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座阀铸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960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座阀铸件,阀体内设有主阀腔,所述角座阀铸件在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相邻处的主阀腔内壁设置第一加强筋,在第二子阀腔与主阀腔连接处设置第二加强筋,并设有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可避免角座阀在受到高压介质的冲击而损坏,延长了角阀的使用寿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保证角阀的介质流动速度和工作质量,生产效率高,次品率低;所述阀芯、加强块、阀板厚度大,强度大,避免爆管;所述主阀腔与第二子阀腔间的阀体内壁为弧面,弧面设置可缓冲阀体内流动介质带来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座阀铸件
本技术涉及阀门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座阀铸件。
技术介绍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阀门的控制可采用多种传动方式,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涡轮、电磁动、电磁液动、电液动、气液动、正齿轮、伞齿轮驱动等;可以在压力、温度或其它形式传感信号的作用下,按预定的要求动作,或者不依赖传感信号而进行简单的开启或关闭,阀门依靠驱动或自动机构使启闭件作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运动,从而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以实现其控制功能。当前市面上的角座阀,当遇到高压介质时,阀芯受到巨大冲击力,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容易导致阀芯和阀杆脱落,同时市面上的角座阀在管道内部零件较多,损坏后不易更换,甚至会堵塞流通道,影响角座阀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结构耐用、抗压能力强且密封性好的角座阀铸件。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座阀铸件,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主阀腔,所述阀体的X轴方向对称设有与主阀腔连通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阀体的Y轴方向设有与主阀腔连通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X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中心连接线与第三端口中轴线的交叉点所在的平面上设有相对的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设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三端口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相背端设置在主阀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间配合设有阀芯,所述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相邻处的主阀腔内壁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端口由外而内依次设有第一子阀腔和第二子阀腔,所述第二子阀腔与主阀腔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优选地,所述第一子阀腔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子阀腔为圆台状,所述第二子阀腔的上底面直径与第一子阀腔的底面直径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子阀腔的母线与X轴夹角为15°~45°。优选地,所述第二子阀腔与主阀腔内壁的连接处为弧面。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间的主阀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阀板的一端设置在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间的主阀腔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和主阀腔的连接处朝向第一端口设有第一缓冲槽,所述第一阀板和主阀腔的连接处朝向第三端口设有第二缓冲槽。优选地,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与阀芯间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块。优选地,所述阀芯厚度等于加强块的厚度,所述第一阀板和第二阀板的厚度小于加强块的厚度。优选地,所述阀芯与X轴的夹角为100°~150°。优选地,所述阀体远离第三端口的外侧设有避空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角座阀铸件在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相邻处的主阀腔内壁设置第一加强筋,在第二子阀腔与主阀腔连接处设置第二加强筋,并设有第一缓冲槽和第二缓冲槽,可避免角座阀在受到高压介质的冲击而损坏,延长了角阀的使用寿命,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保证角阀的介质流动速度和工作质量,生产效率高,次品率低;所述阀芯、加强块、阀板厚度大,强度大,避免爆管;所述主阀腔与第二子阀腔间的阀体内壁为弧面,弧面设置可缓冲阀体内流动介质带来的冲击力,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角座阀铸件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角座阀铸件,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设有主阀腔2,所述阀体1的X轴方向对称设有与主阀腔2连通的第一端口3和第二端口4,所述阀体1的Y轴方向设有与主阀腔2连通的第三端口5,所述第三端口5与X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端口3和第二端口4中心连接线与第三端口5中轴线的交叉点所在的平面上设有相对的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设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三端口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的相背端设置在主阀腔2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间配合设有阀芯8,所述第二端口4和第三端口5相邻处的主阀腔2内壁设有第一加强筋9,所述第二端口4由外而内依次设有第一子阀腔10和第二子阀腔11,所述第二子阀腔11与主阀腔2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12。