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081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竹笋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包括支脚,支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漂洗箱,漂洗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升电机,方便回收竹笋,提升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回收辊,回收辊的表面缠绕有缆绳,缆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网箱,网箱保护竹笋避免被搅拌叶击碎,网箱的顶端旋转连接有盖板,漂洗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该竹笋漂洗装置,与现有的普通一种竹笋加工用的脱硫装置相比,竹笋易被搅拌板击碎,箱体内侧残留笋渣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笋漂洗装置
本技术涉及竹笋加工
,具体为一种竹笋漂洗装置。
技术介绍
竹笋作为一种禾本科竹亚科多年生常绿植物,竹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镁、钙、钾、铁和锌等元素,竹笋加工风发分为清水竹笋、调味竹笋、研制竹笋和干制竹笋,在对竹笋进行深加工时,需要对采摘的新鲜竹笋进行清水漂洗清洁,去除竹笋表面的污渍和竹笋自身的苦涩味,常用竹笋加工漂洗装置在竹笋漂洗过程中常常出现竹笋被漂洗箱内部的搅拌板击碎,造成加工原料的浪费。现有的专利(公共号:CN211430946U)公开了一种竹笋加工用的脱硫装置,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1、竹笋易被搅拌板击碎;2、箱体内侧残留笋渣不易清理,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一种竹笋加工用的脱硫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笋漂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如下不足:1、竹笋易被搅拌板击碎;2、箱体内侧残留笋渣不易清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包括支脚,所述支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漂洗箱,所述漂洗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升电机,所述提升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回收辊,所述回收辊的表面缠绕有缆绳,所述缆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网箱,所述网箱的顶端旋转连接有盖板。所述漂洗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贯穿在漂洗箱的底端外侧至内侧。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架的顶部内侧至外侧贯穿有第一转轴。进一步地,所述回收辊的数量有三个,三个所述回收辊分别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缆绳分为左侧绳、中部绳和右侧绳,所述左侧绳和右侧绳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网箱的顶端,所述中部绳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端中部。进一步地,所述网箱是由钢丝网和不锈钢框架组成,所述网箱的数量有六只,六只所述网箱的顶端分别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中部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是由不锈钢制成,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六只,六只所述搅拌叶的底端分别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的顶部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支脚、漂洗箱、支架、提升电机、第一转轴、回收辊、缆绳、固定座、网箱和盖板完成一种竹笋漂洗装置的竹笋清洗保护,避免竹笋在漂洗过程中算落在漂洗箱的内侧,导致竹笋被搅拌叶击碎,减少竹笋在漂洗过程中的损耗,降低了竹笋的生产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通过支架、提升电机、第一转轴、回收辊、缆绳、固定座、网箱解决了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在竹笋票洗完成后笋渣残留多的问题,清洗完成后漂洗箱内剩余的少量笋渣可随漂洗废水一同排出,通过网箱的包覆漂洗,避免了大量的笋渣产生,网箱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竹笋的清洗后的完整度,完整度高的竹笋便于后续的加工和分隔打包处理,降低了生产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图;图3为本技术网箱结构的正剖图。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脚、2-漂洗箱、3-支架、4-提升电机、5-第一转轴、6-回收辊、7-缆绳、8-固定座、9-网箱、10-盖板、11-旋转电机、12-第二转轴、13-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包括支脚1,支脚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漂洗箱2,漂洗箱2提供清水供给竹笋进行漂洗,漂洗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支架3为不锈钢制成,支架3的顶部内侧至外侧贯穿有第一转轴5,支架3为提升电机4和第一转轴5提供支撑,方便提升电机4将网箱9提升至漂洗箱2的顶端,支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升电机4,提升电机4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回收辊6,回收辊6的数量有三个,三个回收辊6分别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第一转轴5的外侧,回收辊6的表面缠绕有缆绳7,缆绳7分为左侧绳、中部绳和右缆绳,左侧绳和右侧绳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网箱9的顶端,中部绳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的顶端中部,回收辊6和缆绳7搭配完成将网箱9浸入漂洗箱2内侧和提升至漂洗箱2的顶端,缆绳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固定座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网箱9,网箱9是由钢丝网和不锈钢框架组成,网箱9的数量有六只,六只网箱9的顶端分别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固定座8的中部外侧,通过网箱9的包覆漂洗,避免了大量的笋渣产生,网箱9的使用有助于提高竹笋的清洗后的完整度,网箱9的顶端旋转连接有盖板10,竹笋漂洗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开启提升电机4释放缆绳7,将网箱9和固定座8拽拉至漂洗箱2的外侧,打开盖板10将竹笋从网箱9的内侧取出。漂洗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1,旋转电机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第二转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3,搅拌叶13是由不锈钢制成,搅拌叶13的数量为六只,六只搅拌叶13的底端分别等间距的固定连接在第二转轴12的顶部外侧,第二转轴12的顶端贯穿在漂洗箱2的底端外侧至内侧。本技术中,使用者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待漂洗的竹笋填充进网箱9的内侧,关闭盖板10,将竹笋填充在网箱9的内侧,向漂洗箱2的内侧注入清水,开启旋转电机11,搅拌叶13搅动清水加速清水流动,启动提升电机4,通过回收辊6开始释放缆绳7,将网箱9进入快速流动的清水中,进行竹笋漂洗,反转提升电机4,将漂洗过后的竹笋提升至漂洗箱2的顶端,完成竹笋的漂洗,这就是该竹笋漂洗装置的工作原理。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包括支脚(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漂洗箱(2),所述漂洗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升电机(4),所述提升电机(4)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回收辊(6),所述回收辊(6)的表面缠绕有缆绳(7),所述缆绳(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n所述固定座(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网箱(9),所述网箱(9)的顶端旋转连接有盖板(10);/n所述漂洗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3),所述第二转轴(12)的顶端贯穿在漂洗箱(2)的底端外侧至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包括支脚(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漂洗箱(2),所述漂洗箱(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升电机(4),所述提升电机(4)通过皮带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回收辊(6),所述回收辊(6)的表面缠绕有缆绳(7),所述缆绳(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
所述固定座(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网箱(9),所述网箱(9)的顶端旋转连接有盖板(10);
所述漂洗箱(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11),所述旋转电机(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2),所述第二转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叶(13),所述第二转轴(12)的顶端贯穿在漂洗箱(2)的底端外侧至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笋漂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为不锈钢制成,所述支架(3)的顶部内侧至外侧贯穿有第一转轴(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桂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裕洲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