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敏田专利>正文

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078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虫害施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包括蓄液箱,所述蓄液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置箱,所述蓄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配置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配置箱的右侧设有塑胶软管,所述塑胶软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喷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加蓄液箱、配置箱、流量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闭合阀,不降低了技术人员的作业任务量,且不需要频繁更换蓄液箱,提高了技术人员进行药液配比时的配比效率,且提高了作业范围,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了技术人员的作业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虫害施药
,具体为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
技术介绍
板栗栗属双子叶植物,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板栗口感软糯内含营养丰富,但是板栗在生产过程中容易遭受虫害,导致植株叶片发黄,果实干瘪的情况出现,需要定期进行药液喷洒达到除虫的目的。但是在对板栗植株进行药液喷洒时,板栗植株高度较高,不方便技术人员进行药液喷洒,对人力需求量且药液喷洒效率低下,难以对植株顶部枝干进行药液喷洒,且在对板栗植株进行药液喷洒时,不同部位所需要的药液试剂配比不同,需要人力进行配比且需要更换药箱,避免不同药液互相影响,任务量大,且配比速率低下,为此,我们推出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具备装置自动进行喷洒的优点,解决了板栗植株枝干顶部药液喷洒难度大的问题,具备自动进行药液配比的优点,解决了板栗植株药液喷洒时对人力需求量过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包括蓄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置箱(2),所述蓄液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中心转轴(5),所述中心转轴(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臂(4),所述伸缩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6),所述配置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7),所述配置箱(2)的右侧设有塑胶软管(8),所述塑胶软管(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喷枪(11),所述配置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所述伸缩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导管(12),所述输导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栗病虫害防控可移动循环施药装置,包括蓄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配置箱(2),所述蓄液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中心转轴(5),所述中心转轴(5)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臂(4),所述伸缩臂(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6),所述配置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7),所述配置箱(2)的右侧设有塑胶软管(8),所述塑胶软管(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喷枪(11),所述配置箱(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9),所述伸缩杆(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输导管(12),所述输导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泵体(13),所述第一泵体(13)的右侧设有第二泵体(14),所述第二泵体(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导管(12),所述输导管(1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通阀(22),所述连通阀(22)的右侧与塑胶软管(8)固定连接,所述配置箱(2)的内部两侧设有隔离罩(16),所述隔离罩(16)的内部设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靠近输导管(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搅拌辊(17),所述蓄液箱(1)的底部设有流量传感器(20),所述流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田
申请(专利权)人:徐敏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