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储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68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储罐,包括:外壳,其呈立式放置,其内部中空;输送管,用于输送第一低温介质;输送管沿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固定穿设于外壳的顶部并伸入外壳内部;下胆体,其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储存第一低温介质,其位于外壳内部,固定连接输送管并与输送管相通;上胆体,间隔地位于下胆体的上方,套设在输送管上并与输送管导热连接,上胆体形成有用于储存第二低温介质的胆腔;第二低温介质的沸点温度不高于第一低温介质的沸点温度。上胆体较于下胆体更靠近外壳的外侧。储罐外部的热量会经输送管首先传导至上胆体,由其内的第二低温介质的低温吸收部分热量,减少了传导至下胆体的热量,提高第一低温介质的有效储存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储罐
本技术涉及低温液体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储罐。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对于盛装如液氢等低温介质的低温容器需求开始增大,超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的制造与使用,多数企业还是处于研发设计阶管段。对于液氢的小型化容器结构设计尤为困难,如何降低其漏热以维持液氢的状态是亟待解决的痛点。具体为,目前,液氢容器一般由外筒体和位于外筒体中的内筒体组成,内筒体通过两端的支撑结构固定设于外筒体中,由于支撑结构一般是金属结构制成,再加上支撑结构受限于内、外筒体之间的距离而长度较短,因此外部的热量很容易经支撑结构传导至内筒体中,使得低温介质容易蒸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储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低温容器中的支撑结构漏热、介质不易储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储罐,包括:外壳,其呈立式放置,其内部中空;输送管,用于输送第一低温介质;所述输送管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固定穿设于外壳的顶部并伸入外壳内部;下胆体,其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储存所述第一低温介质,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其呈立式放置,其内部中空;/n输送管,用于输送第一低温介质;所述输送管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固定穿设于外壳的顶部并伸入外壳内部;/n下胆体,其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储存所述第一低温介质,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并与所述输送管相通;/n上胆体,间隔地位于所述下胆体的上方,套设在所述输送管上并与所述输送管导热连接,所述上胆体形成有用于储存第二低温介质的胆腔;所述第二低温介质的沸点温度不高于所述第一低温介质的沸点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呈立式放置,其内部中空;
输送管,用于输送第一低温介质;所述输送管沿所述外壳的轴线方向延伸,固定穿设于外壳的顶部并伸入外壳内部;
下胆体,其具有中空的内腔以储存所述第一低温介质,其位于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并与所述输送管相通;
上胆体,间隔地位于所述下胆体的上方,套设在所述输送管上并与所述输送管导热连接,所述上胆体形成有用于储存第二低温介质的胆腔;所述第二低温介质的沸点温度不高于所述第一低温介质的沸点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胆体包括胆壳和贯穿胆壳的颈管;所述胆壳和所述颈管之间形成所述胆腔;所述颈管可拆式的套设于所述输送管上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颈管的上端与所述输送管的管壁相连接固定,所述颈管的下端为自由端;所述颈管的自由端能够在所述上胆体遇冷收缩时沿所述输送管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所述颈管的上端周缘向所述颈管的内部翻折形成挂钩部,所述挂钩部的开口朝下;
所述输送管的外周壁上沿周向突出设有卡突,所述卡突朝上折弯延伸以与所述输送管的外壁之间形成卡槽;所述卡槽供所述挂钩部伸入,以使得所述颈管能够通过挂钩部悬挂于所述输送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储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培峰刘根仓冯俊爽余永光代东亮钱季春张敏华卢迪王礼远范雨航赵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集圣达因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