的上方;在外盒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位于第六卡槽下方的第一圆孔,内消毒盒的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圆孔,内消毒盒的取物仓设置有取物件,该取物件包括活动板和两根导向柱,两根导向柱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导向柱的后端固定在内消毒盒的后侧壁,活动板位于外盒体的第一圆孔内且活动板的尺寸与第一圆孔相匹配,活动板的左侧和右侧开设有穿孔,两根导向柱穿设在活动板的两个穿孔内,活动板上开设有若干体温计取出孔,每根导向柱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体温计存放件包括移动杆和存放件,移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存放件包括两块圆板,两块圆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两块圆板的上部通过安装轨连接,存放件通过安装轨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上,每块圆板上开设有若干插孔,若干插孔的位置与若干体温计取出孔的位置相对应,两块圆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体温计的长度;插孔的半径等于体温计的半径,体温计取出孔的半径大于体温计的半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有三个消毒空间,利用体温计存放件可以对体温计依次进行初洗、消毒、清洗等步骤,新技术避免反复捞取导致的手部和体温计的损伤,新技术在消毒完毕之后方便拿取体温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消毒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取物件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体温计存放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体温计存放件和外盒体1,外盒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结构,外盒体1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有盒盖2,盒盖2的顶面上设置有把手3,外盒体1内设置有内消毒盒4,内消毒盒4的底部与外盒体1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外盒体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消毒导向槽,两个消毒导向槽前后对应设置,消毒导向槽包括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第三卡槽7、第四卡槽8、第五卡槽9和第六卡槽10,第一卡槽5、第二卡槽6、第三卡槽7、第四卡槽8、第五卡槽9和第六卡槽10通过顶部的长槽体11连通;内消毒盒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清洗仓12、第一海绵层13、消毒仓14、第二海绵层15、第二清洗仓16和取物仓17,第一海绵层13的高度大于第一清洗仓12,第二海绵层15的高度大于消毒仓14,第一清洗仓12和第二清洗仓16内均盛装有清水,消毒仓14内盛装有消毒溶液,该消毒溶液为酒精溶液或者1:500的泡腾片溶液;第一卡槽5对应位于第一清洗仓12的上方,第二卡槽6对应位于第一海绵层13的上方,第三卡槽7对应位于消毒仓14的上方,第四卡槽8对应位于第二海绵层15的上方,第五卡槽9对应位于第二清洗仓16的上方,第六卡槽10对应位于取物仓17的上方;在外盒体1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位于第六卡槽10下方的第一圆孔,内消毒盒4的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圆孔,内消毒盒4的取物仓17设置有取物件,该取物件包括活动板18和两根导向柱19,两根导向柱19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导向柱19的后端固定在内消毒盒4的后侧壁,活动板18位于外盒体1的第一圆孔内且活动板18的尺寸与第一圆孔相匹配,活动板18的左侧和右侧开设有穿孔,两根导向柱19穿设在活动板18的两个穿孔内,活动板18上开设有若干体温计取出孔20,每根导向柱19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21;体温计存放件包括移动杆22和存放件,移动杆22为方形杆,移动杆22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23,移动杆22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24,存放件包括两块圆板25,两块圆板25的底部通过连接杆26连接,两块圆板25的上部通过安装轨27连接,存放件通过安装轨27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24上,每块圆板25上开设有若干插孔28,若干插孔28的位置与若干体温计取出孔20的位置相对应,两块圆板25之间的距离小于体温计的长度;插孔28的半径等于体温计的半径,体温计取出孔20的半径大于体温计的半径。