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洪良专利>正文

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14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1
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包括小腿套筒、牵引带、大腿套筒、贴合板、底板和侧板;小腿套筒为筒状结构;牵引带设置有两个,两个牵引带分别设置在小腿套筒横向两侧;大腿套筒设置在两个牵引带之间,大腿套筒位于小腿套筒上方;固定组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带上,固定组件位于大腿套筒上方,固定组件包括包覆件、连接带、第一腰带、第一魔术贴、第二腰带和第二魔术贴,包覆件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带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带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包覆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能够防止患者脚部外旋,能够防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腿部脱落,还能够对患者脚底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
技术介绍
下肢牵引带是治疗各种下肢骨折及对不能耐受手术者的积极有效的一种牵引带,下肢牵引带是利用乳胶海绵带紧贴皮肤对肢体施加牵引力,从而克服骨折移位和关节脱位,且下肢牵引带作为骨科常用的工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有的技术中的下肢牵引带结构简单,功能较为单一,使用时缺乏防护装置,导致患者的脚部及腿部易发生外旋,给患者带来伤害;另外现有技术中的下肢牵引带使用时很容易因患者腿部的轻微移动就会从腿部脱落,使用灵活性不高。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防旋防血栓的皮肤牵引套。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通过设置包覆件、连接带、第一腰带、第一魔术贴、第二腰带和第二魔术贴,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肢牵引带使用时很容易从患者腿部脱落的问题;通过设置贴合板、底板和侧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肢牵引带使用时很容易发生外旋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包括小腿套筒、牵引带、大腿套筒、贴合板、底板和侧板;小腿套筒为筒状结构;牵引带设置有两个,两个牵引带分别设置在小腿套筒横向两侧;大腿套筒设置在两个牵引带之间,大腿套筒位于小腿套筒上方;固定组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带上,固定组件位于大腿套筒上方,固定组件包括包覆件、连接带、第一腰带、第一魔术贴、第二腰带和第二魔术贴,包覆件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带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带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包覆件之间;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分别设置在两端包覆件远离连接带的一侧,第一魔术贴设置在第一腰带纵向一侧,第二魔术贴设置在第二腰带纵向另一侧;贴合板设置在牵引带下端;底板设置在贴合板上,底板位于小腿套筒下方;侧板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关于贴合板纵向对称设置在贴合板上;贴合板底部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发热件。优选的,包覆件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透气孔,透气孔为方形孔状结构或圆形孔状结构或六边形孔状结构或三角形孔状结构。优选的,牵引带和连接带均为弹性带。优选的,小腿套筒和大腿套筒均为弹性筒结构。优选的,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均为弹性腰带。优选的,贴合板、底板和侧板均为刚性板,贴合板、底板和侧板均为方形板状结构。优选的,发热件为发热贴。优选的,放置槽为方形槽状结构或圆形槽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患者的脚从大腿套筒穿入,穿过小腿套筒顶在贴合板上,使得脚后跟放在底板上,脚部位于两个侧板之间,能够防止脚部外旋,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然后将包覆件、连接带、第一腰带和第二腰带绕在患者腰部,让第一魔术贴粘在第二魔术贴上,即可将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防止本技术使用时从患者腿部脱落,使用时灵活性高,且如果患者腰部出汗的情况下,热气能够及时的从透气孔内出去,保证患者腰部不会聚集汗液;并且使用时发热贴能够对患者脚底加热,给患者使用时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功能较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小腿套筒;2、牵引带;3、大腿套筒;4、包覆件;401、透气孔;5、连接带;6、第一腰带;7、第一魔术贴;8、第二腰带;9、第二魔术贴;10、贴合板;11、底板;12、侧板;13、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包括小腿套筒1、牵引带2、大腿套筒3、贴合板10、底板11和侧板12;小腿套筒1为筒状结构;牵引带2设置有两个,两个牵引带2分别设置在小腿套筒1横向两侧;大腿套筒3设置在两个牵引带2之间,大腿套筒3位于小腿套筒1上方;固定组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带2上,固定组件位于大腿套筒3上方,固定组件包括包覆件4、连接带5、第一腰带6、第一魔术贴7、第二腰带8和第二魔术贴9,包覆件4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带5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带5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包覆件4之间;第一腰带6和第二腰带8分别设置在两端包覆件4远离连接带5的一侧,第一魔术贴7设置在第一腰带6纵向一侧,第二魔术贴9设置在第二腰带8纵向另一侧;贴合板10设置在牵引带2下端;底板11设置在贴合板10上,底板11位于小腿套筒1下方;侧板12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12关于贴合板10纵向对称设置在贴合板10上;贴合板10底部设置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内设置有发热件。