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扫描箱及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19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FID扫描箱及工具材料管理终端,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RFID专用台式天线;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构成容置空间;RFID扫描箱的顶面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顶面处于第一位置时,RFID扫描箱具有向上的敞口,敞口用于放入设置有RFID标签的待识别物;当顶面处于第二位置时,RFID扫面箱的顶面盖于容置空间的上部,形成可屏蔽箱体外部RFID信号和反射箱体内部的RFID信号的密闭空间,本方案实施例的RFID扫描箱形成密闭屏蔽空间,不仅杜绝了RFID信号误读的缺点,而且可以对RFID信号进行往返折射,使RFID信号在扫描箱内形成多线路、多方向的识别信号,大大提高了RFID信号的识别效率,降低了RFID信号漏读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ID扫描箱及工具材料管理终端
本说明书涉及工具识别领域,特别是一种RFID扫描箱及工具材料管理终端。
技术介绍
铁路生产单位,是指铁路机务、车务、工务、电务、车辆等站段基层单位,负责铁路机车、车辆、轨道、供电等铁路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保障铁路列车的高效、安全运行。铁路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离不开工具和材料,而检修工具和材料的多样性,导致检修工具和材料的领用、归还、盘点、报废等管理工作管理水平层次不齐,比如,有的站段采用的是人工记录台账的形式进行工具的管理。通过对铁路各生产单位检修工具和材料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人工记录台账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工具和材料的领用、归还、盘点、检修和报废等工作都要通过人工记录纸质台账来进行管理,存在记录台账效率低下、记录形式不标准、纸质台账保存困难、无法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种种问题。第二层次,条形码、二维码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工具和材料有了电子档案,形成了电子台账,不仅可以永久保存,而且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工具和材料管理工作的巨大进步。但是工具和材料的领用、归还等工作需要通过条形码扫描枪、二维码扫描枪逐个进行扫描,经常造成领用、归还时排长队,盘点工作更是费时费力,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良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RFID扫描箱及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基于RFID技术进行工具和/或材料的识别,而且具有较低的漏读率和误读率。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FID扫描箱,包括: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RFID专用台式天线;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构成容置空间;RFID扫描箱的顶面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顶面处于第一位置时,RFID扫描箱具有向上的敞口,敞口用于放入设置有RFID标签的待识别物;当顶面处于第二位置时,RFID扫面箱的顶面盖于容置空间的上部,形成可屏蔽箱体外部RFID信号和反射箱体内部的RFID信号的密闭空间。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包括:包括RFID扫描箱;还包括工作台,RFID扫描箱设置于工作台;工作台还包括,操作台和柜体;操作台上设置有管理终端和领用归还终端;柜体内设置有系统服务器、专用读写设备、网络设备和电源管理单元。由以上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方案实施例的RFID扫描箱形成密闭屏蔽空间,不仅杜绝了RFID信号误读的缺点,而且可以对RFID信号进行往返折射,使RFID信号在扫描箱内形成多线路、多方向的识别信号,大大提高了RFID的识别效率,降低了RFID信号漏读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说明书一些工具材料管理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管理终端、系统服务器、领用归还终端、专用读写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专用读写设备、专用台式天线和专用移动天线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的电源管理单元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下面结合图1至图4具体说明。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RFID扫描箱,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RFID专用台式天线;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构成容置空间;RFID扫描箱的顶面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顶面处于第一位置时,RFID扫描箱具有向上的敞口,敞口用于放入设置有RFID标签的待识别物;当顶面处于第二位置时,RFID扫面箱的顶面盖于容置空间的上部,形成可屏蔽箱体外部RFID信号和反射箱体内部的RFID信号的密闭空间。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RFID专用台式天线的外部封装有天线保护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包括RFID扫描箱,还包括工作台,RFID扫描箱设置于工作台。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工作台还包括,操作台和柜体;操作台上设置有管理终端和领用归还终端;柜体内设置有系统服务器、专用读写设备、网络设备和电源管理单元。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待识别物包括用于铁路生产单位的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具有确认模块和管理模块,确认模块用于进行工具材料的领用工作和归还工作的确认,管理模块用于针对工具材料的送修、送检、报废和盘点进行管理;领用归还终端,具有人脸识别模块和领用归还模块,人脸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工具材料的领用人和工具材料的归还人的身份信息,领用归还模块用于进行工具材料的领用工作和归还工作。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系统服务器,具有运行模块和存储模块,运行模块用于运行工具材料的系统管理程序,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工具材料的档案台账和/或工具材料领用、归还、送修、送检、报废和盘点的记录数据;专用读写设备,用于通过专用台式天线、专用移动天线与工具材料上的RFID标签进行通讯,读取RFID标签所代表的工具材料的名称和/或规格和/或数量;网络设备,用于将管理终端、系统服务器、领用归还终端、专用读写设备组成一个局域网,并在局域网内进行数据传递和交互;电源管理单元,用于提供不间断电源。在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单元,包括UPS单元和电源分配单元,UPS单元和电源分配单元之间进行电连接,电源分配单元分别与管理终端、系统服务器、领用归还终端、专用读写设备、网络设备之间进行电连接。下面以某些实施例细化解释如下,RFID(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或雷达反射的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系统至少包含电子标签和阅读器两部分。电子标签是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和标签专用芯片组成。RFID阅读器(读写器)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典型的阅读器包含有高频模块(发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单元以及阅读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FID扫描箱,其特征在于,/n所述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RFID专用台式天线;/n所述RFID扫描箱的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构成容置空间;/n所述RFID扫描箱的顶面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n当所述顶面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RFID扫描箱具有向上的敞口,所述敞口用于放入设置有RFID标签的待识别物;/n当所述顶面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RFID扫面箱的顶面盖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上部,形成可屏蔽箱体外部RFID信号和反射箱体内部的RFID信号的密闭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扫描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扫描箱的底面和侧面均设置有RFID专用台式天线;
所述RFID扫描箱的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构成容置空间;
所述RFID扫描箱的顶面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当所述顶面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RFID扫描箱具有向上的敞口,所述敞口用于放入设置有RFID标签的待识别物;
当所述顶面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RFID扫面箱的顶面盖于所述容置空间的上部,形成可屏蔽箱体外部RFID信号和反射箱体内部的RFID信号的密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扫描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RFID专用台式天线的外部封装有天线保护装置。


3.一种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RFID扫描箱;
还包括工作台,所述RFID扫描箱设置于所述工作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作台还包括,操作台和柜体;
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管理终端和领用归还终端;
所述柜体内设置有系统服务器、专用读写设备、网络设备和电源管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具材料管理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识别物包括用于铁路生产单位的工具材料;
所述管理终端,具有确认模块和管理模块,所述确认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春玲乐建炜林世龙张影程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信弘远北京软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