本技术中,所述主阀腔2为Y型阀腔。本技术中,所述阀芯8配合设有阀杆。本技术中,阀杆从第三端口5伸入与阀芯8配合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一端口3为介质入口,第二端口4为介质出口。本技术中,所述第二端口4和第三端口5相邻处的主阀腔2内壁设有第一加强筋9,在介质从第一端口3流入,经阀芯8从第三端口5流出,如高压介质在流动过程中,第一加强筋9可增加阀体1的抗压性,防止因高压介质的冲击导致阀体1的损坏,节省维修成本,延长了角阀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高压介质从主阀体1流至第二端口4时,第二加强筋12可增加第二端口4处阀体1的抗压性,防止因高压介质的冲击导致阀体1的损坏,节省维修成本,延长了角阀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子阀腔10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子阀腔11为圆台状,所述第二子阀腔11的上底面直径与第一子阀腔10的底面直径相同。本技术中,第二端口4处的阀体1厚度大于主阀腔2的阀体1厚度,加强第二端口4处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子阀腔11的母线与X轴夹角为15°~45°。本实施例中,第二子阀腔11的母线与X轴夹角为30°,此时受到的介质压力相对较小,角度设置可缓和部分压力,提高铸件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本技术中,所述第二子阀腔11与主阀腔2内壁的连接处为弧面,此处阀体1壁厚大,强度大,可避免爆管。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阀板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口3和第三端口5间的主阀腔2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阀板7的一端设置在第二端口4和第三端口5间的主阀腔2的内壁上。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阀板6和主阀腔2的连接处朝向第一端口3设有第一缓冲槽13,所述第一阀板6和主阀腔2的连接处朝向第三端口5设有第二缓冲槽14。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缓冲槽13可减缓高压介质从第一端口3进入时带来的巨大冲击力,防止角座阀损坏,可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成本,延长铸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所述第二缓冲槽14可减缓阀杆伸入带来巨大的冲击力,防止角阀损坏,可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成本,延长铸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与阀芯8间的连接处设有加强块15。本技术中,所述加强块15可增强阀芯8在工作时的抗压性,防止出现介质冲击力太大造成阀芯8组件损坏的情况,从而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成本,延长铸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中,所述阀芯8厚度等于加强块15的厚度,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的厚度小于加强块15的厚度。本技术中,所述阀芯8、加强块15、第一阀板6、第二阀板7的厚度均大于现有技术中的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座阀铸件,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有主阀腔(2),所述阀体(1)的X轴方向对称设有与主阀腔(2)连通的第一端口(3)和第二端口(4),所述阀体(1)的Y轴方向设有与主阀腔(2)连通的第三端口(5),所述第三端口(5)与X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端口(3)和第二端口(4)中心连接线与第三端口(5)中轴线的交叉点所在的平面上设有相对的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设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三端口(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的相背端设置在主阀腔(2)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间配合设有阀芯(8),所述第二端口(4)和第三端口(5)相邻处的主阀腔(2)内壁设有第一加强筋(9),所述第二端口(4)由外而内依次设有第一子阀腔(10)和第二子阀腔(11),所述第二子阀腔(11)与主阀腔(2)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座阀铸件,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设有主阀腔(2),所述阀体(1)的X轴方向对称设有与主阀腔(2)连通的第一端口(3)和第二端口(4),所述阀体(1)的Y轴方向设有与主阀腔(2)连通的第三端口(5),所述第三端口(5)与X轴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端口(3)和第二端口(4)中心连接线与第三端口(5)中轴线的交叉点所在的平面上设有相对的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设于同一平面且与第三端口(5)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的相背端设置在主阀腔(2)的内壁上,所述第一阀板(6)和第二阀板(7)间配合设有阀芯(8),所述第二端口(4)和第三端口(5)相邻处的主阀腔(2)内壁设有第一加强筋(9),所述第二端口(4)由外而内依次设有第一子阀腔(10)和第二子阀腔(11),所述第二子阀腔(11)与主阀腔(2)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强筋(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座阀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阀腔(10)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子阀腔(11)为圆台状,所述第二子阀腔(11)的上底面直径与第一子阀腔(10)的底面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座阀铸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阀腔(11)的母线与X轴夹角为15°~45°。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贤龙季知燕乐勇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林家昌隆阀门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