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40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2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线圈结构,第一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线圈结构固定连接;和/或,第二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线圈结构固定连接;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壳体,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壳体固定连接;其中,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本公开在满足线圈模组安装结构面积的前提下,优化了堆叠空间。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壳体形成可拆卸连接,给予壳体足够的堆叠空间,提升空间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近场通信技术(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NFC主要包括线圈模组。NFC是在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无线互连技术研发而成,它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的各种电子产品提供了一种十分安全快捷的通信方式。NFC技术应用在终端设备中,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实现终端设备的电子支付、门禁、身份认证等功能。其中,终端设备比如手机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手机等终端设备越来越趋于薄型化设计,这也就意味着留给内部器件的各部分空间越来越小,影响终端设备内部器件的性能。因此,如何保证线圈模组性能的前提下,提升空间利用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线圈结构,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包括粘接区域和显露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粘接区域与所述壳体粘接,所述第一屏蔽件的显露区域未被覆盖。可选地,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粘接部;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粘接区域通过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或者,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粘接区域与所述壳体分离。可选地,所述第一粘接部包括第一胶体和第二胶体,所述第一胶体和所述第二胶体分别沿所述第一屏蔽件的侧边延伸。可选地,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二侧面通过所述第二粘接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粘结层,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一粘结层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粘结层,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一侧面通过所述第二粘结层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线圈结构包括线圈本体以及补强部;所述线圈本体的边缘处形成有触点部,所述补强部设置于所述触点部。可选地,所述线圈模组还包括连接部,第一屏蔽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屏蔽件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呈镂空状;和/或,沿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方向,所述连接部呈薄片状。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由柔性材料制成。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后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安装于所述后壳体。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满足线圈模组安装结构面积的前提下,优化了堆叠空间。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壳体形成可拆卸连接,给予壳体足够的堆叠空间,提升空间的利用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的爆炸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屏蔽件与第一粘接部的爆炸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屏蔽件与第一粘接部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目前,NFC技术丰富了终端设备的功能,使用户的消费行为逐步走向电子化,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用户消费和业务模式。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以实现终端设备的不同模式,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终端设备的不同模式比如点对点模式,实现两个NFC设备无线互联,以便于进行数据交换。终端设备的不同模式还比如读/写模式,NFC设备作为非接触读写器使用,以读写支持NFC数据格式标准的标签。标签比如是展览信息电子标签、电影海报、广告页面等。终端设备的不同模式还比如模拟卡片模式,将具有NFC功能的设备模拟成一张门禁卡、银行卡等而被读取。相关技术中,NFC主要包括线圈模组,线圈模组主要有平面线圈形式和单端天线形式。其中,单端天线形式主要包括柔性电路板和金属框,金属框占用空间大,终端设备内可布设天线的区域有限,金属框的设置,使本就不充裕的天线面积更加紧缺。且单端天线形式对终端设备的外壳体的材质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平面线圈形式通常为一体式结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整体面积大,在终端设备中面积利用率低。若是缩减线圈模组面积增大堆叠面积,不仅增加了线圈模组的厚度,也影响线圈模组的线圈的性能。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安装于终端设备,以实现终端设备的线圈模组通信功能。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起到隔磁屏蔽的效果,有效增加通信感应距离。线圈模组结构还包括线圈结构,线圈结构与终端设备电连接,以实现线圈模组的通信功能。第一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线圈结构固定连接,和/或,第二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线圈结构固定连接。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壳体,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壳体可拆卸连接,使得线圈结构可以被翻折,以便于组装线圈结构覆盖区域的其他器件。第二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壳体固定连接,提升连接可靠性。其中,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本公开通过翻折部分线圈结构,给予足够的堆叠空间,实现空间的有效利用。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安装于终端设备,以实现终端设备线圈模组的通信功能。终端设备比如是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穿戴设备等。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2,其中,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2均由铁氧体制成,且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2均通过高温烧结形成。第一屏蔽件1和第二屏蔽件2用于降低周边金属材料对信号磁场的吸收,提升磁场强度,有效增加感应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依旧参照图1-2所示,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线圈结构3,线圈结构3呈平面线圈形式。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屏蔽件1的第一侧面与线圈结构3固定连接,第一屏蔽件1为线圈结构3起到屏蔽和导磁的作用,以增强线圈结构的磁场强度,保证线圈结构3的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n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线圈结构,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n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屏蔽件和第二屏蔽件;
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线圈结构,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一侧面与所述线圈结构固定连接;
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第二侧面包括粘接区域和显露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粘接区域与所述壳体粘接,所述第一屏蔽件的显露区域未被覆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一粘接部;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粘接区域通过所述第一粘接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或者,
在外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屏蔽件的粘接区域与所述壳体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部包括第一胶体和第二胶体,所述第一胶体和所述第二胶体分别沿所述第一屏蔽件的侧边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模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模组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粘接部,所述第二屏蔽件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