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小兵专利>正文

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1063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并且沿床板方向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内部设有头枕,所述头枕靠近弧形槽中心一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套手环,所述套手环固定在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上方设有倒置的U形板,所述U形板两端下方通过滑轨与床板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滑动方向与弧形槽轴线平行,所述床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U形板的驱动机构,所述U形板上方配合穿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转动设有压板,所述螺杆上端设有转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其结构合理,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部分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最近几年,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行业的发展,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不断地成长壮大,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国内自主生产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胸透称荧光透视,为常用X线检查方法,它是利用X线具有穿透性、荧光性和摄影效应的特性,使人体在荧屏上形成影像,由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时,X线被吸收的程度不同。虽然现在患儿胸部检查多为拍设胸片为主,但是有些情况如气管支气管异物,食道闭锁,仍需要胸部透视来进一步诊断。在为婴幼儿患者进行胸透诊断时,由于婴幼儿患者缺乏必要的自制力,在诊断过程中极易哭闹、不配合医务人员操作,从而延长了透视过程,给医患双方都增加了X射线的辐射量,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对儿童成长十分不利,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影响儿童的健康。目前的固定装置固定位置固定,适用性较差,并且固定束缚太强,容易对婴幼儿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其结构合理,方便调节,更加舒适。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上并且沿床板方向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一端内部设有头枕,所述头枕靠近弧形槽中心一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套手环,所述套手环固定在弧形槽内,所述弧形槽上方设有倒置的U形板,所述U形板两端下方通过滑轨与床板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滑动方向与弧形槽轴线平行,所述床板上还设有用于驱动U形板的驱动机构,所述U形板上方配合穿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转动设有压板,所述螺杆上端设有转柄。作为改进:所述头枕的两侧分别设有气垫。作为改进:所述弧形槽远离头枕的一侧内部设有海绵垫。作为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滑杆,所述丝杆和滑杆分别配合穿过U形板两端下方,所述丝杆一端配合设有丝杆座,另一端伸出床板且连接设有摇柄,所述滑杆两端分别配合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固定在床板上。作为改进:所述丝杆靠近摇柄的一侧外部设有相配合的转动支撑架。作为改进:所述压板为橡胶材质,且外部包裹设有海绵层。作为改进:所述套手环为弹性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利用头枕放置头部并且进行稳定头部,利用套手环将手臂进行稳定,调节U形板并利用压板将身体固定,固定方式束缚较小,更加舒适,并且U形板可以调节,适用性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U形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床板、2-弧形槽、3-头枕、4-套手环、5-U形板、6-螺杆、7-压板、8-转柄、9-气垫、10-海绵垫、11-丝杆、12-滑杆、13-丝杆座、14-摇柄、15-转动架、16-转动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上并且沿床板1方向设有弧形槽2,所述弧形槽2一端内部设有头枕3,所述头枕3靠近弧形槽2中心一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套手环4,所述套手环4固定在弧形槽2内,所述弧形槽2上方设有倒置的U形板5,所述U形板5两端下方通过滑轨与床板1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5滑动方向与弧形槽2轴线平行,所述床板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U形板5的驱动机构,所述U形板5上方配合穿过设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下端转动设有压板7,所述螺杆6上端设有转柄8。所述头枕3的两侧分别设有气垫9。所述弧形槽2远离头枕3的一侧内部设有海绵垫10。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11和滑杆12,所述丝杆11和滑杆12分别配合穿过U形板5两端下方,所述丝杆11一端配合设有丝杆座13,另一端伸出床板1且连接设有摇柄14,所述滑杆12两端分别配合设有转动架15,所述转动架15固定在床板1上。所述丝杆11靠近摇柄14的一侧外部设有相配合的转动支撑架16。所述压板7为橡胶材质,且外部包裹设有海绵层。所述套手环4为弹性材质。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婴幼儿头部放在头枕3内,利用两侧的气垫9将头部进行稳定,同时将手臂放在套手环4内,进行手臂的稳定,并且套手环4为弹性材质,显示手臂移动范围,并且不会太束缚,摇动摇柄14,带动丝杆11转动,从而带动U形板5在滑轨上移动,使得压板7移动到腰部下侧,然后转动转柄8,使得螺杆6转动带动压板7向下移动,利用压板7压住身体,腿部放在海绵垫10上,可自由活动,同样减少束缚,可使得婴幼儿更加舒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专利,凡在本技术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上并且沿床板(1)方向设有弧形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2)一端内部设有头枕(3),所述头枕(3)靠近弧形槽(2)中心一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套手环(4),所述套手环(4)固定在弧形槽(2)内,所述弧形槽(2)上方设有倒置的U形板(5),所述U形板(5)两端下方通过滑轨与床板(1)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5)滑动方向与弧形槽(2)轴线平行,所述床板(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U形板(5)的驱动机构,所述U形板(5)上方配合穿过设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下端转动设有压板(7),所述螺杆(6)上端设有转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上并且沿床板(1)方向设有弧形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2)一端内部设有头枕(3),所述头枕(3)靠近弧形槽(2)中心一侧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套手环(4),所述套手环(4)固定在弧形槽(2)内,所述弧形槽(2)上方设有倒置的U形板(5),所述U形板(5)两端下方通过滑轨与床板(1)滑动连接,所述U形板(5)滑动方向与弧形槽(2)轴线平行,所述床板(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U形板(5)的驱动机构,所述U形板(5)上方配合穿过设有螺杆(6),所述螺杆(6)下端转动设有压板(7),所述螺杆(6)上端设有转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3)的两侧分别设有气垫(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胸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2)远离头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兵李直远罗青毅
申请(专利权)人:钟小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