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包覆件4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透气孔401,透气孔401为方形孔状结构或圆形孔状结构或六边形孔状结构或三角形孔状结构,设置透气孔401能够保证腰部散热及时,防止出现腰部出汗给患者带来不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牵引带2和连接带5均为弹性带,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使用,使用时灵活性高,实用性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小腿套筒1和大腿套筒3均为弹性筒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使用,使用时灵活性高,实用性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腰带6和第二腰带8均为弹性腰带,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使用,使用时灵活性高,实用性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贴合板10、底板11和侧板12均为刚性板,贴合板10、底板11和侧板12均为方形板状结构,能够对脚部起到限位作用,起到很好的防旋作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发热件为发热贴。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放置槽13为方形槽状结构或圆形槽状结构。本技术使用时,将患者的脚从大腿套筒3穿入,穿过小腿套筒1顶在贴合板10上,使得脚后跟放在底板11上,脚部位于两个侧板12之间,能够防止脚部外旋,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然后将包覆件4、连接带5、第一腰带6和第二腰带8绕在患者腰部,让第一魔术贴7粘在第二魔术贴9上,即可将装置固定在患者身上,防止本技术使用时从患者腿部脱落,使用时灵活性高,且如果患者腰部出汗的情况下,热气能够及时的从透气孔401内出去,保证患者腰部不会聚集汗液;并且使用时发热贴能够对患者脚底加热,给患者使用时带来很好的使用体验,功能较多。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套筒(1)、牵引带(2)、大腿套筒(3)、贴合板(10)、底板(11)和侧板(12);/n小腿套筒(1)为筒状结构;牵引带(2)设置有两个,两个牵引带(2)分别设置在小腿套筒(1)横向两侧;大腿套筒(3)设置在两个牵引带(2)之间,大腿套筒(3)位于小腿套筒(1)上方;/n固定组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带(2)上,固定组件位于大腿套筒(3)上方,固定组件包括包覆件(4)、连接带(5)、第一腰带(6)、第一魔术贴(7)、第二腰带(8)和第二魔术贴(9),包覆件(4)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带(5)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带(5)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包覆件(4)之间;第一腰带(6)和第二腰带(8)分别设置在两端包覆件(4)远离连接带(5)的一侧,第一魔术贴(7)设置在第一腰带(6)纵向一侧,第二魔术贴(9)设置在第二腰带(8)纵向另一侧;/n贴合板(10)设置在牵引带(2)下端;底板(11)设置在贴合板(10)上,底板(11)位于小腿套筒(1)下方;侧板(12)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12)关于贴合板(10)纵向对称设置在贴合板(10)上;贴合板(10)底部设置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内设置有发热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旋防血栓皮肤牵引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套筒(1)、牵引带(2)、大腿套筒(3)、贴合板(10)、底板(11)和侧板(12);
小腿套筒(1)为筒状结构;牵引带(2)设置有两个,两个牵引带(2)分别设置在小腿套筒(1)横向两侧;大腿套筒(3)设置在两个牵引带(2)之间,大腿套筒(3)位于小腿套筒(1)上方;
固定组件设置在两个牵引带(2)上,固定组件位于大腿套筒(3)上方,固定组件包括包覆件(4)、连接带(5)、第一腰带(6)、第一魔术贴(7)、第二腰带(8)和第二魔术贴(9),包覆件(4)阵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带(5)设置有多个,多个连接带(5)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包覆件(4)之间;第一腰带(6)和第二腰带(8)分别设置在两端包覆件(4)远离连接带(5)的一侧,第一魔术贴(7)设置在第一腰带(6)纵向一侧,第二魔术贴(9)设置在第二腰带(8)纵向另一侧;
贴合板(10)设置在牵引带(2)下端;底板(11)设置在贴合板(10)上,底板(11)位于小腿套筒(1)下方;侧板(12)设置有两个,两个侧板(12)关于贴合板(10)纵向对称设置在贴合板(10)上;贴合板(10)底部设置有放置槽(13),放置槽(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徐洪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