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太阳能聚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67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太阳能聚光板。该太阳能聚光板主要利用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以下优势:1.具有独特的带边吸收和与铜(Cu*)相关的缺陷态发光机制,从而产生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来抑制自吸收损失;2.宽带隙的ZnS壳层有效钝化表面缺陷从而实现较高荧光量子效率;3.荧光峰位的简易可调性从而实现颜色可调的太阳能聚光板;4.不含镉、铅等重金属元素,对环境相对友好;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合成CuGaS2/ZnS核壳量子点时,通过改变金属前驱体化学计量比(Cu/Ga),从而实现颜色可调的太阳能聚光板。可调的太阳能聚光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太阳能聚光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太阳能聚光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全球能源需求量也在逐年递增,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解决日益紧张的能源危机;而太阳能是目前最充足的清洁能源,如何高效地低成本地将太阳能直接转变成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也一直人们研究的难点。传统的基于硅材料光伏产能,由于其成本较高而受限,目前还无法与主流的化石能源产能相竞争。而近些年近些年基于染料敏化剂,半导体纳米晶,导电聚合物,钙钛矿材料等新型光伏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一直在提高,但是光电转换效率仍不高,无法与硅光伏技术相比。
[0003]太阳能聚光板(luminescent solar concentrator;LSC)是一种低成本的光伏产能技术,是一种通过发光材料在吸收入射到板上的太阳光子之后发出荧光光子,由于有机玻璃板和空气折射率的差别,荧光光子有很大一部分会进入全反射模式进而汇聚到板的边缘,用于激发耦合在板边缘处的太阳能电池,从而实现光电转换的发光器件。一般这样一小块荧光型聚光板加上耦合在边缘处太阳能电池所产生的功能等同于一整块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而聚光板主要由极少量的发光材料及廉价的有机玻璃材料等组成,因此,聚光板能有效地降低光伏产能的成本;同时荧光材料的发射峰位可以更好地和光伏电池最高输出功率波段匹配,避免光伏材料过热,延长电池寿命。此外,聚光板还可以集装在大面积建筑物中,如半透明窗户等实现自身供能。
[0004]查阅文献可知,在众多发光材料中,量子点由于易于合成,宽吸收光谱,大的吸收截面,尺寸依赖的吸收发射光谱,相较于发光燃料来说具有更好的光化学稳定性等优势,近些年来在聚光板中有很多应用;如铅基镉基量子点(PbS,CdS),钙钛矿量子点等,但是考虑到环境友好问题,一直寻找可以替代或减少重金属的使用,所以关于铜基三元量子点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CuInS2, CuInSe2等铜基三元量子点用于聚光板中,但是关于CuGaS2量子点用于聚光板应用的报道却没有。先通过热注入法合成CuGaS2量子点,然后在CuGaS2量子点外延生长一层较厚的ZnS壳层。该专利技术拓宽了胶体量子点在LSC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太阳能聚光板,首次提出将无毒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用于聚光板中。
[0006]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由CuGaS2/ZnS核壳量子点溶液和石英玻璃光学槽组成。
[0007]所述的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吸收主要由带边贡献,独特缺陷态发光机制即光生空穴会被一些带隙内的与Cu相关的空穴缺陷态(Cu*)捕获,促使带边电子与缺陷态空穴复合发光,从而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190nm)能有效抑制重吸收损失,很好的满足太阳能聚光板发光材料的要求。
[0008]所述的CuGaS2/ZnS核壳量子点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 (20%-70%)且不含镉
铅等重金属,对环境十分友好,满足太阳能聚光板发光材料的需求。
[0009]所述的CuGaS2/ZnS核壳量子点通过改变金属前驱体化学计量比(CuI/GaI3),结合该量子点较宽的荧光特征可以实现荧光峰位调节,最终实现颜色可调节的太阳能聚光板。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是采用液体灌装法,即将量子点溶液灌入石英光学玻璃槽中,该方法操作简单并且可以任意调节量子点溶液浓度获得不同的发光效率。
