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204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病床,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内表面间隙配合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盖体。该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通过方筒、底板、箱体、漏斗、第一罩体、卡杆、凸块、滑块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使得该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不仅实现了对疑似患者和患者进行隔离防护,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检测等,整体便于安装,给医护人员带来使用上的便利,该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通过水箱、曲管、风机和加热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空气的置换,并且对空气进消毒和杀菌,大大提高隔离防护效果,防止病毒扩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感染科
,具体为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医院的感染科就是传染科,主要收治传染病人,如重症流感、甲肝、痢疾等,医院还有一个科室叫感染控制科,则主要是负责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在针对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时,需要将疑似患者和患者进行隔离观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隔离装置,整体组装困难,不便于安装,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并且使用过程中,患者呼吸的空气不便于消毒和处理,因此隔离防护效果较差,所以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隔离装置,整体组装困难,不便于安装,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病床,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内表面间隙配合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顶部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盖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右侧连通有漏斗,所述漏斗的内壁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盖体,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方筒,所述方筒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圈,所述第一橡胶圈的外壁与底板的顶部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方筒的外壁上方间隙配合有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与方筒之间夹合有第二橡胶圈,所述方筒的右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左侧与方筒右侧的开口相抵紧,所述挡板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左端与方筒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方筒通过固定装置与第一罩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挂钩、把手、凸块、滑块、第一弹簧、短杆和第三支架;所述挂钩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挂钩的左侧顶部卡接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左端与第一罩体的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挂钩的左侧内表面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与方筒的外壁相贴合,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挂钩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短杆的左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左端与方筒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漏斗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海绵垫。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加工有磨纹。优选的,所述第一罩体的上方设有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包括风机、第二罩体、曲管、水箱、加热板、竖管和支座;所述风机的外壁贯穿第一罩体的顶部,且风机的外壁与第一罩体固定在一起,所述风机的上方设有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的底部与第一罩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罩体的顶部连通有曲管,所述曲管的末端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竖管,所述水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底部与第二罩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右侧下方设有抵紧装置;所述抵紧装置包括基座、支杆、第二弹簧和踏板;所述基座的左侧与方筒的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基座的内壁间隙配合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左侧与挡板的右侧底部相贴合,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基座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踏板。优选的,所述支杆与挡板贴合处相契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在生产和加工时十分便利,因此成本较为低廉,具有良好的作业效果,其具体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方筒、底板、箱体、漏斗、第一罩体、卡杆、凸块、滑块和第一弹簧之间的配合,使得该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不仅实现了对疑似患者和患者进行隔离防护,并且患者的粪便可以进行收集,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检测等,整体便于安装,给医护人员带来使用上的便利。