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05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包括穿刺针头和自动摇匀装置,所述穿刺针头连接有主管,主管通过中空的连接头连接有多根支管,每一支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均连接有血样瓶;自动摇匀装置包括一框体,框体内设有盒体,盒体上设有上盖,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插孔上至少插设有一血样瓶,盒体的外底部设有滑块,框体的内底部设有滑槽,滑槽的两侧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框体的一内侧设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与盒体固定连接;框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与压力传感器和直线电机连接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短了采血时间,且可对采血后的血样瓶内的血液进行快速高效的摇匀操作,省去人工摇匀的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
技术介绍
在临床治疗之前和治疗之中,采集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必不可少。由于各种血液标本的实验室要求不同,常常需要一次采集多管血液标本。现有的采集方法是使用一次性真空管采血针进行血管穿刺后,根据要求一次接一根真空管(血样瓶),多次接真空管采集多种血液标本,此种方法由于一次只能接一根真空管,从而造成采血费时费力。且现有的采血针采血完成后还需人工摇匀,当医护人员一次性采血过多时可能会出现因得不到及时摇匀而造成血液凝固、浪费标本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该多支采血针采血时缩短了采血时间,且可对采血后的血样瓶内的血液进行快速高效的摇匀操作,省去人工摇匀的步骤,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包括穿刺针头和自动摇匀装置,所述穿刺针头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通过中空的连接头连接有多根支管,每一支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均连接有血样瓶;所述自动摇匀装置包括一框体,所述框体顶部的一侧设有托板,另一侧为开口;所述连接头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框体内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设有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上至少插设有一所述血样瓶,所述盒体的外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框体的内底部设有供所述滑块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内侧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框体的一内侧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直线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外侧还设有用于控制直线电机工作的开关,所述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孔的数量与支管的数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高度比血样瓶的高度小1.5-3厘米。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内底部对应每一插孔的下方还设有弧状凹槽,以使血样瓶的底部置于弧状凹槽上。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头处还设有用于套住所述穿刺针头的保护帽,所述保护帽与所述主管之间通过连接带连接。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支管上均设有通断开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与主管连接的连接头及通过连接头分流的多根支管,使得采血时缩短了采血时间,进而为医护人员和病人留有更多其他操作的救治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设置包括盒体、滑块、滑槽、直线电机、压力传感器等的自动摇匀装置,使得血样瓶可插置于盒体上,在直线电机的作用下盒体通过底部的滑块在滑槽上运动,当滑块压到压力传感器后,压力传感器向控制器传输电信号,控制器控制直线电机反向运动,同理当滑块压到另一侧的压力传感器,控制器控制直线电机再次反向运动,通过多次往复运动,即可对血样瓶内的血液进行快速高效的摇匀操作,省去人工摇匀的步骤,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穿刺针头,2-主管,3-连接头,4-支管,41-通断开关,5-血样瓶,6-框体,7-盒体,8-上盖,9-滑块,10-滑槽,11-压力传感器,12-直线电机,13-控制器,14-开关,15-保护帽,16-连接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包括穿刺针头1和自动摇匀装置,所述穿刺针头1连接有主管2,所述主管2通过中空的连接头3连接有多根支管4,本实施例中,支管4设有三根。其中,主管2和支管4均为透明的塑料软管。每一支管4上均设有通断开关41,通断开关41打开时,支管4处于导通状态;通断开关41关闭时,支管4处于不导通的状态。每一支管4远离连接头3的一端均连接有血样瓶5。所述自动摇匀装置包括一框体6,所述框体6顶部的一侧设有托板(图未示),托板上开设有凹槽,另一侧为开口,即框体6顶部既设有托板,又开设有开口。所述连接头3设于所述托板上的凹槽上。所述框体6内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设有盒体7,所述盒体7上设有上盖8,所述上盖8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孔的数量与支管4的数量相同。所述插孔上至少插设有一所述血样瓶5,本实施例中插设有两血样瓶5。当然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如均需摇匀,则将所有的血样瓶5均插在插孔上进行摇匀,如只需摇匀一血样瓶5的血,只需插上一血样瓶5即可。所述盒体7的内底部对应每一插孔的下方还设有弧状凹槽,以使血样瓶5的底部置于弧状凹槽上,进而使血样瓶5通过插孔和弧状凹槽可更好地固定于盒体7上。所述盒体7的外底部设有滑块9,所述框体6的内底部设有供所述滑块9移动的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两内侧均设有压力传感器11,所述框体6的一内侧设有直线电机12,所述直线电机12的输出轴与盒体7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6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控制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11和直线电机12均与控制器13电连接。由于摇匀时摇匀力度不能太大,防止力度太大,血液里面的红细胞分裂,而由于目前的直线电机可通过调节电压或频率,或更换次级材料,可以得到不同的速度、电磁推力,适用于低速往复运行场合,因此将直线电机12用于本技术,不仅实现了对血样瓶内的血液快速高效的摇匀,还可通过调节速度获得摇匀的适合速度。进一步地,所述框体6的外侧还设有用于控制直线电机12工作的开关14,所述开关14与控制器13电连接,通过开关14的开启和闭合即可实现直线电机12的通电或断电,进而开始摇匀或结束摇匀。如当需要摇匀时,通过控制器13控制开关14开启,直线电机12通电,即可开始进行摇匀工作。若摇匀完成后(一般摇1至2分钟即可),通过控制器13控制开关14闭合即可。进一步地,所述盒体7的高度比血样瓶5的高度小1.5-3厘米,以使血样瓶5露出盒体7外,便于摇匀后医护人员容易拿出血样瓶5。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7的高度比血样瓶5的高度小2厘米。进一步地,所述穿刺针头1处还设有用于套住所述穿刺针头1的保护帽15,避免穿刺针头1刺伤他人,所述保护帽15与所述主管2之间通过连接带16连接,防止保护帽15丢失,且使用完后可以将保护帽15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头和自动摇匀装置,所述穿刺针头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通过中空的连接头连接有多根支管,每一支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均连接有血样瓶;所述自动摇匀装置包括一框体,所述框体顶部的一侧设有托板,另一侧为开口;所述连接头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框体内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设有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上至少插设有一所述血样瓶,所述盒体的外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框体的内底部设有供所述滑块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内侧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框体的一内侧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直线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头和自动摇匀装置,所述穿刺针头连接有主管,所述主管通过中空的连接头连接有多根支管,每一支管远离连接头的一端均连接有血样瓶;所述自动摇匀装置包括一框体,所述框体顶部的一侧设有托板,另一侧为开口;所述连接头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框体内位于所述开口的正下方设有盒体,所述盒体上设有上盖,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插孔,所述插孔上至少插设有一所述血样瓶,所述盒体的外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框体的内底部设有供所述滑块移动的滑槽,所述滑槽的两内侧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框体的一内侧设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轴与盒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框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和直线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摇匀的多支采血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外侧还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芝领
申请(专利权)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