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00206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连接片,所述壳体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壳体底部外壁中端后侧设有充电口,所述壳体底部中端外壁前侧设有嵌合插入口,所述壳体内壁通过嵌合插入口顶部设有嵌合腔,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壳腔,所述壳腔内壁通过充电口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壳腔内壁中端通过电池前侧设有定位本体装置,所述电位本体装置右侧通过壳腔内壁设有NFC本体装置,所述NFC本体装置由壳腔内壁通过线路连接定位本体装置,涉及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技术领域,该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通过与学生卡配套设有缓解容易丢失问题,减少了装置的成本,提升了日常使用时的防磕碰耐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
,具体为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数字校园平台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以实体装置为载体,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加现实结合平台,在整套平台和系统中需要用到很多装置,比如定位装置,但是传统的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在使用时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传统的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存在:1.需要单独携带容易丢失的问题。2.需要接入网络装置成本过高的问题。3.日常使用时容易因为磕碰摔落而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通过与学生卡配套设有缓解容易丢失问题,减少了单个装置的成本,提升了日常使用时的防磕碰耐摔能力。(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连接片,所述壳体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面板,所述壳体底部外壁中端后侧设有充电口,所述壳体底部中端外壁前侧设有嵌合插入口,所述壳体内壁通过嵌合插入口顶部设有嵌合腔,所述壳体内壁设有壳腔,所述壳腔内壁通过充电口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所述壳腔内壁中端通过电池前侧设有定位本体装置,所述电位本体装置右侧通过壳腔内壁设有NFC本体装置,所述NFC本体装置由壳腔内壁通过线路连接定位本体装置。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所述壳体的顶部外壁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所述壳体的底部外壁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中端通过防摔垫之间设有压扣盖,所述面板中端由内壁延伸至外壁固定连接刷入区。优选的,所述壳体右侧外壁后端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纹,所述壳体右侧外壁前端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壳体左侧外壁后端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纹,所述壳体左侧外壁前端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连接片的顶部外壁靠近中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中端由前侧贯穿至后侧设有穿绳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通过壳体底部中端外壁前侧设有嵌合插入口,壳体内壁通过嵌合插入口顶部设有嵌合腔,壳体底部中端通过防摔垫之间设有压扣盖,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时可以通过打开压扣盖,露出嵌合插入口区域,可以由嵌合插入口区域将学生卡插入嵌合腔内,通过设置学生卡,与学生卡配套使用,在既保持了定位需求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内置学生卡满足校园内的多项使用,且通过内置学生卡,在使用装置刷入定位时,不用再另外使用一张学生个人信息卡,可以通过学生卡和装置内设有的NFC本体装置来与定位刷卡机进行信息交互交换,通过一体式携带减少信息卡和设备的携带,因为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通过与学生卡配套设有缓解容易丢失问题。(2)、该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通过内置NFC本体装置和定位本体装置,所以可以减少网络接收零部件结构的设有,装置本体属于半离线状态,学生在使用装置定位打卡时,可以通过定位打卡机的位置信息来定位学生的位置,且装置内设有的学生卡在打开时也可以与定位打卡机交互信息,以记录定位的学生个体,通过减少装置内的重要零部件,该为半离线信息交互式定位模式,通过减少每一个单个装置的成本,可以减小为全校整体学生配备时的成本,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减少了装置的成本。(3)、该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通过壳体的顶部左右两端连接有防摔垫,底部左右两端也连接有防摔垫,壳体底部中端通过防摔垫之间设有压扣盖,壳体右侧外壁均匀连接有防滑纹,壳体左侧外壁也均匀连接有防滑纹,日常使用时,装置如果遇到磕碰时,一周均设有的防摔垫可以通过自身的凸起,减小装置较脆弱区域的碰撞风险,且装置摔落时凸起的软性防摔垫还可以通过吸收震动冲击力缓解装置壳体开裂的风险,且两侧设有的防滑纹可以增强学生手持拿取时静摩擦力,通过增强耐滑能力来减少手持掉落的风险,通过相关结构零部件相互配合运作,所以提升了日常使用时的防磕碰耐摔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顶段区域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底段区域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底段区域剖面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底部区域局部前视结构图。图中:壳体-1、连接片-2、连接块-3、穿绳孔-4、防摔垫-5、防滑纹-6、刷入区-7、压扣盖-8、充电口-9、嵌合插入口-10、嵌合腔-11、电池-12、壳腔-13、定位本体装置-14、NFC本体装置-15、面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包括壳体1,整体式设有可以增强整体结构强度也方便通过内外区域连接配套整体零部件,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连接片2,可以增强连接块3区域与装置之间的连接强度保持学生通过挂绳携带装置时的稳定性,所述壳体1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面板16,安装后可以方便设有刷入区7相对于壳体1结构厚度较薄方便定位交互信息时的稳定性,所述壳体1底部外壁中端后侧设有充电口9,可以为半离线式定位打卡提供使用动力,所述壳体1底部中端外壁前侧设有嵌合插入口10,宽于学生卡的设有方便插入和取出,所述壳体1内壁通过嵌合插入口10顶部设有嵌合腔11,在使用时可以插入学生卡通过与学生卡配套使用达成装置需求,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壳腔13,通过内部空间方便设有多样零件,所述壳腔13内壁通过充电口9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12,可以为装置提供一定的待机使用时间,保障使用时的稳定性,所述壳腔13内壁中端通过电池12前侧设有定位本体装置14,当装置与定位打卡机接触时定位本体装置14会和定位打卡机进行信息交互通过单个定位打卡机的位置来更新装置的定位位置,所述电位本体装置右侧通过壳腔13内壁设有NFC本体装置15,可以通过NFC来辅助实现半离线状态下的信息交互,所述NFC本体装置15由壳腔13内壁通过线路连接定位本体装置14,方便数据传输。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壁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5,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壁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5,所述壳体1的底部外壁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5,所述壳体1的底部外壁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5,顶端和底端均一周包裹式设有,可以将装置所有易损坏的拐角处包裹提升耐摔性能和缓解磕碰。所述壳体1底部中端通过防摔垫5之间设有压扣盖8,压扣连接时可以保护充电口9和嵌合插入口10区域开启时方便接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连接片(2),所述壳体(1)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面板(16),所述壳体(1)底部外壁中端后侧设有充电口(9),所述壳体(1)底部中端外壁前侧设有嵌合插入口(10),所述壳体(1)内壁通过嵌合插入口(10)顶部设有嵌合腔(11),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壳腔(13),所述壳腔(13)内壁通过充电口(9)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12),所述壳腔(13)内壁中端通过电池(12)前侧设有定位本体装置(14),所述定位本体装置右侧通过壳腔(13)内壁设有NFC本体装置(15),所述NFC本体装置(15)由壳腔(13)内壁通过线路连接定位本体装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连接片(2),所述壳体(1)前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面板(16),所述壳体(1)底部外壁中端后侧设有充电口(9),所述壳体(1)底部中端外壁前侧设有嵌合插入口(10),所述壳体(1)内壁通过嵌合插入口(10)顶部设有嵌合腔(11),所述壳体(1)内壁设有壳腔(13),所述壳腔(13)内壁通过充电口(9)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池(12),所述壳腔(13)内壁中端通过电池(12)前侧设有定位本体装置(14),所述定位本体装置右侧通过壳腔(13)内壁设有NFC本体装置(15),所述NFC本体装置(15)由壳腔(13)内壁通过线路连接定位本体装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校园平台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壁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5),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壁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5),所述壳体(1)的底部外壁左端固定连接有防摔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龙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楼兰智能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