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0011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包括收纳盖,所述收纳盖的后端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靠中上部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提手,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夹耳,一侧所述夹耳的外围安置有正极检测夹,另一侧所述夹耳的外围安置有负极检测夹,所述正极检测夹与负极检测夹的下端外围均套有绝缘套,所述正极检测夹与负极检测夹的底端均安装有导线,所述收纳盒的内部靠下端安装有两组顺线柱,两组所述顺线柱的之间安装有两组线卡,所述收纳盒的前端靠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主体的下端安装有纳线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自身具备收纳功能,便于携带,同时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导线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
本技术涉及灌装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
技术介绍
电瓶是指放电后经充电可继续使用的电池,是一些电力驱动设备,如汽车、电瓶车等的电源,电瓶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这些电力驱动设备的性能,因此需要用到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来对电瓶进行检测,判断电瓶的性能好坏;但是现有的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有待改善,首先,现有的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本身不具备收纳功能,配套的收纳箱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其次,现有的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整体检测导线暴露在外,不能根据检测所需调节导线的长度,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本身不具备收纳功能,配套的收纳箱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其次,现有的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整体检测导线暴露在外,不能根据检测所需调节导线的长度,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影响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包括收纳盖,所述收纳盖的后端安装有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部靠中上部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的上端安装有提手,所述主体的前端边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主体的两侧均安装有夹耳,一侧所述夹耳的外围安置有正极检测夹,另一侧所述夹耳的外围安置有负极检测夹,所述正极检测夹与负极检测夹的下端外围均套有绝缘套,所述正极检测夹与负极检测夹的底端均安装有导线;所述收纳盒的内部靠下端安装有两组顺线柱,两组所述顺线柱的之间安装有两组线卡,所述收纳盒的前端靠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主体的下端安装有纳线盒;所述纳线盒的内部靠两侧均安装有隔板,所述纳线盒的内部靠中安装有中心板,两组所述导线分别缠绕在转轴外围,两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套,四组所述弹簧套的内部均安装有扭力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纳盖的厚度小于收纳盒的厚度,收纳盖的后端靠两侧与收纳盖前端靠两侧的滑槽嵌入式活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提手与收纳盒的顶端嵌入式活动连接,提手与主体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线与主体内部的检测主板电性连接,正极检测夹与负极检测夹均夹在夹耳外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体的前端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指示灯和控制键,显示屏、指示灯和控制键均与主体内部的检测主板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扭力弹簧的最外圈与弹簧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的最内圈与转轴的末端外围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收纳盖和收纳盒配合提手,将主要用于检测的组件安装在收纳盒的内部,对内部组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收纳盖的后端靠两侧与收纳盒前端靠两侧的滑槽嵌入式活动连接,便于在使用过程中取下收纳盖,使用完毕后再盖上收纳盖,使设备本身具备收纳功能,同时缩小了收纳体积,配合提手便于拿取和携带;通过设置扭力弹簧、转轴配合纳线盒,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拉动导线,放出所需的导线长度,此时扭力弹簧收紧,再利用线卡固定导线,避免导线在拉出后被收回到纳线盒的内部,检测完毕后,将导线拉离线卡,在扭力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转动,将导线收回,使得设备在检测时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导线的长度,纳线盒避免导线整体暴露在外,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中取下收纳盖后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中纳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中弹簧套的侧视图。