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笼组件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99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笼组件和烹饪器具,蒸笼组件包括蒸笼本体,所述蒸笼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蒸笼本体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底座包括进水部和连接在所述进水部上方的出水部,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出水部延伸穿过所述蒸笼本体的底壁并进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出水部上设置有出水孔,其中所述出水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进水部的横截面面积。上述方案可以提高蒸笼内米饭吸水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笼组件和烹饪器具
本技术总地涉及一种蒸笼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如今多功能电饭煲市场日趋火爆,而其中具有降糖功能的电饭煲成为该领域内专家所深入研究的对象。目前的具有降糖功能的电饭煲一般都是通过米水混合而后分离的方式对米饭进行降糖处理,具体而言是通过位于蒸笼底部的进水孔进行上水而对米饭进行吸水和糊化。但是目前蒸笼的上水位置较为固定和单一,当米量较多时易存在底部接触水多,而顶部接触水少的情况,从而导致米饭口感出现底部湿烂、顶部干硬的现象。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蒸笼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蒸笼组件,包括:蒸笼本体,所述蒸笼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以及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蒸笼本体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底座包括进水部和连接在所述进水部上方的出水部,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出水部延伸穿过所述蒸笼本体的底壁并进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出水部上设置有出水孔,其中所述出水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进水部的横截面面积。根据上述方案的蒸笼组件通过使底座的出水部延伸穿过蒸笼本体的底壁进入容纳腔中,并在出水部上设置出水孔,可以通过该出水孔将水洒在蒸笼中的米饭上,这样可以提高蒸笼内米饭吸水的均匀性。此外,该方案还可以减少蒸笼底壁上通孔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小蒸笼本体的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优选地,所述蒸笼本体的侧壁和/底壁设置有多个沥水孔。该方案可以便于进入蒸笼本体中的水更快地经由沥水孔流到内锅中,从而能够带出更多淀粉、糖分物质。优选地,所述出水部构造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出水部的侧面和/或顶面上。该方案可以便于经由出水部的侧面和/或顶面出水,从而进一步提高蒸笼内米饭吸水的均匀性。优选地,所述出水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出水孔。该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蒸笼内米饭吸水的均匀性。优选地,其中所述出水孔中的位置最高的出水孔的高度位于所述蒸笼本体的最大承载米位之上。该方案可以避免出水孔被米饭堵住而出现出水异常的情况。优选地,所述出水部的横截面直径上下一致。该方案可以便于加工制造。优选地,所述出水部的横截面直径上下不一致,且所述出水部的顶端横截面直径小于所述出水部的底端横截面直径。该方案可以使出水孔中的水喷的更远,从而可以保证蒸笼外边缘处的米饭可以有效吸水。优选地,所述出水部的底端横截面直径≥10mm。该方案可以使出水孔中的水喷的更远,从而可以保证蒸笼外边缘处的米饭可以有效吸水。本技术还公开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蒸笼组件,其中所述蒸笼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锅中。根据上述方案的烹饪器具通过使底座的出水部延伸穿过蒸笼本体的底壁进入容纳腔中,并在出水部上设置出水孔,可以提高蒸笼内米饭吸水的均匀性。此外,该方案还可以减少蒸笼底壁上通孔的数量,从而可以减小蒸笼本体的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优选地,所述底座的底端支撑在所述内锅的内壁上。该方案可以便于蒸笼组件经由底座放置在内锅中,且便于内锅中的水经由底座和内锅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底座内部。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蒸笼组件和内锅的装配示意图,其中为了清楚地示出内部结构,该蒸笼组件和内锅被剖开显示;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蒸笼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蒸笼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优选实施方式的蒸笼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了解本技术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笼组件和包括该蒸笼组件的烹饪器具。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可以为压力锅、电饭煲等厨房使用的用于加热食物或水的器具。除了蒸笼组件之外,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具有与常规烹饪器具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为了简洁,在此未示出烹饪器具的整体图。烹饪器具通常包括煲体和盖体,盖体能够与煲体可枢转地连接。煲体基本上呈圆角长方体形状,并且具有收纳部。内锅111构造为能够自由地放入收纳部或者从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111的清洗。内锅111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当盖体盖合煲体时,盖体和内锅111之间构成烹饪空间。煲体内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内锅111中的食物进行加热。示例性地,加热装置可以为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包括线圈盘和盘绕在线圈盘上的线圈,也可以为电热管发热盘。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加热装置。内锅111中还可取出地设置有蒸笼组件130。如图1-图3所示,蒸笼组件包括蒸笼本体140和底座150。蒸笼本体140具有容纳腔141,且其口部处设置有水平向外延伸的蒸笼沿142,蒸笼沿142能够搭置在内锅111的锅沿上从而可将蒸笼本体140放置在内锅111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方向术语“外”和“内”指的是相对远离烹饪器具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和相对靠近烹饪器具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蒸笼本体140包括侧壁143和底壁144。蒸笼本体140的高度以及径向尺寸均小于内锅111的内部尺寸。这样,在蒸笼组件130放置在内锅111中时,侧壁143和内锅111的侧壁之间存在空间,底壁144和内锅111的底壁之间也存在空间。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在蒸笼本体140的侧壁143和底壁144上均设置有多个沥水孔145,以便于进入蒸笼本体140中的水经由沥水孔145回流到内锅111中,从而能够带出米饭中的淀粉、糖分物质(下文将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地,多个沥水孔145在底壁144上自底壁144的中心位置呈放射状向外均匀分布,而侧壁143上的多个沥水孔145则分别与底壁144上的沥水孔145对应地沿侧壁143的周向表面均匀地分布,且侧壁143自上端至下端均布置有沥水孔145。底座150可拆卸地连接至蒸笼本体140,也就是说,底座150与蒸笼本体140可分离。底座150包括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蒸笼本体,所述蒸笼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以及/n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蒸笼本体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底座包括进水部和连接在所述进水部上方的出水部,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出水部延伸穿过所述蒸笼本体的底壁并进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出水部上设置有出水孔,其中所述出水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进水部的横截面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笼本体,所述蒸笼本体的内部形成容纳腔;以及
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蒸笼本体可分离地连接,所述底座包括进水部和连接在所述进水部上方的出水部,所述进水部与所述出水部连通,所述出水部延伸穿过所述蒸笼本体的底壁并进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出水部上设置有出水孔,其中所述出水部的横截面面积小于所述进水部的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笼本体的侧壁和/底壁设置有多个沥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构造为中空柱状结构,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出水部的侧面和/或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部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所述出水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华徐俊杰厉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