本技术整体为盒状结构,包含盒盖2、外盒体1和内消毒盒4,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若干根体温计依次插装在存放件的两块圆板25的插孔28上,并且体温计的水银端部向前凸出于圆板25,接着打开盒盖2,将体温计存放件放在第一清洗仓12上方,并且体温计存放件的移动杆22的两端部支撑在两个第一卡槽5内,然后盖上盒盖2,此时移动杆22下方的体温计存放件位于第一清洗仓12内的清水溶液中,经过清水溶液浸泡冲洗后,用双手操作手柄23,将移动杆22向上提起至长槽体11内,向右沿长槽体11移动至第二卡槽6上方,然后将移动杆22放置在第二卡槽6上,第二卡槽6下方的第一海绵层13与存放件相接触,第一海绵层13吸附存放件上体温计上的水液,接着操作手柄23向上将移动杆22提起至长槽体11,向右沿长槽体11移动至第三卡槽7上方,并将移动杆22放置在第三卡槽7上,此时体温计存放件置于消毒仓14内,经过消毒溶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将移动杆22移动至第四卡槽8上,利用第二海绵层15吸附存放件上体温计外表的消毒液,接着再将移动杆22移动至第五卡槽9上,利用清水再次浸泡清洗存放件上体温计,接着将移动杆22移动至第六卡槽10上,此时存放件位于取物件内,两块圆板25位于活动板18与内消毒盒4后侧壁之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体温计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温计存放件和外盒体,外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结构,外盒体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的顶面上设置有把手,外盒体内设置有内消毒盒,内消毒盒的底部与外盒体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外盒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消毒导向槽,两个消毒导向槽前后对应设置,消毒导向槽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通过顶部的长槽体连通;/n内消毒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清洗仓、第一海绵层、消毒仓、第二海绵层、第二清洗仓和取物仓,第一海绵层的高度大于第一清洗仓,第二海绵层的高度大于消毒仓,第一清洗仓和第二清洗仓内均盛装有清水,消毒仓内盛装有消毒溶液;第一卡槽对应位于第一清洗仓的上方,第二卡槽对应位于第一海绵层的上方,第三卡槽对应位于消毒仓的上方,第四卡槽对应位于第二海绵层的上方,第五卡槽对应位于第二清洗仓的上方,第六卡槽对应位于取物仓的上方;在外盒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位于第六卡槽下方的第一圆孔,内消毒盒的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圆孔相对应的第二圆孔,内消毒盒的取物仓设置有取物件,该取物件包括活动板和两根导向柱,两根导向柱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导向柱的后端固定在内消毒盒的后侧壁,活动板位于外盒体的第一圆孔内且活动板的尺寸与第一圆孔相匹配,活动板的左侧和右侧开设有穿孔,两根导向柱穿设在活动板的两个穿孔内,活动板上开设有若干体温计取出孔,每根导向柱上均设置有复位弹簧;/n体温计存放件包括移动杆和存放件,移动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移动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存放件包括两块圆板,两块圆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杆连接,两块圆板的上部通过安装轨连接,存放件通过安装轨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上,每块圆板上开设有若干插孔,若干插孔的位置与若干体温计取出孔的位置相对应,两块圆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体温计的长度;插孔的半径等于体温计的半径,体温计取出孔的半径大于体温计的半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体温计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体温计存放件和外盒体,外盒体的顶部和底部均为敞口结构,外盒体的顶部通过卡扣连接有盒盖,盒盖的顶面上设置有把手,外盒体内设置有内消毒盒,内消毒盒的底部与外盒体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外盒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有消毒导向槽,两个消毒导向槽前后对应设置,消毒导向槽包括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第五卡槽和第六卡槽通过顶部的长槽体连通;
内消毒盒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清洗仓、第一海绵层、消毒仓、第二海绵层、第二清洗仓和取物仓,第一海绵层的高度大于第一清洗仓,第二海绵层的高度大于消毒仓,第一清洗仓和第二清洗仓内均盛装有清水,消毒仓内盛装有消毒溶液;第一卡槽对应位于第一清洗仓的上方,第二卡槽对应位于第一海绵层的上方,第三卡槽对应位于消毒仓的上方,第四卡槽对应位于第二海绵层的上方,第五卡槽对应位于第二清洗仓的上方,第六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李爱改万英英叶青敏王曼曼苗莹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