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78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包括湿膜及用以对湿膜补水的补水组件,湿膜设于风道,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湿膜补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气处理模块通过使加湿装置的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湿膜补水,从而在需要加湿时,用户可选择使补水组件对湿膜补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在不需要加湿时,用户可选择使补水组件停止对湿膜补水,缺少补水的湿膜对气流的阻力更小,从而可提高空气处理模块的送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具备加湿功能的空气处理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加湿装置始终处于运行状态,若用户只需要单纯的送风模式,则加湿装置的运行反而会造成风阻,降低送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模块,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空气处理模块送风效率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膜及用以对所述湿膜补水的补水组件,所述湿膜设于所述风道,所述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所述湿膜补水。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具有加湿模式和送风模式,所述补水组件设置为在所述加湿模式开启补水,并在所述送风模式停止补水。可选地,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布置,所述湿膜对应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布置。可选地,所述湿膜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并围合形成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过风空间。可选地,所述补水组件包括水槽、水箱及连通所述水槽与水箱的水泵,所述湿膜的底部设于所述水槽内。可选地,所述水箱可抽拉安装于所述壳体。可选地,所述补水组件还包括水量控制阀,用以控制所述水槽内的水量。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辅热装置,在所述风道的空气流向上,所述辅热装置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游。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包括新风口及室内风口。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新风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新风口。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室内风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室内风口。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风机和切换挡板,所述切换挡板具有第一切换位置及第二切换位置,所述切换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切换位置时,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进风侧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切换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切换位置时,所述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室内风口连通、出风侧与所述新风口连通。可选地,所述风机设置为离心风机,所述新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相对,所述切换挡板位于所述新风口与所述风机之间并可沿所述风机的径向移动,在所述第一切换位置,所述切换挡板隔开所述新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并导通所述新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在所述第二切换位置,所述切换挡板导通所述新风口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并隔开所述新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净化组件。可选地,所述净化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风机进风侧的第一净化组件,以及设于所述风机出风侧的第二净化组件。可选地,所述第一净化组件包括初效过滤网、HEPA网、等离子网、气态污染物过滤网、活性炭网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所述第二净化组件包括初效过滤网、HEPA网、等离子网、气态污染物过滤网、活性炭网中的一种或多种。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一种空气处理模块,该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膜及用以对所述湿膜补水的补水组件,所述湿膜设于所述风道,所述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所述湿膜补水。可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设置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本技术空气处理模块通过使加湿装置的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湿膜补水,从而在需要加湿时,用户可选择使补水组件对湿膜补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在不需要加湿时,用户可选择使补水组件停止对湿膜补水,缺少补水的湿膜对气流的阻力更小,从而可提高空气处理模块的送风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空气处理模块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空气处理模块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空气处理模块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空气处理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壳体12出风口13风道21湿膜221水槽222水箱223水泵30辅热装置111新风口112室内风口40新风门50风机60切换挡板71第一净化组件72第二净化组件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模块,该空气净化模块能够单独使用,或者空气净化模块可与空调器结合使用,具体地,该空调器可为壁挂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者移动空调等。空气净化模块主要用于改善空气的质量,如更换室内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增加空气洁净度等等。空气净化模块可以为调节空气湿度的湿度模块,可以为调节空气温度的辅热模块,也可以为调节空气洁净度的过滤模块和水洗模块等。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空气处理模块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进风口、出风口12、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12的风道13;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膜21及用以对所述湿膜21补水的补水组件,所述湿膜21设于所述风道13,所述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所述湿膜21补水。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呈筒状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n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膜及用以对所述湿膜补水的补水组件,所述湿膜设于所述风道,所述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所述湿膜补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湿膜及用以对所述湿膜补水的补水组件,所述湿膜设于所述风道,所述补水组件可选择性地对所述湿膜补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具有加湿模式和送风模式,所述补水组件设置为在所述加湿模式开启补水,并在所述送风模式停止补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布置,所述湿膜对应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湿膜沿所述壳体的周向延伸,并围合形成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过风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组件包括水槽、水箱及连通所述水槽与水箱的水泵,所述湿膜的底部设于所述水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可抽拉安装于所述壳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组件还包括水量控制阀,用以控制所述水槽内的水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风道内的辅热装置,在所述风道的空气流向上,所述辅热装置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新风口及室内风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还包括新风门,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新风口。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先送陈志航陈良锐毛先友张滔周何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