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候亚亚专利>正文

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74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属于导光管领域。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包括基座、管体,所述管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管体上端为弧形,所述管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刷,所述转动刷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转动刷与管体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管体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动刷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内设有第二空腔,所述转轴侧壁转动连接有密封罩,所述基座上设有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的输出端接入密封罩内,所述转轴位于密封罩内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刷、清理毛刷的设置便于对管体进行清洁,通过供水机构、密封罩、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的设置便于增加对管体外壁的清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
本技术涉及导光管
,尤其涉及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
技术介绍
导光管是一套采集天然光,并经管道传输到室内,进行天然光照明的采光系统,其工作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采光系统、导光系统和漫射系统。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光罩高效采集室外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传输后由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从黎明到黄昏,甚至阴天,导光管日光照明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然很充足。采光管一般暴露在室外的部件,以收集阳光,除设置在屋顶位置外,部分还设置在路边、绿化草坪上,罩体表面极易被污染,导致采光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罩体表面极易被污染,导致采光性能下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包括基座、管体,所述管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管体上端为弧形,所述管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刷,所述转动刷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转动刷与管体外壁滑动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包括基座(1)、管体(2),所述管体(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上端为弧形,所述管体(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刷(3),所述转动刷(3)内设有第一空腔(301),所述转动刷(3)与管体(2)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管体(2)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动刷(3)与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内设有第二空腔(602),所述转轴(6)侧壁转动连接有密封罩(7),所述基座(1)上设有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的输出端接入密封罩(7)内,所述转轴(6)位于密封罩(7)内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一空腔(301)与第二空腔(602)连通,所述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洁性节能建筑导光管,包括基座(1)、管体(2),所述管体(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上端为弧形,所述管体(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刷(3),所述转动刷(3)内设有第一空腔(301),所述转动刷(3)与管体(2)外壁滑动连接,所述管体(2)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动刷(3)与转轴(6)固定连接,所述转轴(6)内设有第二空腔(602),所述转轴(6)侧壁转动连接有密封罩(7),所述基座(1)上设有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的输出端接入密封罩(7)内,所述转轴(6)位于密封罩(7)内部分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所述第一空腔(301)与第二空腔(602)连通,所述转动刷(3)与管体(2)外壁相贴的一面设有清理毛刷(302),所述转动刷(3)设有清理毛刷(302)的一面上设有多组排水孔,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以驱动转轴(6)转动的驱动机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亚亚
申请(专利权)人:候亚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