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记录头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104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睡眠记录头带,属于睡眠监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柔性衬板、连接带和包布构成可以绑缚在使用者头部等预设部位的环状结构载体,将传感器组件和数据传输组件直接布置在柔性衬板上,其内部连接线可以隐藏在该环状结构载体内,从而避免绝大多数的导线外露,能够避免导线缠绕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柔性衬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各个部件布置在柔性衬板上能够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并防止由于频繁收纳展开等操作导致线路损坏,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可靠性,避免自身的缠绕问题,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睡眠记录头带
本技术属于睡眠监测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睡眠记录头带。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睡眠方面的疾病。睡眠障碍不仅影响人们白天的精神状态,同时也会增加患病风险,可能导致呼吸暂停综合症、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抑郁、Ⅱ型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传统的睡眠障碍诊断一般是在医院等诊疗机构中,通过睡眠监测设备对睡眠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采集及分析后给出诊疗意见。但是这种方式一般费用比较高、耗时比较长、医疗资源(病房及看护人员等)的占用较大,而且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睡眠障碍的表现会大大增加,并不利于较为精确地诊断。因此出现了一些小型化的、可以家用的睡眠监测设备,以便于医院等诊疗机构租借给使用者,令其在家居环境中监测使用,使用使用完成后再根据结果进行分析诊疗。但是由于需要监测的指标较多,且对这些指标分析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导致对睡眠监测设备的硬件的要求比较高,其中的传感器、导线和数据处理器等部件繁多、结构复杂,相当于一台具有外接设备的专用计算机,不仅造价高,而且内部元器件在搬运移动时容易磕碰损坏;而且使用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正确地佩戴使用;同时在使用时,尤其是对头部进行监测时,容易因翻身等动作导致导线缠绕、传感器脱落等情况的发生,严重时由于家居环境中无人看守,导线缚紧颈部容易导致窒息,引发危险。因此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睡眠记录头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睡眠监测设备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睡眠记录头带,包括柔性衬板、连接带、包布、传感器组件和数据传输组件,连接带设在柔性衬板端部,用于将柔性衬板结成环状以绑在使用者的预设部位;包布包覆在柔性衬板外侧,以形成防护;传感器组件设在柔性衬板上,用于对体征进行检测;数据传输组件与传感器组件电连接,用于向外传递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数据信号。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包括电极、导线、信号处理模块、防护盒,电极用于贴在使用者预设部位以对体征进行检测;导线一端与电极电连接,用于传递信号;信号处理模块设在柔性衬板上,且与导线另一端及数据传输组件电连接;防护盒与柔性衬板连接,信号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组件均至少部分位于防护盒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电极和导线具有若干个,其中部分电极和导线固定在柔性衬板,其余电极和导线悬设在柔性衬板之外。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盒内设有电源组件,信号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组件均与电源组件电连接;防护盒上设有用于容纳信号处理模块和数据传输组件的空腔,防护盒用于扣合在柔性衬板上,并通过螺钉与柔性衬板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组件包括无线数据传输组件;无线数据传输组件设有天线,天线为柔性结构,且沿柔性衬板边缘设置;柔性衬板上设有用于容纳并卡住天线的卡槽。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衬板内侧设有屏蔽层,用于屏蔽或减弱向柔性衬板内侧传递的无线电波;屏蔽层包括柔性金属网,柔性金属网贴覆或纺织在包布上,且横截面呈C形,以遮蔽在柔性衬板内侧及柔性衬板外侧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传输组件包括数据线,数据线一端与柔性衬板连接,且与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数据获取设备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带包括两个分别与柔性衬板两端连接的弹性绑带,两个弹性绑带通过扣件或魔术贴互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睡眠记录头带还包括内衬条,内衬条位于柔性衬板内侧,用于与使用者接触,且与柔性衬板或包布可拆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柔性衬板上设有若干透气孔,内衬条通过穿过包布的子母扣与柔性衬板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睡眠记录头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柔性衬板、连接带和包布构成可以绑缚在使用者头部等预设部位的环状结构载体,将传感器组件和数据传输组件直接布置在柔性衬板上,其内部连接线可以隐藏在该环状结构载体内,从而避免绝大多数的导线外露,能够避免导线缠绕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柔性衬板具有一定的强度,各个部件布置在柔性衬板上能够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并防止由于频繁收纳展开等操作导致线路损坏,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可靠性,避免自身的缠绕问题,方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睡眠记录头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睡眠记录头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睡眠记录头带的佩带操作示意图,图中A1、S1、S2和REF均为电极的编号。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10、柔性衬板;20、连接带;30、包布;40、传感器组件;41、电极;42、导线;43、信号处理模块;44、防护盒;50、数据传输组件;60、内衬条;61、子母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睡眠记录头带进行说明。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睡眠记录头带,包括柔性衬板10、连接带20、包布30、传感器组件40和数据传输组件50,连接带20设在柔性衬板10端部,用于将柔性衬板10结成环状以绑在使用者的预设部位;包布30包覆在柔性衬板10外侧;传感器组件40设在柔性衬板10上,用于对体征进行检测;数据传输组件50与传感器组件40电连接,用于向外传递传感器组件40检测到的数据信号。本技术提供的睡眠记录头带,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柔性衬板10、连接带20和包布30构成可以绑缚在使用者头部等预设部位的环状结构载体,将传感器组件40和数据传输组件50直接布置在柔性衬板10上,其内部连接线可以隐藏在该环状结构载体内,从而避免绝大多数的导线外露,能够避免导线缠绕的问题及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柔性衬板10具有一定的强度,各个部件布置在柔性衬板10上能够保证其位置的准确性,并防止由于频繁收纳展开等操作导致线路损坏,有利于提高使用的可靠性,避免自身的缠绕问题,方便使用。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睡眠记录头带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感器组件40包括电极41、导线42、信号处理模块43、防护盒44,电极41用于贴在使用者预设部位以对体征进行检测;导线42一端与电极41电连接,用于传递信号;信号处理模块43设在柔性衬板10上,且与导线42另一端及数据传输组件50电连接;防护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睡眠记录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衬板;/n连接带,设在所述柔性衬板端部,用于将所述柔性衬板结成环状以绑在使用者的预设部位;/n包布,包覆在所述柔性衬板外侧;/n传感器组件,设在所述柔性衬板上,用于对体征进行检测;以及/n数据传输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组件电连接,用于向外传递所述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数据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眠记录头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衬板;
连接带,设在所述柔性衬板端部,用于将所述柔性衬板结成环状以绑在使用者的预设部位;
包布,包覆在所述柔性衬板外侧;
传感器组件,设在所述柔性衬板上,用于对体征进行检测;以及
数据传输组件,与所述传感器组件电连接,用于向外传递所述传感器组件检测到的数据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记录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
电极,用于贴在使用者预设部位以对体征进行检测;
导线,一端与所述电极电连接,用于传递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设在所述柔性衬板上,且与所述导线另一端及所述数据传输组件电连接;
防护盒,与所述柔性衬板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组件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护盒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记录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和所述导线具有若干个,其中部分电极和导线固定在所述柔性衬板,其余电极和导线悬设在所述柔性衬板之外。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睡眠记录头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盒内设有电源组件,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组件均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所述防护盒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数据传输组件的空腔,所述防护盒用于扣合在所述柔性衬板上,并通过螺钉与所述柔性衬板连接。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忠文吴建平宋玉宝张建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宁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