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轧钢
,尤其涉及一种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冷轧机组速度不断提高,为满足更好的润滑和冷却效果,稀油润滑方式被应用在六辊轧机的支承辊轴承上。因轧辊使用时经常更换,支承辊轴承的润滑管路需要经常插拔。随着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采用自动插拔装置变得尤为重要。目前,支撑辊润滑管路主要采用快插接头,每次更换支承辊时由人工负责插拔管路。而上支承辊和下支承辊的空间位置决定了人站在地面上不能直接操作,需要借助梯子爬至固定高度,操作繁琐;并且轧机周围油泥较多,容易滑倒,存在安全风险。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通过操作侧管路插拔结构和传动侧管路插拔结构实现操作侧润滑管路和传动侧润滑管路与机上润滑管路的自动插拔,实现换辊自动化,提升机组自动化水平,避免人工操作的繁琐和危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侧管路插拔结构和传动侧管路插拔结构,所述操作侧管路插拔结构包括第一管夹结构和第一机上管路端头,所述第一管夹结构能沿垂直于支承辊中心轴的方向水平滑动,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能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管夹结构内且能随其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能插入连通操作侧润滑管路或自操作侧润滑管路拔下断开,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二端能与机上润滑管路连通;所述传动侧管路插拔结构包括第二管夹结构和第二机上管路端头,所述第二机上管路端头能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管夹结构内,所述第二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能插入连通传动侧润滑管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侧管路插拔结构和传动侧管路插拔结构,所述操作侧管路插拔结构包括第一管夹结构和第一机上管路端头,所述第一管夹结构能沿垂直于支承辊中心轴的方向水平滑动,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能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管夹结构内且能随其水平移动,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能插入连通操作侧润滑管路或自操作侧润滑管路拔下断开,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二端能与机上润滑管路连通;所述传动侧管路插拔结构包括第二管夹结构和第二机上管路端头,所述第二机上管路端头能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管夹结构内,所述第二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能插入连通传动侧润滑管路或自传动侧润滑管路拔下断开,所述第二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二端能与机上润滑管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侧管路插拔结构还包括第一辊上管路端头,所述第一辊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与操作侧润滑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能插拔于所述第一辊上管路端头的第二端;所述传动侧管路插拔结构还包括第二辊上管路端头,所述第二辊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与传动侧润滑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机上管路端头的第一端能插拔于所述第二辊上管路端头的第二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夹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夹板,所述第一固定夹板上设置贯通的第一端头活动槽,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能上下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端头活动槽内;所述第一端头活动槽的底部设置竖直的第一调整弹簧,所述第一调整弹簧能自底部调整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高度;所述第一端头活动槽的两侧设置能自侧面轴向固定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侧定位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定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端头活动槽内且成对设置的微摆动夹板,两个所述微摆动夹板关于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中心轴对称设置,各所述微摆动夹板能轴向固定所述第一机上管路端头,且各所述微摆动夹板能沿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径向伸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夹板的两侧面上与各所述微摆动夹板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第一滑槽,各所述第一滑槽内分别穿设有第一紧定螺钉,各所述第一紧定螺钉的第一端与各所述微摆动夹板连接,各所述第一紧定螺钉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固定夹板的侧面之间套设第二调整弹簧,各所述第二调整弹簧能自侧面调整所述微摆动夹板以使其沿第一机上管路端头的径向伸缩。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微摆动夹板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夹板的侧面呈外凸的圆弧面设置,第一固定夹板的两个内侧面设置内凹的圆弧槽,所述圆弧面能卡设于所述圆弧槽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辊稀油润滑管路自动插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夹板的底部能滑动地穿设第一调整螺钉,所述第一调整螺钉的顶端和所述第一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韶岗,韩志勇,米楠,贾大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