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70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包括背板、LED灯条、光学模组、灯框、缓冲条和支撑框架,反射层、导光板和扩散板依次叠合成平板状的光学模组,背板位于靠近反射层的那侧;缓冲条位于支撑框架与灯框之间的空间内,缓冲条会因导光板发热膨胀被压缩;光学模组安装于背板和灯框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以缓冲条的弹性形变来吸收导光板的受热膨胀变形,从而避免导光板挤压LED灯珠,杜绝因导光板受热膨胀变形而导致的LED灯珠损坏,可以有效提升LED平面光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入光式LED平板灯
本技术属于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侧入光式LED平板灯。
技术介绍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以其省电、亮度高、使用寿命长、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推广,近几年来LED灯在日常照明以及显示器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较重要的一类LED灯是LED平板灯,该类LED平板灯呈平面状而且里面的部件也都为平面状,主要是在一个灯框内依次安装平面状的反射层、导光板和扩散层,并在背板内并且在导光板的侧边处安装LED灯条,光线在反射层和导光板的共同作用下经过多次反射达到提高均匀度的目的,并通过扩散层有效防止眩光。一般是采用LED灯条固定在灯框上,LED从导光板侧面入光并经导光板内部微结构反射以及扩散板的扩散作用投射出来,其中为保证亮度不衰减,一般要求导光板与LED灯珠间的间隙很小,LED灯珠发光时会产生非常大的热量并传递给导光板,导光板的材料一般为PMMA(亚克力),PMMA的膨胀率为3‰,导光板受热膨胀后极易顶坏LED灯珠,特别是采用双相对两边侧入光的发光模组,由于在两侧均有LED灯条,导光板向两边同时膨胀顶住LED灯珠,此类顶灯现象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侧入光式LED平板灯,能够以缓冲条的弹性形变来吸收导光板的受热膨胀变形,从而避免导光板挤压LED灯珠,杜绝因导光板受热膨胀变形而导致的LED灯珠损坏,可以有效提升LED平面光源的使用寿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包括背板、LED灯条、光学模组、灯框、缓冲条和支撑框架,反射层、导光板和扩散板依次叠合成平板状的所述光学模组,所述背板位于靠近所述反射层的那侧;所述缓冲条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灯框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缓冲条会因导光板发热膨胀被压缩;所述光学模组安装于所述背板和所述灯框之间。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框架为类U型的夹持架,所述LED灯条安装于所述夹持架的底部,所述夹持架的末端延伸出能够将所述光学模组夹紧的两夹持臂,通过两所述夹持臂上下作用将所述光学模组夹持住。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在远离光学模组的一侧围成安装腔,所述LED灯条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光学模组的一侧;所述缓冲条位于所述安装腔。进一步地说,所述灯框的内侧形成截面为矩形的卡条,所述卡条伸入所述安装腔,且所述缓冲条位于所述卡条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进一步地说,所述LED平板灯还包括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光学模组和所述背板之间。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框架为铝型材挤出型框架。进一步地说,所述夹持架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与灯条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夹持臂的厚度为0.4-0.6mm,所述夹持臂延伸至光学模组表面的长度为4.2-5.0mm。所述缓冲条为弹簧、弹垫、橡胶或泡棉。所述缓冲层为吸塑缓冲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背板、LED灯条、光学模组、灯框、缓冲条和支撑框架,缓冲条位于支撑框架与灯框之间的空间内,由于设置有缓冲条,在导光板受热向周边膨胀时会挤压缓冲条,通过缓冲条的弹性形变来吸收导光板的受热膨胀变形,又由于LED灯条是安装于支撑框架的,导光板膨胀时会带动支撑框架和LED灯条同步外扩,从而避免导光板挤压LED灯条,杜绝因导光板受热膨胀变形而导致的LED灯条损坏,可以有效提升LED平面光源的使用寿命;再者,本技术的支撑框架可以为类U型的夹持架,通过夹持架的两夹持臂上下作用将光学模组夹持住,一般为了保证发光效果,LED灯条的宽度和导光板的厚度要基本一致,若在LED平板灯工作过程中,LED灯条偏移会影响发光效果,而本技术的LED灯条是通过夹持架固定的,然后夹持架再夹持住发光模组,因此,即便时导光板受热膨胀,也不会改变LED灯条相对于导光板在厚度方向的位置,所以能够保证更佳的发光效果;再者,本技术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在远离光学模组的一侧围成安装腔,LED灯条设于第二侧壁靠近光学模组的一侧;缓冲条位于所述安装腔组装时,只需将支撑框架从灯框的一侧插进去即可,因此形状的支撑框架的组装性更好,降低组装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剖视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背板1、LED灯条2、反射层31、导光板32、扩散板33、灯框4、卡条、缓冲条5、夹持架6、夹持架的底部61、夹持臂62、缓冲层7、第一侧壁81、第二侧壁82、第三侧壁83、安装腔8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优点及功效。