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0074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输粪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包括有养殖舍,所述养殖舍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端开设有接收口,所述养殖舍的两侧活动套接有下齿轮,所述下齿轮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力叶轮,所述养殖舍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冲水槽,且冲水槽内固定套接有冲水头,所述冲水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分流管。通过设置一个支撑筛网在养殖舍的底部,使得粪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落入到冲水槽内,然后利用电磁阀打开通路,使得水流进入到冲水槽内,即可进行冲洗收集,并将接收口设置在收集装置的进料口上端,从而使得收集起来更加的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
本技术涉及输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畜禽饲养量明显上升,但随之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成为困扰养殖户的重大难题,如何妥善处理好粪便,并变废为宝,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对于粪便的处理需要使用输粪装置,但是现有的输粪装置不具备一个收集的作用,使得粪便的收集成为一个难题,而采用人工进行收集无疑加大了成本投入,并且人工收集会干扰到牲畜,因此现有装置使用起来的实用性不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具有自动收集,输送快捷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包括有养殖舍,所述养殖舍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底端开设有接收口,所述养殖舍的两侧活动套接有下齿轮,所述下齿轮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力叶轮,所述养殖舍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冲水槽,且冲水槽内固定套接有冲水头,所述冲水头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电磁阀,所述下齿轮的顶部啮合有上齿轮,所述上齿轮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刷毛,所述养殖舍内腔位于旋转刷毛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筛网。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方向为倾斜朝下,且收集槽的中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接收口位于收集装置的进料口上端。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数量为三个,且旋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下齿轮。优选的,所述养殖舍的两侧开设有齿轮槽,所述齿轮槽的内部设置有下齿轮和上齿轮。优选的,所述水力叶轮活动连接在所述冲水槽内,所述冲水槽与收集槽贯通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刷毛的刷毛与支撑筛网接触,且旋转刷毛的位置位于旋转杆的上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一个支撑筛网在养殖舍的底部,使得粪便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落入到冲水槽内,然后利用电磁阀打开通路,使得水流进入到冲水槽内,即可进行冲洗收集,并将接收口设置在收集装置的进料口上端,从而使得收集起来更加的方便,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2、通过在冲水槽内设置水力叶轮,使得水力叶轮在水流的冲击下会自动旋转,从而带动两侧的下齿轮旋转,再利用下齿轮与上齿轮的啮合关系带动旋转刷毛旋转,使得旋转刷毛开始旋转刷洗支撑筛网,使得支撑筛网上未掉落下来的粪便会被刷下来,收集的更加的彻底,保证了养殖舍内的整洁,提高了装置的洁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旋转刷毛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筛网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养殖舍;2、收集槽;3、滑槽;4、接收口;5、齿轮槽;6、下齿轮;7、旋转杆;8、水力叶轮;9、冲水槽;10、冲水头;11、分流管;12、电磁阀;13、上齿轮;14、旋转刷毛;15、支撑筛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包括有养殖舍1,养殖舍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槽2,收集槽2的底端开设有接收口4,养殖舍1的两侧活动套接有下齿轮6,下齿轮6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杆7,旋转杆7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力叶轮8,养殖舍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冲水槽9,且冲水槽9内固定套接有冲水头10,冲水头10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分流管11,分流管11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电磁阀12,下齿轮6的顶部啮合有上齿轮13,上齿轮13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刷毛14,养殖舍1内腔位于旋转刷毛14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筛网15。如图1所示,收集槽2的方向为倾斜朝下,且收集槽2的中部开设有滑槽3,接收口4位于收集装置的进料口上端,将收集槽2的方向设置为倾斜朝下,保证了装置的合理性,并将接收口4设置在收集装置的进料口上端,从而避免出现溅射到其他位置,提高了装置的整洁度。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杆7的数量为三个,且旋转杆7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下齿轮6,通过将旋转杆7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从而使得可以同时驱动三个旋转刷毛14旋转,保证了刷洗的整洁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如图1-2所示,养殖舍1的两侧开设有齿轮槽5,齿轮槽5的内部设置有下齿轮6和上齿轮13,通过在养殖舍1的两侧开设两个齿轮槽5,使得下齿轮6和上齿轮13可以设置在其中,从而保证了下齿轮6和上齿轮13旋转的基础,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水力叶轮8活动连接在冲水槽9内,冲水槽9与收集槽2贯通连接,通过将水力叶轮8活动套接在冲水槽9内,因此当冲水槽9内注入水源后,在水流的冲击下,水力叶轮8会旋转起来,使得装置无需动力系统,即可进行驱动,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应当理解的是,旋转刷毛14的刷毛与支撑筛网15接触,且旋转刷毛14的位置位于旋转杆7的上方,通过将旋转刷毛14与支撑筛网15设置为接触,使得旋转刷毛14在旋转起来后可以对支撑筛网15进行刷洗,使得支撑筛网15上的粪便可以被刷下来,落入到冲水槽9内,被冲走,提升了装置的整洁性,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装置安装在所需位置,开始使用,当需要收集粪便时,控制电磁阀12打开通路,使得水源通过冲水头10注入到冲水槽9内,使得水流开始冲击水力叶轮8,使得水力叶轮8带动下齿轮6旋转,因此下齿轮6上啮合上齿轮13同步旋转,从而带动旋转刷毛14进行旋转刷洗支撑筛网15,将支撑筛网15上的粪便冲刷下来,从而完成对粪便的清理收集,最后,定时进行消毒,杀菌,即可。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包括有养殖舍(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舍(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槽(2),所述收集槽(2)的底端开设有接收口(4),所述养殖舍(1)的两侧活动套接有下齿轮(6),所述下齿轮(6)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力叶轮(8),所述养殖舍(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冲水槽(9),且冲水槽(9)内固定套接有冲水头(10),所述冲水头(10)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分流管(11),所述分流管(11)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电磁阀(12),所述下齿轮(6)的顶部啮合有上齿轮(13),所述上齿轮(13)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刷毛(14),所述养殖舍(1)内腔位于旋转刷毛(14)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筛网(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包括有养殖舍(1),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舍(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槽(2),所述收集槽(2)的底端开设有接收口(4),所述养殖舍(1)的两侧活动套接有下齿轮(6),所述下齿轮(6)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杆(7),所述旋转杆(7)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水力叶轮(8),所述养殖舍(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冲水槽(9),且冲水槽(9)内固定套接有冲水头(10),所述冲水头(10)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分流管(11),所述分流管(11)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电磁阀(12),所述下齿轮(6)的顶部啮合有上齿轮(13),所述上齿轮(13)的中部固定套接有旋转刷毛(14),所述养殖舍(1)内腔位于旋转刷毛(14)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筛网(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输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的方向为倾斜朝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辉荣熊婷李言凯方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天厚玄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