该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通过水箱、曲管、风机和加热板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空气的置换,并且对空气进消毒和杀菌,大大提高隔离防护效果,防止病毒扩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曲管、水箱和加热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底板、箱体和第一盖体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挂钩、滑块和第一弹簧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基座、支杆和底板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装置,101、挂钩,102、把手,103、凸块,104、滑块,105、第一弹簧,106、短杆,107、第三支架,2、排气装置,201、风机,202、第二罩体,203、曲管,204、水箱,205、加热板,206、竖管,207、支座,3、抵紧装置,301、基座,302、支杆,303、第二弹簧,304、踏板,4、底板,5、病床,6、箱体,7、第一盖体,8、漏斗,9、第二盖体,10、方筒,11、第一橡胶圈,12、第一罩体,13、第二支架,14、第一支架,15、挡板,16、橡胶板,17、第二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包括底板4,底板4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病床5,底板4的顶部左侧内表面间隙配合有箱体6,箱体6用存放隔离者的粪便,箱体6的内壁顶部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盖体7,第一盖体7便于医护人员将箱体6内部的粪便进行提取,箱体6的顶部右侧连通有漏斗8,使用者上厕所时,使用者坐在漏斗8的顶部,漏斗8的内壁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盖体9,第二盖体9实现对漏斗8进行封闭,防止气味散发,底板4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方筒10,方筒10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圈11,第一橡胶圈11提高方筒10与底板4之间的密封性,第一橡胶圈11的外壁与底板4的顶部内表面过盈配合,方筒10的外壁上方间隙配合有第一罩体12,第一罩体12与方筒10之间夹合有第二橡胶圈17,第二橡胶圈17提高第一罩体12和方筒10之间的密封性,方筒10的右侧设有挡板15,挡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6,橡胶板16提高挡板15与方筒10之间的密封性,通过挡板15便于隔离者进入方筒10,橡胶板16的左侧与方筒10右侧的开口相抵紧,挡板15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4,第一支架14的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13,第一支架14和第二支架13对挡板15和方筒10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第二支架13的左端与方筒10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方筒10通过固定装置1与第一罩体12固定在一起,固定装置1包括挂钩101、把手102、凸块103、滑块104、第一弹簧105、短杆106和第三支架107,挂钩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02,挂钩101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病床(5),所述底板(4)的顶部左侧内表面间隙配合有箱体(6),所述箱体(6)的内壁顶部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盖体(7),所述箱体(6)的顶部右侧连通有漏斗(8),所述漏斗(8)的内壁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盖体(9),所述底板(4)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方筒(10),所述方筒(10)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圈(11),所述第一橡胶圈(11)的外壁与底板(4)的顶部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方筒(10)的外壁上方间隙配合有第一罩体(12),所述第一罩体(12)与方筒(10)之间夹合有第二橡胶圈(17),所述方筒(10)的右侧设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6),所述橡胶板(16)的左侧与方筒(10)右侧的开口相抵紧,所述挡板(15)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4),所述第一支架(14)的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的左端与方筒(10)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方筒(10)通过固定装置(1)与第一罩体(12)固定在一起;/n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挂钩(101)、把手(102)、凸块(103)、滑块(104)、第一弹簧(105)、短杆(106)和第三支架(107);/n所述挂钩(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02),所述挂钩(101)的左侧顶部卡接有凸块(103),所述凸块(103)的左端与第一罩体(12)的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挂钩(101)的左侧内表面滑动卡接有滑块(104),所述滑块(104)的左侧与方筒(10)的外壁相贴合,所述滑块(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短杆(106),所述短杆(106)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5),所述第一弹簧(105)的顶部与挂钩(1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短杆(106)的左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架(107),所述第三支架(107)的左端与方筒(10)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感染科用新型隔离防护装置,包括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病床(5),所述底板(4)的顶部左侧内表面间隙配合有箱体(6),所述箱体(6)的内壁顶部左侧螺纹连接有第一盖体(7),所述箱体(6)的顶部右侧连通有漏斗(8),所述漏斗(8)的内壁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二盖体(9),所述底板(4)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方筒(10),所述方筒(10)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圈(11),所述第一橡胶圈(11)的外壁与底板(4)的顶部内表面过盈配合,所述方筒(10)的外壁上方间隙配合有第一罩体(12),所述第一罩体(12)与方筒(10)之间夹合有第二橡胶圈(17),所述方筒(10)的右侧设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板(16),所述橡胶板(16)的左侧与方筒(10)右侧的开口相抵紧,所述挡板(15)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架(14),所述第一支架(14)的末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架(13),所述第二支架(13)的左端与方筒(10)的外壁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方筒(10)通过固定装置(1)与第一罩体(12)固定在一起;
所述固定装置(1)包括挂钩(101)、把手(102)、凸块(103)、滑块(104)、第一弹簧(105)、短杆(106)和第三支架(107);
所述挂钩(1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02),所述挂钩(101)的左侧顶部卡接有凸块(103),所述凸块(103)的左端与第一罩体(12)的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挂钩(101)的左侧内表面滑动卡接有滑块(104),所述滑块(104)的左侧与方筒(10)的外壁相贴合,所述滑块(1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短杆(106),所述短杆(106)的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05),所述第一弹簧(105)的顶部与挂钩(1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短杆(106)的左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架(107),所述第三支架(107)的左端与方筒(10)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桂华张俭姜春梅曾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