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61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动灯驱动电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制动恒流驱动、智能降亮度控制单元和光传感器,所述输入接口与制动恒流驱动通过电压传感器VS串联,所述输入接口包括有接插件J1,所述接插件J1制动驱动电路提供电源动力,所述制动恒流驱动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有二极管D1,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有输出U1B,所述智能降亮度驱动包括有电流放大器U1A,所述电流放大器U1A用于放大电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前方车轮刹车灯过亮,导致后方车轮刺眼,看不清道路状况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制动灯驱动电路
,具体为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法规对车灯的亮度,白天和晚上都是一样的,白天开车两辆车或多辆在正常行驶时,前方车辆突然踩着刹车,后方车辆觉得亮度还不刺眼可以正常反应踩刹车看清道路状况,当到了晚上的时候,因为外面的光线变暗,这时后方车辆觉得亮度很刺眼,看不清道路状况,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法规对车灯的亮度,白天和晚上都是一样的,白天开车两辆车或多辆在正常行驶时,前方车辆突然踩着刹车,后方车辆觉得亮度还不刺眼可以正常反应踩刹车看清道路状况,当到了晚上的时候,因为外面的光线变暗,这时后方车辆觉得亮度很刺眼,看不清道路状况,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制动恒流驱动、智能降亮度控制单元和光传感器,所述输入接口与制动恒流驱动通过电压传感器VS串联,所述输入接口包括有接插件J1,所述接插件J1制动驱动电路提供电源动力,所述制动恒流驱动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有二极管D1,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有输出U1B,所述智能降亮度驱动包括有电流放大器U1A,所述电流放大器U1A用于放大电流。优选的,所述接插件J1包括有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下端设有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下端设有第三引脚,所述接插件J1通过第一引脚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所述第三引脚接地。优选的,所述电压传感器VS与二极管D1之间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2并联有电容器C1,所述电容器C1并联有电阻R1,所述稳压二极管D2、电容器C1和电阻R1连接处接地。优选的,所述二极管D1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串接有脉冲宽度调制PWM,所述脉冲宽度调制PWM通过查表的方式生成PWM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所述电阻R2并联有发光二极管LD2,所述发光二极管LD2串联有发光二极管LD4,所述发光二极管LD2并联有发光二极管LD1,所述发光二极管LD4串联有发光二极管LD6,所述发光二极管LD4并联有发光二极管LD3,所述发光二极管LD6串联有电阻R7,所述发光二极管LD6并联有发光二极管LD5。优选的,所述发光二极管LD5与发光二极管LD6连接处串联有电阻R7,所述电阻R7并联有电阻R6,所述R6并联有电阻R5,所述电阻R7串联有电阻R12,所述电阻R12并联有电阻R11,所述电阻R11并联有电阻R10,所述电阻R6与电阻R11串联,所述电阻R5与电阻R10串联,所述电阻R12与电阻R11连接处串联有NPN型三极管Q2。优选的,所述NPN型三极管Q2与脉冲宽度调制PWM连接处并联有NPN型三极管Q3,所述NPN型三极管Q2与NPN型三极管Q3并联有电阻R14,所述电阻R14接地。优选的,所述电流放大器U1A输出端连接有电流放大器U1A的第一引脚,所述电流放大器U1A正极连接有U1A的第三引脚,所述电流放大器U1A负极连接有U1A的第二引脚,所述电流放大器U1A通过U1A的第四引脚接地。优先的,所述U1A的第一引脚串联有电阻R16,所述电阻R16串联有电阻R17,所述电阻R16与电阻R17连接处串联有高电平使能信号EN,所述电阻R17串联有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通过电阻R15接地,所述二极管D3与电阻R15连接处串联有脉冲宽度调制PWM。优先的,所述电流放大器U1A并联有电阻R13,所述电阻R13通过电容器C4接地,所述电阻R13串联有继电器VAMP。优选的,所述U1A的第三引脚串联有电阻R18,所述电阻R18通过并联电容器C5接地。优选的,所述电流放大器U1A并联有电阻R20,所述电阻R20并联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与U1A的第二引脚连接处通过电容器C6接地。优选的,所述输出U1B正极连接有U1B的第五引脚,所述输出U1B负极连接有U1B的第六引脚,所述输出U1B输出端连接有U1B的第七引脚。优选的,所述U1B的第五引脚串联有光敏电阻器RG1,所述光敏电阻器RG1串联有电阻R3,所述光敏电阻器RG1与电阻R3连接处连接有继电器VAMP,所述U1B的第五引脚连接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并联有电容器C2,所述电容器C2与电阻R8连接处接地,所述电阻R3与输出U1B连接处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并联有电容器C3,所述电阻R9与电容器C3连接处接地。优选的,所述U1B的第七引脚连接有NPN型三极管Q1,所述NPN型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有防水灯具EN,所述NPN型三极管Q1另一端接地。