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16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视力训练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包括底座、U型安装座以及康复训练仪本体;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两侧对称设有条型槽,固定筒的表面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下侧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内贯穿有第一丝杆;固定筒的内部活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活动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并与U型安装座固接,支撑杆的侧面与条型槽的对应处固接有活动板,活动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活动穿过条型槽,活动板上与第一连接孔的对应处设有第二连接孔;康复训练仪本体通过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U型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整康复训练仪本体的高度,方便不同的人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便于进行视力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
本技术涉及视力训练仪
,具体为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的沟通交流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和多样化,但是人的眼睛长期对着电脑或者手机屏幕时间过长,会用眼疲劳,不合理调整时间的话可导致近视,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中型城市小学生近视率在40%,中学生近视率在65%,高中生近视率在80%,青少年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日益增加,长时间的读书,看电脑会会导致近视的产生,如果不加节制,近视的程度会快速的加大,一旦近视达到一定度数,将较难恢复,这使得儿童的眼部健康受到威胁。现有的康复训练仪进行训练时,大多将康复训练仪置于支架上,但是支架大多结构固定,而使用者为青少年儿童,各个年龄段的儿童身高差异很大,不同的人无法根据高度需要对康复训练仪进行调整,不利于进行视力训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包括底座、U型安装座以及康复训练仪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两侧对称设有与筒内连通的条型槽,固定筒的表面于条型槽的上方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下侧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内贯穿有第一丝杆;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活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活动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并与U型安装座固接,支撑杆的侧面与条型槽的对应处固接有活动板,活动板远离支撑杆的一侧活动穿过条型槽,活动板上与第一连接孔的对应处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康复训练仪本体通过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U型安装座上。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的顶端固接有把手,底端套设有螺帽。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的内径一致,且内壁上均设有与第一丝杆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丝杆、夹板以及转动钮;所述第二丝杆螺纹贯穿U型安装座的侧板,其一端与夹板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钮固接。优选的,所述第二丝杆通过环形轴承与夹板连接;夹板朝向康复训练仪本体的一侧铺设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筒口内壁与支撑杆之间设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支撑杆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活动板可以在条型槽内移动,并带动支撑杆移动,进而可以调节康复训练仪本体的高度,方便不同身高的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便于进行视力训练;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第一丝杆螺纹连接,通过螺帽进行稳固,操作简单,拆装方便,便于康复训练仪本体的高度调节。2.本技术通过转动钮可以带动第二丝杆水平移动,进而可以带动夹板移动并对康复训练仪本体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筒;3、条型槽;4、固定板;5、第一连接孔;6、第一丝杆;7、把手;8、U型安装座;9、活动板;10、第二连接孔;11、螺帽;12、康复训练仪本体;13、第二丝杆;14、夹板;15、转动钮;16、环形轴承;17、橡胶垫;18、橡胶圈;19、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包括底座1、U型安装座8以及康复训练仪本体1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的两侧对称设有与筒内连通的条型槽3,固定筒2的表面于条型槽3的上方固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下侧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5,第一连接孔5内贯穿有第一丝杆6;所述固定筒2的内部活动设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顶端活动延伸至固定筒2的外部并与U型安装座8固接,支撑杆19的侧面与条型槽3的对应处固接有活动板9,活动板9远离支撑杆19的一侧活动穿过条型槽3,活动板9上与第一连接孔5的对应处设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康复训练仪本体12通过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U型安装座8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6的顶端固接有把手7,底端套设有螺帽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孔5与第二连接孔10的内径一致,且内壁上均设有与第一丝杆6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二丝杆13、夹板14以及转动钮15;所述第二丝杆13螺纹贯穿U型安装座8的侧板,其一端与夹板14连接,另一端与转动钮15固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丝杆13通过环形轴承16与夹板14连接;夹板14朝向康复训练仪本体12的一侧铺设有橡胶垫17,具有防护作用,防止康复训练仪本体12外壁磨损。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2的筒口内壁与支撑杆19之间设有橡胶圈18,橡胶圈18耐磨性好,且防止支撑杆19磨损,且橡胶圈18与支撑杆19滑动连接。工作原理:当需要调整康复训练仪本体12的训练高度时,将活动板9在条型槽3内上下移动,活动板9移动时带动支撑杆19移动,支撑杆19带动U型安装座8移动,进而可以调节康复训练仪本体12的高度,便不同身高的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便于进行视力训练;活动板9移动到适当高度,需对齐进行固定,固定时,将第一丝杆7螺旋穿过第一连接孔5、第二连接孔10后通过螺帽11进行稳固,操作简单,拆装方便,便于康复训练仪本体12的高度调节;对康复训练仪本体12进行固定时,通过转动钮15可以带动第二丝杆13水平移动,进而可以带动夹板14移动并对康复训练仪本体12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U型安装座(8)以及康复训练仪本体(1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的两侧对称设有与筒内连通的条型槽(3),固定筒(2)的表面于条型槽(3)的上方固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下侧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5),第一连接孔(5)内贯穿有第一丝杆(6);所述固定筒(2)的内部活动设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顶端活动延伸至固定筒(2)的外部并与U型安装座(8)固接,支撑杆(19)的侧面与条型槽(3)的对应处固接有活动板(9),活动板(9)远离支撑杆(19)的一侧活动穿过条型槽(3),活动板(9)上与第一连接孔(5)的对应处设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康复训练仪本体(12)通过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U型安装座(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U型安装座(8)以及康复训练仪本体(1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的两侧对称设有与筒内连通的条型槽(3),固定筒(2)的表面于条型槽(3)的上方固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上下侧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连接孔(5),第一连接孔(5)内贯穿有第一丝杆(6);所述固定筒(2)的内部活动设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的顶端活动延伸至固定筒(2)的外部并与U型安装座(8)固接,支撑杆(19)的侧面与条型槽(3)的对应处固接有活动板(9),活动板(9)远离支撑杆(19)的一侧活动穿过条型槽(3),活动板(9)上与第一连接孔(5)的对应处设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康复训练仪本体(12)通过夹持组件固定安装在U型安装座(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6)的顶端固接有把手(7),底端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彦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豪威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