本技术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本技术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实施例1:一种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如图1所示,包括背板1、LED灯条2、光学模组、灯框4、缓冲条5和支撑框架,反射层31、导光板32和扩散板33依次叠合成平板状的所述光学模组,所述背板位于靠近所述反射层的那侧;所述支撑框架为类U型的夹持架6,所述LED灯条安装于所述夹持架的底部61,所述夹持架的末端延伸出能够将所述光学模组夹紧的两夹持臂62,通过两所述夹持臂上下作用将所述光学模组夹持住;所述缓冲条位于所述夹持架与所述灯框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缓冲条会因导光板发热被压缩;所述光学模组安装于所述背板和所述灯框之间。两所述夹持臂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光学模组的厚度相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LED平板灯还包括缓冲层7,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光学模组和所述背板之间。较佳的是,所述缓冲层为吸塑缓冲层。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塑缓冲层的厚度为0.3-15mm。所述吸塑缓冲层为PVC层、PET层、PP层、PE层、PMMA层、PC层、PS层或其它材质的塑料层,由于在背板和反射层之间采用了吸塑缓冲层,不仅具有缓冲热胀冷缩时的变形功能,而且由于吸塑缓冲层材质较薄,有利于提升散热效果,使产品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还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具有缓冲减震的效果,可有效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损坏,方便运输。所述支撑框架为铝型材挤出型框架,但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所述光学模组夹持住即可。所述夹持架的底部的截面形状与灯条的截面形状一致。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臂的厚度D为0.4-0.6mm,所述夹持臂延伸至光学模组表面的长度L为4.2-5.0mm,但不限于此,能够将所述光学模组夹持住即可。所述缓冲条为弹簧、弹垫、橡胶或泡棉,但不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LED灯条(2)、光学模组、灯框(4)、缓冲条(5)和支撑框架,反射层(31)、导光板(32)和扩散板(33)依次叠合成平板状的所述光学模组,所述背板位于靠近所述反射层的那侧;/n所述缓冲条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灯框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缓冲条会因导光板发热膨胀被压缩;/n所述光学模组安装于所述背板和所述灯框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LED灯条(2)、光学模组、灯框(4)、缓冲条(5)和支撑框架,反射层(31)、导光板(32)和扩散板(33)依次叠合成平板状的所述光学模组,所述背板位于靠近所述反射层的那侧;
所述缓冲条位于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灯框之间的空间内,所述缓冲条会因导光板发热膨胀被压缩;
所述光学模组安装于所述背板和所述灯框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为类U型的夹持架(6),所述LED灯条安装于所述夹持架的底部(61),所述夹持架的末端延伸出能够将所述光学模组夹紧的两夹持臂(62),通过两所述夹持臂上下作用将所述光学模组夹持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光式LED平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81)、第二侧壁(82)和第三侧壁(83),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在远离光学模组的一侧围成安装腔(84),所述LED灯条设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光学模组的一侧;所述缓冲条位于所述安装腔。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亮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诚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