[0010]为了验证上述太阳能聚光板是否真正实现了一定的光学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验证技术方案为:
[0011]利用稳态吸收和荧光光谱,获得不同金属前驱体化学计量比 (CuI/GaI3)的光吸收、发射性质及荧光量子效率;再基于积分球系统,建立模型,测量并计算基于不同量子点浓度下制备的聚光板的光学效率。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太阳能聚光板主要利用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的以下优点: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来抑制自吸收损失,较高荧光量子效率,荧光峰位的简易可调性,不含镉、铅等重金属元素等,该量子点发光材料吸收高能量太阳光子经全反射模式波导至有机玻璃材料边缘,激发边缘的太阳能电池进而最终实现光电转换。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可以基于荧光峰位可调性及宽发光特性来实现颜色可调的太阳能聚光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量子点太阳能聚光板示意图。
[0014]图2为不同金属前驱体的化学计量比(Cu/Ga)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虚线)和荧光光谱(实现)。(a)CuI/GaI3=1/3;(b)CuI/GaI3=1/8。
[0015]图3为不同浓度CuGaS2/ZnS核壳量子点溶液的吸收光谱图 (随着数字增加浓度越来越稀);表为不同浓度CuGaS2/ZnS核壳量子点溶液制备的太阳能聚光板的η
abs
(吸收效率),η
PL
(荧光效率),η
edge
(波导效率),η
int
(内部光学效率),η
ext
(外部光学效率)。
[0016]图4为不同浓度CuGaS2/ZnS核壳量子点溶液制备的太阳能聚光板的总发射、边发射和面发射荧光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实施例
[0019]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基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太阳能聚光板,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合成CuGaS2/ZnS核壳量子点:称取一定化学计量比(摩尔比: 1/1-1/8)的CuI和GaI3(0.5mmol),加入0.5-1mL的十二烷基硫醇, 3-5mL油胺,剧烈搅拌;在100
±
20℃下抽真空搅拌40
±
20min,通氩气,升温至180
±
10℃快速注入1-2mL硫源(2
±
1mmol硫粉溶解在 2
±
1mL的十八烯中),待反应5-10min;继续升温至220
±
20℃,按照0.1-1mL/min的注入速率将ZnS前驱体溶液(4-8mmol的醋酸锌,2-4 mL十二烷基硫醇,4-8mL油酸,4-8mL十八烯在160
±
10℃高温下溶解),获得的核壳量子点用5-10倍量子点溶液体积的乙醇进行沉降,沉降物用1-2倍量子点体积的正己烷进行分散,沉降和分散重复2-3 次,即获得CuGaS2/ZnS核壳量子点溶液。
[0021]具体过程为:1.制备(Cu:Ga=1/3)的样品:称取0.167mmol CuI 和0.5mmol GaI3于三颈瓶中,再向其中加入0.5mL的十二烷基硫醇, 5mL油胺搅拌;先在100℃下真空40min,通氩气而后升温至180℃,快速注入1mL硫源(2mmol硫粉溶解在2mL十八烯中),反应5min 后,升温至220℃,按照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太阳能聚光板,其特征在于:太阳能聚光板包括全透明的石英玻璃光学槽,于容器内装填有CuGaS2/ZnS核壳量子点分散液,构成太阳能聚光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其特征在于:CuGaS2/ZnS核壳量子点层的厚度1~10mm,CuGaS2/ZnS核壳量子点与分散剂的物质的量之比:1/1~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英玻璃光学槽所有面都是全透明,即能吸收各个方向的入射光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其特征在于:光学槽中分散的CuGaS2/ZnS核壳量子点作为发光材料,其在吸收入射到板上的太阳光子之后发出荧光光子;由于有机玻璃板和空气折射率的差别,荧光光子的很大一部分(~75%)会进入全反射模式进而汇聚到板的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中空腔室的厚度1~10mm,容器的壁面厚度1~10mm,容器内的中空腔室的内何中心与四周侧壁面的距离为5~20cm,侧壁面的壁面厚度为1~10mm,分散液于中空腔室的装填量为其体积的10%-10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聚光板,其特征在于:分散液采用的分散溶剂为正己烷,甲苯,氯仿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丰刘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