优选的,所述继电器VAMP串联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串联有电源传感器VS,所述继电器VAMP与电阻R4连接处通过稳压二极管Z1接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中,光传感器从接口电路可以看出只有制动灯功能;白天时,当制动灯供电经过制动驱动,制动灯正常工作;晚上时,当制动灯供电经过制动灯驱动,这时光传感器阻值有变化,驱动晚上降亮度控制单元,从而进行PWN控制制动灯工作,达到降低亮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输入接口电路原理局部图;图2为本技术的制动恒流驱动电路原理局部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传感器电路原理局部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降亮度控制单元电路原理局部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4所示,包括输入接口、制动恒流驱动、智能降亮度控制单元和光传感器,输入接口与制动恒流驱动通过电压传感器VS串联,输入接口包括有接插件J1,接插件J1制动驱动电路提供电源动力,制动恒流驱动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有二极管D1,光传感器包括有输出U1B,智能降亮度驱动包括有电流放大器U1A,电流放大器U1A用于放大电流。本实施例中,接插件J1包括有第一引脚,第一引脚下端设有第二引脚,第二引脚下端设有第三引脚,接插件J1通过第一引脚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第三引脚接地,电压传感器VS与二极管D1之间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D2并联有电容器C1,电容器C1并联有电阻R1,稳压二极管D2、电容器C1和电阻R1连接处接地。进一步的,二极管D1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串接有脉冲宽度调制PWM,脉冲宽度调制PWM通过查表的方式生成PWM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电阻R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制动恒流驱动、智能降亮度控制单元和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口与制动恒流驱动通过电压传感器VS串联,所述输入接口包括有接插件J1,所述接插件J1制动驱动电路提供电源动力,所述制动恒流驱动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有二极管D1,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有输出U1B,所述智能降亮度驱动包括有电流放大器U1A,所述电流放大器U1A用于放大电流,所述电流放大器U1A并联有电阻R20,所述电阻R20并联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与U1A的第二引脚连接处通过电容器C6接地,所述输出U1B正极连接有U1B的第五引脚,所述输出U1B负极连接有U1B的第六引脚,所述输出U1B输出端连接有U1B的第七引脚,所述U1B的第五引脚串联有光敏电阻器RG1,所述光敏电阻器RG1串联有电阻R3,所述光敏电阻器RG1与电阻R3连接处连接有继电器VAMP,所述U1B的第五引脚连接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并联有电容器C2,所述电容器C2与电阻R8连接处接地,所述电阻R3与输出U1B连接处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并联有电容器C3,所述电阻R9与电容器C3连接处接地,所述U1B的第七引脚连接有NPN型三极管Q1,所述NPN型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有防水灯具EN,所述NPN型三极管Q1另一端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制动恒流驱动、智能降亮度控制单元和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口与制动恒流驱动通过电压传感器VS串联,所述输入接口包括有接插件J1,所述接插件J1制动驱动电路提供电源动力,所述制动恒流驱动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有二极管D1,所述光传感器包括有输出U1B,所述智能降亮度驱动包括有电流放大器U1A,所述电流放大器U1A用于放大电流,所述电流放大器U1A并联有电阻R20,所述电阻R20并联有电阻R19,所述电阻R19与U1A的第二引脚连接处通过电容器C6接地,所述输出U1B正极连接有U1B的第五引脚,所述输出U1B负极连接有U1B的第六引脚,所述输出U1B输出端连接有U1B的第七引脚,所述U1B的第五引脚串联有光敏电阻器RG1,所述光敏电阻器RG1串联有电阻R3,所述光敏电阻器RG1与电阻R3连接处连接有继电器VAMP,所述U1B的第五引脚连接有电阻R8,所述电阻R8并联有电容器C2,所述电容器C2与电阻R8连接处接地,所述电阻R3与输出U1B连接处连接有电阻R9,所述电阻R9并联有电容器C3,所述电阻R9与电容器C3连接处接地,所述U1B的第七引脚连接有NPN型三极管Q1,所述NPN型三极管Q1集电极连接有防水灯具EN,所述NPN型三极管Q1另一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J1包括有第一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下端设有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下端设有第三引脚,所述接插件J1通过第一引脚与电压传感器VS串联,所述第三引脚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传感器VS与二极管D1之间并联有稳压二极管D2,所述稳压二极管D2并联有电容器C1,所述电容器C1并联有电阻R1,所述稳压二极管D2、电容器C1和电阻R1连接处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晚上智能降亮度的制动灯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D1输出端连接有电阻R2,电阻R2另一端串接有脉冲宽度调制PWM,所述脉冲宽度调制PWM通过查表的方式生成PWM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通断,所述电阻R2并联有发光二极管LD2,所述发光二极管LD2串联有发光二极管LD4,所述发光二极管LD2并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冬生成功柏化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弘瀚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