图中:1、收纳盖;2、收纳盒;3、提手;4、滑槽;5、线卡;6、顺线柱;7、导线;8、绝缘套;9、夹耳;10、正极检测夹;11、负极检测夹;12、散热孔;13、主体;14、纳线盒;15、弹簧套;16、中心板;17、转轴;18、隔板;19、扭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包括收纳盖1,收纳盖1的后端安装有收纳盒2,收纳盒2的内部靠中上部安装有主体13,主体13的上端安装有提手3,主体13的前端边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2,主体13的两侧均安装有夹耳9,一侧夹耳9的外围安置有正极检测夹10,另一侧夹耳9的外围安置有负极检测夹11,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的下端外围均套有绝缘套8,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的底端均安装有导线7;收纳盒2的内部靠下端安装有两组顺线柱6,两组顺线柱6的之间安装有两组线卡5,收纳盒2的前端靠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主体13的下端安装有纳线盒14;纳线盒14的内部靠两侧均安装有隔板18,纳线盒14的内部靠中安装有中心板16,两组导线7分别缠绕在转轴17外围,两组转轴17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套15,四组弹簧套15的内部均安装有扭力弹簧19。收纳盖1的厚度小于收纳盒2的厚度,收纳盖1的后端靠两侧与收纳盒2前端靠两侧的滑槽4嵌入式活动连接,便于使用时取下收纳盖1。提手3与收纳盒2的顶端嵌入式活动连接,提手3与主体13固定连接,提手3便于拿取和携带设备。导线7与主体13内部的检测主板电性连接,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均夹在夹耳9外围,检测时,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分别与电瓶的正负极连接。主体13的前端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显示屏、指示灯和控制键,显示屏、指示灯和控制键均与主体13内部的检测主板电性连接,用以显示数据和控制检测过程。扭力弹簧19的最外圈与弹簧套15的内壁固定连接,扭力弹簧19的最内圈与转轴17的末端外围固定连接,转轴17转动收回导线7的过程中,由扭力弹簧19的回复力驱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在使用时,首先,向上推动收纳盖1,取下收纳盖1,再将正极检测夹10和负极检测夹11从夹耳9上取下,根据实际情况拉动导线7,放出所需的导线7长度,此时扭力弹簧19收紧,再利用线卡5固定导线7,避免导线7在拉出后被收回到纳线盒14的内部,再将正极检测夹10和负极检测夹11分别与电瓶的正负极连接,之后的检测过程由主体(13)上的显示屏、指示灯和控制键及内部的检测主板配合完成,该检测主板的型号为SF100,检测完毕之后,将导线7拉离线卡5,在扭力弹簧19回复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17转动,将导线7收回,裸露在外的导线7利用线卡5固定,再绕过顺线柱6,正极检测夹10和负极检测夹11重新夹在主体13两侧的夹耳9上,再盖上收纳盖1,利用提手3拿取和携带设备,较为方便。本技术通过设置收纳盖1和收纳盒2配合提手3,将主要用于检测的组件安装在收纳盒2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盖(1),所述收纳盖(1)的后端安装有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的内部靠中上部安装有主体(13),所述主体(13)的上端安装有提手(3),所述主体(13)的前端边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2),所述主体(13)的两侧均安装有夹耳(9),一侧所述夹耳(9)的外围安置有正极检测夹(10),另一侧所述夹耳(9)的外围安置有负极检测夹(11),所述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的下端外围均套有绝缘套(8),所述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的底端均安装有导线(7);/n所述收纳盒(2)的内部靠下端安装有两组顺线柱(6),两组所述顺线柱(6)的之间安装有两组线卡(5),所述收纳盒(2)的前端靠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主体(13)的下端安装有纳线盒(14);/n所述纳线盒(14)的内部靠两侧均安装有隔板(18),所述纳线盒(14)的内部靠中安装有中心板(16),两组所述导线(7)分别缠绕在转轴(17)外围,两组所述转轴(17)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套(15),四组所述弹簧套(15)的内部均安装有扭力弹簧(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电瓶数据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盖(1),所述收纳盖(1)的后端安装有收纳盒(2),所述收纳盒(2)的内部靠中上部安装有主体(13),所述主体(13)的上端安装有提手(3),所述主体(13)的前端边缘开设有若干散热孔(12),所述主体(13)的两侧均安装有夹耳(9),一侧所述夹耳(9)的外围安置有正极检测夹(10),另一侧所述夹耳(9)的外围安置有负极检测夹(11),所述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的下端外围均套有绝缘套(8),所述正极检测夹(10)与负极检测夹(11)的底端均安装有导线(7);
所述收纳盒(2)的内部靠下端安装有两组顺线柱(6),两组所述顺线柱(6)的之间安装有两组线卡(5),所述收纳盒(2)的前端靠两侧均开设有滑槽(4),所述主体(13)的下端安装有纳线盒(14);
所述纳线盒(14)的内部靠两侧均安装有隔板(18),所述纳线盒(14)的内部靠中安装有中心板(16),两组所述导线(7)分别缠绕在转轴(17)外围,两组所述转轴(17)的两端均安装有弹簧套(15),四组所述弹簧套(15)的内部均安装有扭力弹簧(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鸿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