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845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防感染手术衣。该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包括手术衣本体(10)、衣袖(20),手术衣本体(10)的背面设有后置穿戴口(11),后置穿戴口(11)的两侧为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11)的连接部件(12),手术衣本体(10)具有弹性布带区(30),弹性布带区(30)将手术衣本体(10)分成上部和下部,弹性布带区(30)外翻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从而在弹性布带区(30)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40)。该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可根据穿戴人员的体型或其衣物的增减情况作出调整,使手术衣保持在较舒适的状态,而且可以携带较多的随时物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防感染手术衣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防感染手术衣。
技术介绍
隔离病房或发热门诊的病人带有传染性病毒的概率较大,所以隔离病房或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所穿的手术衣一般需要有较严格的防传染设计。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211538U公开的一种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其手术衣主体由防护层、抗菌层和纺织层组成,抗菌层设置增加了手术衣的抗菌能力。手术衣主体的中间水平安装有穿有固定绳的穿孔带,固定绳能够根据不同医护人员的要求调节手术衣的腰围,手术衣主体的前表面底端两侧对称安装有口袋,增加了手术衣的储物的功能。该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手术衣的大小、长短的可调节性不大,导致人员胖瘦或衣物增减时,手术衣难以合身。另一个现实的不足是:护理人员在隔离病房或发热门诊的日常护理工作较繁杂,手术衣前面固定容积的小口袋使其可随身携带的物件不多,而且不能放笔记本等较大体积的物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其可以根据穿戴人员的体型或其衣物的增减情况作出调整,使手术衣保持在较舒适的状态,而且可以携带较多的随时物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包括手术衣本体、衣袖,手术衣本体的背面设有后置穿戴口,后置穿戴口的两侧为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的连接部件,所述手术衣本体具有弹性布带区,弹性布带区将手术衣本体分成上部和下部,弹性布带区外翻于手术衣本体的上部从而在弹性布带区与手术衣本体的上部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技术构思是:使手术衣主体可以实现调节,横向尺寸通过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的连接部件进行调节,纵向尺寸则通过弹性布带区在手术衣本体上部的移动进行调节。弹性布带区一方面起到了塑腰的作用,以方便工作,外翻于手术衣本体的上部形成的储物空间还可以放置各类物件,而且由于弹性布带区具有弹性,能将物件进行压迫,所以物件可以部分或全部地置于储物空间内,物件的体积可以有较大范围内的变化。作为改进,所述手术衣本体的上部与弹性布带区之间或手术衣本体的上部与手术衣本体的下部之间设置有临时连接部。临时连接部用于保证储物空间的稳定,当储物空间内的物件较重时,弹性布带区不会下滑。作为改进,所述临时连接部包括挂钩和用于连接挂钩的若干挂带,挂钩设置在手术衣本体下部或弹性布带区,挂带设置在手术衣本体的上部。挂钩、挂带模式不仅可以实现临时的固定连接,还可以将储物空间分割成若干单独区域,方便物件的快速取放。作为改进,所述弹性布带区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条,挂带设置在纵向加强条上。纵向加强条能增强弹性布带区的稳定性,当有重物使储物空间下坠时,储物空间不易变形。作为改进,所述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的连接部件为魔术贴。魔术贴方便脱卸,增加魔术贴绒面的宽度,即可实现手术衣主体横向尺寸的调节。作为改进,所述手术衣本体由外而内依次包括防护层、抗菌层和纺织层。在保证手术衣主体舒适性的同时,提高手术衣主体的防护、抗菌性能。作为改进,所述衣袖上设置有褶皱段,褶皱段的端部设有松紧带。褶皱段使衣袖的长短可以实现调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特点,其可以根据穿戴人员的体型或其衣物的增减情况作出调整,使手术衣保持在较舒适的状态,而且可以携带较多的随时物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的为手术衣的背面;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的为手术衣的正面;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示的为弹性布带区外翻形成储物空间的状态;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手术衣本体;11、后置穿戴口;12、连接部件;20、衣袖;21、褶皱段;30、弹性布带区;31、纵向加强条;40、储物空间;50、临时连接部;51、挂钩;52、挂带;60、储物空间底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包括手术衣本体10和衣袖20。手术衣本体10和衣袖20由外而内均依次包括防护层、抗菌层和纺织层。手术衣本体10的背面设有后置穿戴口11,后置穿戴口11的两侧为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11的连接部件12,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11的连接部件12为魔术贴。增加魔术贴绒面的宽度,即可实现手术衣主体10横向尺寸的调节。衣袖20上设置有褶皱段21,褶皱段21的端部设有松紧带,方便调节衣袖的长短。如图2、图3所示,手术衣本体10具有弹性布带区30,弹性布带区30的材质为松紧带,上下之间的宽度为10-20厘米。弹性布带区30位于衣服的腰部以下,使弹性布带区30上翻后起到腰带的作用。弹性布带区30将手术衣本体10分成上部和下部,弹性布带区30外翻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从而在弹性布带区30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40。改变弹性布带区30的上下位置,可以调节手术衣本体10的纵向长度,但同时改变了储物空间40的深度。假设储物空间40的深度变化为H,则手术衣本体10的长短变化为2H,所以,手术衣本体10的长短调节对储物空间40的深度影响不大。由于弹性布带区30具有弹性,其可以较牢固地将物件限位在储物空间40内。一般,弹性布带区30位于储物空间底端60以上,即弹性布带区30仅位于储物空间40的上部,或弹性布带区30的底部接近储物空间40的底部。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与弹性布带区30之间设置有临时连接部50。临时连接部50包括挂钩51和用于连接挂钩51的若干挂带52,一个挂钩51对应3-4个挂带52。挂钩51可以选择的不同的挂带52,以满足储物空间40深度的需要。挂钩51设置在弹性布带区30,挂带52设置在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弹性布带区30上设置有若干纵向加强条31,挂带52设置在纵向加强条31上。挂钩51挂于挂带52上后,可以将储物空间40分割成若干单独小空间,方便物件的取放。实施例2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弹性布带区30上下之间的宽度为3-10厘米。此时,弹性布带区30仅位于储物空间40的中间位置,穿戴舒适性会相对好些。临时连接部50位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与手术衣本体10的下部之间。纵向加强条31亦设置在手术衣本体10的下部,临时连接部50的挂钩51位于纵向加强条3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包括手术衣本体(10)、衣袖(20),手术衣本体(10)的背面设有后置穿戴口(11),后置穿戴口(11)的两侧为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11)的连接部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衣本体(10)具有弹性布带区(30),弹性布带区(30)将手术衣本体(10)分成上部和下部,弹性布带区(30)外翻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从而在弹性布带区(30)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40)。/n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包括手术衣本体(10)、衣袖(20),手术衣本体(10)的背面设有后置穿戴口(11),后置穿戴口(11)的两侧为用于收拢后置穿戴口(11)的连接部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衣本体(10)具有弹性布带区(30),弹性布带区(30)将手术衣本体(10)分成上部和下部,弹性布带区(30)外翻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从而在弹性布带区(30)与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之间形成一储物空间(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与弹性布带区(30)之间或手术衣本体(10)的上部与手术衣本体(10)的下部之间设置有临时连接部(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防感染手术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连接部(50)包括挂钩(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