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34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断路器,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断路器本体,每个断路器本体均包括壳体;所述多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连接孔和连接件,每组断路器连接孔均由多个壳体的壳体连接孔首尾连接而成,每组断路器连接孔中均插置一根连接件;所述多极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壳体之间且与连接件同轴设置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和限位凹槽,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极断路器,其装配简便,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极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极断路器。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过载和短路等情况下断开电流的开关装置。现有多极断路器,其各个断路器本体之间通过柱塞等方式联动,安装繁琐,生产效率低下;各断路器本体装配时,不存在预装结构,造成装配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极断路器,其装配简便,结构可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极断路器,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断路器本体1,每个断路器本体1均包括壳体;所述多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连接孔和连接件4,每组断路器连接孔均由多个壳体的壳体连接孔1b首尾连接而成,每组断路器连接孔中均插置一根连接件4;所述多极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壳体之间且与连接件4同轴设置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1g和限位凹槽1h,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壳体上。优选的,所述连接件4为铆钉,每组断路器连接孔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其同轴设置的避让凹槽,用于容纳连接件4的两端。优选的,所述断路器本体1为插入式断路器,各插入式断路器均包括按钮1a;所述多极断路器还包括与各按钮1a配合的联动件2,联动件2驱动多个按钮1a同步直线移动,使多个断路器本体1同步合闸/分闸。优选的,所述联动件2包括联动件操作板2a和至少一个设置在联动件操作板2a的联动件连接板2c,每个联动件连接板2c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按钮1a之间,联动件连接板2c通过连杆3与按钮1a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杆3穿过全部按钮1a和联动件连接板2c将联动件2和各按钮1a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每根所述连杆3均为与相邻两个按钮1a之间、插置在联动件连接板2c上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按钮1a限位相连。优选的,所述联动件连接板2c包括供连杆3穿过的第一通孔20c;所述按钮1a包括与连杆3插接配合的第一盲孔10a。优选的,至少一个所述按钮1a中部设有分合闸指示件1f,按钮1a设有按钮指示孔11a,联动件操作板2a设有与按钮指示孔11a相对配合的联动件指示孔2b,分合闸指示件1f依次透过按钮指示孔11a、联动件指示孔2b可见。本技术的多极断路器,其断路器连接孔与连接件4配合、限位结构的限位凸台1g和限位凹槽1h配合,实现了各断路器本体1之间的可靠连接;而且所述限位结构实现了各断路器本体1的预装配,使得连接件4与断路器连接孔的配合更加顺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极断路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联动件和各按钮处于装配状态;图2是本技术多极断路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联动件和各按钮处于拆卸状态,还是示出了按钮的第一盲孔;图3是本技术多极断路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限位凸台;图4是本技术多极断路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至少示出了限位凹槽;图5是本技术联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多极断路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多极断路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多极断路器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断路器本体1和联动结构,联动结构包括各断路器本体1的按钮1a和联动件2,联动件2与按钮1a配合,驱动各按钮1a同步直线移动,使各断路器本体1同步合闸/分闸,也即是使多极断路器合闸/分闸。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所述断路器本体1为插入式断路器。优选的,如图1-4所示,所述断路器本体1包括壳体,各壳体并排设置在一起。当然,各所述断路器本体1还可以共用一个壳体,每个断路极本体1均包括至少一个断路极电路,断路极电路与按钮1a驱动相连。优选的,如图1-4所示,本技术断路器的联动结构,其联动件2包括联动件操作板2a和至少一个设置在联动件侧板2a一侧的联动件连接板2c,每个联动件连接板2c均通过连杆3与两个按钮1a相连,每根连杆3均位于相邻两个按钮1a之间,插置在联动件连接板2c上且两端分别与两个按钮1a限位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连接板2c包括供连杆3穿过的第一通孔20c,按钮1a包括与连杆3插接配合的第一盲孔10a。所述联动结构实现了多极断路器的各断路器本体1的同步合闸/分闸,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操作。优选的,本技术多极断路器,其多个断路器本体1可通过以下方式连接:如图3和4所示,所述多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连接孔和连接件4,每组断路器连接孔均由多个壳体的壳体连接孔1b首尾连接而成,每组断路器连接孔内均插置一根连接件4;所述多极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壳体之间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台1g和限位凹槽1h,分别设置在相连的两个壳体上。所述断路器连接孔与连接件4配合、限位结构的限位凸台1g和限位凹槽1h配合,实现了各断路器本体1之间的可靠连接;而且所述限位结构实现了各断路器本体1的预装配,使得连接件4与断路器连接孔的配合更加顺畅。进一步的,如图3和4所示,所述连接件4为铆钉,每组断路器连接孔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其同轴设置的避让凹槽,用于容纳连接件4的两端。优选的,如图1-4所示,所述多极断路器包括至少两组断路器连接孔和两根连接件4。如图1和2所示,为本技术多极断路器的第一实施例。本技术多极断路器包括并排设置的三个断路器本体1和联动结构,所述断路器本体为插入式断路器,包括按钮1a;所述联动结构包括与各按钮1a配合的联动件2a,联动件2a驱动各按钮1a同步直线移动,使各断路器本体1同步合闸/分闸,即使多极断路器合闸/分闸。优选的,如图1和2所示,所述联动件2a包括联动件操作板2a和设置在联动件操作板2a一侧的两个联动件连接板2c,每个联动件连接板2c均设置在相邻两个按钮1a之间且通过连杆3与两个按钮1a相连。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联动件连接板2c包括第一通孔20c,按钮1a包括第一盲孔10a,连杆3插置在第一通孔20c中,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盲孔10a插接配合。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联动件2a包括两个联动件连接板2c,每个联动件连接板2c均通过两根连杆3与两个按钮1a相邻,每个联动件连接板2c均包括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20c,两端的两个按钮1a靠近中部的一侧均设有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盲孔10a,中间的按钮1a两侧各设有两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盲孔10a。优选的,所述连杆3两端中,至少一端与按钮1a的第一盲孔10a过盈配合。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连杆3一端设有过盈配合结构3a,过盈配合结构3a的最大外径大于连杆3其余部分的外径3a,且大于第一盲孔10a的外径。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连杆3由棒状金属组成,连杆3一端压扁成过盈配合结构3a,大体成椭圆形结构。优选的,如图1和2所示,至少一个所述按钮1a中部设有分合闸指示件1f,按钮1a设有按钮指示孔11a,联动件操作板2a设有与按钮指示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极断路器,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断路器本体(1),每个断路器本体(1)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连接孔和连接件(4),每组断路器连接孔均由多个壳体的壳体连接孔(1b)首尾连接而成,每组断路器连接孔中均插置一根连接件(4);所述多极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壳体之间且与连接件(4)同轴设置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1g)和限位凹槽(1h),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壳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断路器,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断路器本体(1),每个断路器本体(1)均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断路器包括断路器连接孔和连接件(4),每组断路器连接孔均由多个壳体的壳体连接孔(1b)首尾连接而成,每组断路器连接孔中均插置一根连接件(4);所述多极断路器还包括设置在相邻壳体之间且与连接件(4)同轴设置的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配合的限位凸台(1g)和限位凹槽(1h),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为铆钉,每组断路器连接孔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其同轴设置的避让凹槽,用于容纳连接件(4)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本体(1)为插入式断路器,各插入式断路器均包括按钮(1a);所述多极断路器还包括与各按钮(1a)配合的联动件(2),联动件(2)驱动多个按钮(1a)同步直线移动,使多个断路器本体(1)同步合闸/分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2)包括联动件操作板(2a)和至少一个设置在联动件操作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翔翼卢科军朱俊郭绍军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