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070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包括棚体,所述棚体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框,同时固定框的底端面四角处均竖向固定安装有U型座,所述U型座的端口两两相对,同时U型座之间均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U型座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启动两个伺服电机,利用伺服电机带动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转杆转动,使得四个第一从动齿轮带动两个滑动杆进行滑动,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补光灯的高度,从而可以为植物提供不同的光照强度;而在使用时,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中,这样不仅可以在室外提供电源,而且还能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补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属于大棚种植

技术介绍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传统装置存在以下不足:目前,温室大棚内的生物对光照需求极其重要,而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但是现有的大棚内部安装的补光灯大多数都不能调节植物的到补光灯之间的间距,从而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基于上述问题,为此我们设计这样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温室大棚内的生物对光照需求极其重要,而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不同,但是现有的大棚内部安装的补光灯大多数都不能调节植物的到补光灯之间的间距,从而影响着植物的生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包括棚体,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包括棚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3)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框(6),同时固定框(6)的底端面四角处均竖向固定安装有U型座(7),所述U型座(7)的端口两两相对,同时U型座(7)之间均通过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U型座(7)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同时滑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内壁面依次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齿块(10),同时齿块(10)之间形成齿槽,相对的两个所述固定板(8)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机板(11)且机板(11)上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13),同时第一从动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补光装置,包括棚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3)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框(6),同时固定框(6)的底端面四角处均竖向固定安装有U型座(7),所述U型座(7)的端口两两相对,同时U型座(7)之间均通过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U型座(7)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滑槽,同时滑槽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所述滑动杆(9)的内壁面依次从上至下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齿块(10),同时齿块(10)之间形成齿槽,相对的两个所述固定板(8)上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机板(11)且机板(11)上均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从动齿轮(13),同时第一从动齿轮(13)与齿块(10)形成的齿槽相互啮合,所述转杆(12)的中部均固定套有第二从动齿轮(14),所述机板(11)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5)且伺服电机(15)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主动齿轮(16),同时主动齿轮(16)与第二从动齿轮(14)相互啮合,所述伺服电机(15)上配设有电源,所述棚体(3)的内部设有安装框(110),同时滑动杆(9)与安装框(110)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110)的底端面依次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补光灯(17)。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瑞富王傅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绿溪洲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