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娟专利>正文

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1015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二氧化硅颗粒在超声震荡条件下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得到二氧化硅分散液;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60%~75%;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为二氧化硅颗粒的5倍~10倍;步骤二、将氨基树脂、碳酸二乙酯、富马酸、乙酸乙酯和有机硅混合,在60℃~90℃搅拌条件下,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完毕后继续搅拌40min~60min,得到混合体系;步骤三、将二氧化硅分散液加入到步骤二所述混合体系中,在80℃~90℃温度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60min,得到浆料;步骤四、将步骤三所述浆料通过胶体磨研磨,得到氨基树脂微球。得到氨基树脂微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印刷用油墨作为一种常用着色品,主要由原料、连接基材和填充成分组成,具有一定流动性,呈浆状,具有一定的粘度。油墨的颜色、印刷适应性和干燥速度对于油墨的印刷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对于油墨耐水、耐光、耐酸碱性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迅猛发展,油墨的发展势必要沿着低毒、快干、具有明亮光泽且稳定持久的方向发展。现有的印刷用油墨大多存在粘度不足、不够环保等缺陷,使得印刷后稳定性差。
[0003]氨基树脂油墨是印刷油墨领域常用的连接基材,由于其良好的溶胀性和延展率而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赋予油墨更多新的性能,现有制备氨基树脂油墨的方法多是通过向氨基树脂基质中添加纳米材料或其他组分,通过固化制备而成,工艺复杂,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氨基树脂微球具有粒度低、光泽度高的优势,作为氨基树脂油墨的填充成分填充到氨基树脂油墨中,能够显著提高油墨的光泽度,与基材混合均匀,性能稳定,无毒无害,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将二氧化硅颗粒在超声震荡条件下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得到二氧化硅分散液;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60%~75%;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为二氧化硅颗粒的5倍~10倍;
[0007]步骤二、将氨基树脂、碳酸二乙酯、富马酸、乙酸乙酯和有机硅混合,在60℃~90℃水浴条件下,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完毕后在800r/min~1000r/min速度下搅拌发泡40min~60min,得到泡沫体系;
[0008]步骤三、将步骤一所述二氧化硅分散液加入到步骤二所述泡沫体系中,在80℃~90℃温度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60min,调节体系pH≤3;
[0009]步骤四、将步骤三调节pH后体系在35℃~55℃条件下搅拌至泡沫消失,得到乳胶液;
[0010]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乳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3次~5次,干燥,得到氨基树脂微球。
[0011]上述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树脂20份~40份;碳酸二乙酯10份~20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5份~10份;硅烷偶联剂1份~5份;富马酸2份~10份;乙酸乙酯2份~10份;二氧化硅颗粒1份~3份;有机硅1份~5份。
[0012]上述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树脂24份~36份;碳
酸二乙酯12份~18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6份~8份;硅烷偶联剂2份~4份;富马酸4份~8份;乙酸乙酯4份~8份;二氧化硅颗粒1.2份~2.4份;有机硅2份~4份。
[0013]上述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树脂30份;碳酸二乙酯16份;阳离子表面活性剂7份;硅烷偶联剂3份;富马酸6份;乙酸乙酯6份;二氧化硅颗粒2份;有机硅3份。
[0014]上述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0015]上述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200目~400目。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备的氨基树脂微球具有粒度低、光泽度高的优势,作为氨基树脂油墨的填充成分填充到氨基树脂油墨中,能够显著提高油墨的光泽度,与基材混合均匀,性能稳定,无毒无害,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21]氨基树脂30份;
[0022]碳酸二乙酯16份;
[002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7份;
[0024]硅烷偶联剂3份;
[0025]富马酸6份;
[0026]乙酸乙酯6份;
[0027]二氧化硅颗粒2份;
[0028]有机硅3份;
[0029]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0030]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300目。
[0031]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2]步骤一、将二氧化硅颗粒在超声震荡条件下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得到二氧化硅分散液;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70%;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为二氧化硅颗粒的8倍;
[0033]步骤二、将氨基树脂、碳酸二乙酯、富马酸、乙酸乙酯和有机硅混合,在70℃水浴条件下,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完毕后在900r/min速度下搅拌发泡50min,得到泡沫体系;
[0034]步骤三、将步骤一所述二氧化硅分散液加入到步骤二所述泡沫体系中,在85℃温度条件下超声分散50min,调节体系pH≤3;
[0035]步骤四、将步骤三调节pH后体系在40℃条件下搅拌至泡沫消失,得到乳胶液;
[0036]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乳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4次,干燥,得到氨基树脂微球。
[0037]将本实施例得到的氨基树脂微球、氨基树脂和颜料混合、固化,得到氨基树脂油墨。
[0038]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40]氨基树脂24份;
[0041]碳酸二乙酯12份;
[004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6份;
[0043]硅烷偶联剂2份;
[0044]富马酸4份;
[0045]乙酸乙酯4份;
[0046]二氧化硅颗粒1.2份;
[0047]有机硅2份;
[0048]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0049]所述二氧化硅颗粒的粒径为200目。
[0050]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步骤一、将二氧化硅颗粒在超声震荡条件下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得到二氧化硅分散液;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60%;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为二氧化硅颗粒的5倍;
[0052]步骤二、将氨基树脂、碳酸二乙酯、富马酸、乙酸乙酯和有机硅混合,在60℃水浴条件下,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完毕后在800r/min速度下搅拌发泡60min,得到泡沫体系;
[0053]步骤三、将步骤一所述二氧化硅分散液加入到步骤二所述泡沫体系中,在80℃温度条件下超声分散60min,调节体系pH≤3;
[0054]步骤四、将步骤三调节pH后体系在35℃条件下搅拌至泡沫消失,得到乳胶液;
[0055]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乳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二氧化硅颗粒在超声震荡条件下分散到乙醇溶液中,得到二氧化硅分散液;所述乙醇溶液的体积分数为60%~75%;所述乙醇溶液的质量为二氧化硅颗粒的5倍~10倍;步骤二、将氨基树脂、碳酸二乙酯、富马酸、乙酸乙酯和有机硅混合,在60℃~90℃水浴条件下,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完毕后在800r/min~1000r/min速度下搅拌发泡40min~60min,得到泡沫体系;步骤三、将步骤一所述二氧化硅分散液加入到步骤二所述泡沫体系中,在80℃~90℃温度条件下超声分散40min~60min,调节体系pH≤3;步骤四、将步骤三调节pH后体系在35℃~55℃条件下搅拌至泡沫消失,得到乳胶液;步骤五、将步骤四所述乳胶液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3次~5次,干燥,得到氨基树脂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树脂20份~40份;碳酸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许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